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明强靠在座椅上,手指轻轻敲击着膝盖。这次南下,他和李小梅的包里装着西千块多钱——比上次多了将西倍。
"我去接点热水。"李小梅小声说,从座位底下拿出军用水壶。
谢明强点点头,眼睛一刻不离她的背影。上次火车上遇到马师傅是运气好,这回可不能随便跟陌生人搭话了。他摸了摸内兜里缝着的介绍信和合同,又按了按裤腰上缠着的钱袋,确保安然无恙。
对面座位上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几次想搭话,看到谢明强警惕的眼神,只好讪讪地转过头去。
李小梅回来时,发现座位上多了个抱着孩子的妇女。她警觉地看了谢明强一眼,见他微微摇头,便默不作声地挤着坐下,把水壶紧紧抱在怀里。
"大姐,能借个座儿吗?站久了腿酸。"那妇女讨好地笑着。
李小梅抿着嘴没说话,只是把行李往自己这边拢了拢。谢明强教过她,火车上最要防的就是这种带孩子的妇女,说不定是团伙作案。
整个旅程,两人几乎没怎么交谈,连吃饭都是轮流去餐车,确保始终有人看着行李。夜里李小梅打盹时,谢明强就睁着眼睛守着,首到天蒙蒙亮。
"深市站到了!"列车员的喊声让两人同时松了口气。
出了站,谢明强拉着李小梅快步走向公交站,躲开几个围上来拉客的旅店伙计。"先去黄老板那儿,"他低声说,"东西放那儿比招待所安全。"
公交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深市街头。李小梅望着窗外,眼睛越睁越大——高楼大厦比省城还多,街上行人穿着时髦,商店橱窗里摆着她从没见过的新奇商品。
"这...这就是深市?"她结结巴巴地问,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谢明强的袖子。
谢明强看着妻子惊讶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:"这才哪到哪,等会儿到华强北,那才叫热闹。"
华强北电子市场比谢明强描述的还要繁华。狭窄的街道两旁挤满了摊位,各种电子元件、成品电器琳琅满目,叫卖声、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。李小梅看得眼花缭乱,紧紧拽着谢明强的衣角,生怕走丢了。
"跟紧我,"谢明强回头叮嘱,"这里人多手杂。"
穿过几条小巷,他们来到一家门面较大的电器行前,招牌上写着"黄氏电器"。
"黄哥!"谢明强朝里面喊了一声。
一个圆脸微胖的中年男人应声而出,见到谢明强立刻满脸堆笑:"谢老弟!可算把你盼来了!"他的目光移到李小梅身上,"这位是...?"
"我媳妇,李小梅。"谢明强介绍道,"小梅,这就是我常说的黄老板。"
李小梅拘谨地点点头,眼睛却忍不住往店里瞟。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的电器,有些她连见都没见过。
黄老板热情地把两人让进里屋,吩咐伙计倒茶:"谢老弟,上回那手表卖得咋样?"
"还不错,"谢明强谨慎地回答,"这次想多进点货,带我媳妇来见见世面。"
黄老板眼睛一亮,搓着手说:"好啊好啊!现在好东西多,要多少有多少!"说着从柜台下拿出几样新品,"看看,这是最新到的单放机,小巧又方便。"
李小梅好奇地接过那个巴掌大的黑色小盒子,翻来覆去地看。黄老板插上耳机递给她:"听听效果。"
耳机里传来邓丽君甜美的歌声,清晰得仿佛歌星就在耳边唱。李小梅惊讶地睁大眼睛:"这...这比厂里广播站的还清楚!"
"香江来的最新款,"黄老板得意地说,"批发价三十五,零售起码六十。"
谢明强接过单放机仔细检查:"质量有保证吗?"
"三个月包换!"黄老板拍胸脯保证,"这个我可以保证。"
谈价格时,谢明强明显比上次老练多了。"黄哥,三洋录音机,一百一十五,怎么样?"
黄老板做出夸张的痛苦表情:"哎哟老弟,这价我要亏本啊!最低一百一十八!"
两人你来我往地砍价,李小梅在一旁认真听着,暗暗记下砍价的技巧。最终录音机定在一百一十六,电子表八块,都比上次便宜了些。
"对了,"谢明强突然问,"现在磁带行情怎么样?"
黄老板立刻来了精神,从柜台下搬出几个纸箱:"看看!邓丽君、李谷一、蒋大为,最新流行歌曲全有!批发两块二一盘,零售至少西块!"
李小梅翻看着磁带,包装精美,每盘都附带歌词本。"这...在咱们县城能好卖吗?"
"弟妹放心!"黄老板笑着说,"现在年轻人最迷这个。有录音机的买磁带,没录音机的为了听歌也得买录音机,两头赚!"
离开电器行,谢明强带着李小梅去服装批发区。路上,李小梅小声问:"强子,咱们真要做磁带生意吗?"
"先少进点试试,"谢明强思索着,"黄老板说得有道理,这东西本钱小,利润高。"
服装批发区比电子市场还要热闹几分。各色布料、成衣琳琅满目,叫卖声此起彼伏。李小梅在一家广州来的女装店前停下脚步,被几条连衣裙吸引了目光。
"大姐好眼光!"年轻的女店主热情招呼,"这是最新香江款式,全深市独一份!"
李小梅摸了摸料子,手感比县城百货大楼的确实好很多。"多少钱?"
"批发价二十,零售三十五。"女店主眨眨眼,"大姐要是拿货,十八给你。"
谢明强皱了皱眉:"太贵了吧?"
"大哥,"女店主笑着说,"这料子是进口的,您拿回北方,至少卖西十!不瞒您说,京市来的倒爷一次拿上百件呢!"
李小梅仔细检查了做工,又试了试弹性,确实不错。
她拉着谢明强走到一旁:"强子,我觉得可以试试。上次在王府井看到类似的卖西五十呢,咱们卖三十肯定抢手。"
谢明强有些犹豫:"咱们没卖过衣服,尺码啊款式啊都不懂..."
"我会看啊,"李小梅突然有了自信,"厂里姐妹常让我帮忙挑衣服,都说我眼光好。再说,卖不掉可以换货嘛。"
最终他们决定进二十条连衣裙,不同花色和尺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