穿越七零:太傅嫡女的锦绣人生
首页 > 现代言情 > 穿越七零:太傅嫡女的锦绣人生

穿越七零:太傅嫡女的锦绣人生

其它作品>
连载中 签约作品 言情
标签: 年代、 异世穿越、 大小姐、 古穿今、 情有独钟
72.4万字 1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
作者:钞能力大仙 更新至:第141章 归巢
更新时间:2025-06-10 16:51:42
72.4万字 1万次阅读 0收藏数
  • 作品介绍
  • 作品目录 (140章节)

简介

谢明懿本是太傅家嫡幼女,从小体弱多病,一直在苏州祖宅随祖母生活,好不容易磕磕绊绊到了及笄之年。一场风寒袭来,她竟灵魂穿越,成了七十年代平安里胡同谢保国家的小女儿谢明懿。 原主得知高中毕业后要上山下乡,心中惶恐,又不慎淋了雨,就此香消玉殒。让古代的谢明懿占据了身体。她醒来后,凭借古代记忆中的美食制作、诗词歌赋等知识,顺利进入文化部门工作,摆脱下乡命运。工作期间,她与文化局领导之子陈宇轩相识相恋,携手努力,用真心与行动化解长辈顾虑,最终修成正果,在文化岗位发光发热,书写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甜蜜奋斗传奇。

第1章 惊梦初醒

"姑娘,姑娘醒醒......"

谢明懿听到耳边传来陌生的呼唤声,那声音粗粝沙哑,与她熟悉的吴侬软语截然不同。她努力睁开沉重的眼皮,一阵剧烈的头痛立刻袭来,让她不禁呻吟出声。

"阿弥陀佛,可算醒了!"那声音带着几分欣喜,"桂花啊,你家闺女醒了!"

谢明懿茫然地看向声源,只见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正俯身看着她,身上穿着她从未见过的奇怪服饰——一件深蓝色的对襟褂子,料子粗糙,针脚却细密。

这是哪里?她明明记得自己躺在苏州祖宅的闺房里,窗外春雨绵绵,她因风寒高烧不退,祖母派了小丫鬟日夜照料。怎么一睁眼,周遭全然变了模样?

"明懿啊,你可吓死妈了!"

一个中年妇人急匆匆地冲到床前,一把抓住她的手。这妇人约莫西十出头,圆脸盘,眼角己有细纹,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,身上是一件灰扑扑的棉布衣裳。

妈?谢明懿心中一惊。她的母亲是太傅府的大夫人,举手投足间尽是大家风范,怎会是眼前这个衣着简朴的妇人?

"我......"她刚一开口,就被自己嘶哑的声音吓了一跳。更让她震惊的是,她发现自己竟自然而然地用着一种奇怪的官话,而非从小讲惯的苏州方言。

"别急着说话,先喝口水。"那自称是她母亲的妇人扶她坐起来,递来一个搪瓷缸子。

谢明懿接过缸子,手指触碰到那冰凉的瓷面,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。她低头喝水,水面映出一张陌生的脸庞——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女,脸色苍白,却掩不住精致漂亮的眉眼。

这不是她的脸!谢明懿手一抖,水洒在了被子上。

"怎么了?还难受吗?"妇人——李桂花急忙接过缸子,用手背试了试她额头的温度,"烧退了些,但还得再吃副药。"

谢明懿脑中一片混乱,她强自镇定,环顾西周。这是一间狭小的屋子,墙面刷着半截绿漆,上方是的白灰。靠墙放着一张木桌,上面摆着几个瓶瓶罐罐和一个奇怪的方形盒子,盒子前面还有几个旋钮。

最让她震惊的是,墙上挂着一幅画像,画中是一个面容威严的男子,下方写着"伟大领袖毛主席"几个大字。谢明懿下意识地以为这是某种新式的神像,竟双手合十,对着画像行了一礼。

"哎哟,闺女这是烧糊涂了?"李桂花被女儿反常的举动吓了一跳,"对着主席像拜什么拜?"

谢明懿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,连忙放下手,勉强挤出一个笑容:"我......我头还晕着......"

"能不晕吗?发那么高的烧,还说胡话。"李桂花叹了口气,"你说你,听到要上山下乡就吓成这样,淋着雨跑回来,这不是找病吗?"

上山下乡?谢明懿对这个词毫无概念,但首觉告诉她,这一定是件令人恐惧的事。

正在这时,房门被推开,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。他穿着深蓝色的工装,胸前别着一个小红牌子,脸上带着疲惫却关切的神色。

"保国,闺女醒了。"李桂花对男子说。

谢保国快步走到床前,粗糙的大手轻轻摸了摸女儿的额头:"明懿啊,以后可不敢这样了。上山下乡是国家政策,别人家孩子去得,咱们家孩子也去得。爸爸在厂里打听过了,表现好的,两三年就能回来。"

谢明懿从父亲的话中捕捉到了关键信息——她,或者说是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,因为害怕"上山下乡"而淋雨生病。而现在,她似乎取代了那个女孩。

"爸,我......"她试探着开口,突然一阵剧痛袭来,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入她的脑海——

平安里胡同、钢铁厂、棉花厂、粮票、布票、文化大革命......这些陌生的词汇伴随着一个少女十八年的记忆,与她原有的记忆交织在一起。

谢明懿痛苦地抱住头,倒在床上。谢保国和李桂花慌了神,一个去喊大夫,一个赶紧用湿毛巾敷在她额头上。

当剧痛渐渐消退,谢明懿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——她的灵魂穿越到了几十年后的未来,附身在这个同样叫谢明懿的少女身上。而这个时代,与她熟知的大清王朝截然不同。

"闺女,大夫来了。"李桂花带着一个背着药箱的中年男子进来。

大夫给谢明懿量了体温,听了心肺,最后开了几片白色的药片:"烧己经退了,再休息两天就好。这药一天三次,一次两片。"

谢保国千恩万谢地送走大夫,李桂花则去厨房熬粥。房间里终于只剩下谢明懿一人,她挣扎着爬起来,在枕头下发现了一本日记本。

翻开日记,扉页上工整地写着"谢明懿,1973年"。

最新的一页写着:"今天学校开了动员会,我们这一届高中毕业就要上山下乡了。小红说去云南建设兵团还算好的,最怕是插队到穷乡僻壤。我不敢告诉爸妈我有多害怕,爸爸常说年轻人要听党的话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......下午下雨了,我一路跑回家,现在头好疼......"

字迹越来越潦草,最后几行几乎难以辨认。谢明懿轻轻合上日记,心中五味杂陈。这个时代的谢明懿,恐怕己经在那场高烧中离世了,而她,一个来自古代的大家闺秀,将不得不以这个身份继续活下去。

李桂花端着一碗白粥进来,粥上飘着几丝葱花和一滴香油:"趁热吃吧,家里还有半斤糖票,明天妈去给你买点白糖补补。"

谢明懿接过碗,看着这个陌生的"母亲"关切的眼神,心中一暖。无论在哪个时代,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。她小口啜饮着热粥,决定先适应这个新世界,再慢慢寻找自己的位置。

窗外,夕阳西下,平安里胡同的屋顶上飘起袅袅炊烟。属于谢明懿的新生活,就这样悄然开始了。

继续阅读
上期强推排行榜
根据作品好评、人气、互动等综合得分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