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大事啊!卫东和晓兰的奋斗史

第17章 齿轮转动的声音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多大事啊!卫东和晓兰的奋斗史
作者:
吐司大福
本章字数:
5376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周三傍晚六点西十五分,青山公社的电话室里,张建国己经坐在掉漆的木椅上等了半小时。他面前摊着被翻烂的《机械原理》,书页边缘密密麻麻记满了苏芸上次通话时提到的参数。窗外,暮色中的蜻蜓低飞,空气中弥漫着雨前特有的土腥味。

"张技术员!"电话室老王探头进来,"沪上的线路接通了,不过..."他擦了擦汗,"说是要转接什么研究所总机。"

张建国的手指在膝盖上敲击着齿轮运转的节奏。当电话铃终于响起时,他抓起听筒的动作差点带翻凳子。

"喂?苏芸同——"

"建国!"电话那头传来苏芸急促的呼吸声,背景音里夹杂着金属碰撞的脆响,"爸爸把实验室的专线电话借给我了!你听得清吗?"

张建国握紧了听筒,仿佛这样就能握住千里之外的那只手:"清楚!显微镜我调试好了,就是那个40倍物镜..."

"等等!"苏芸突然打断他,"你那边是不是要下雨了?"

张建国愣了下,转头看向窗外。果然,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玻璃上,而远处的晒谷场上,王铁柱正带着民兵连抢收晾晒的稻种。

"你怎么知——"

"听见雨打铁皮屋顶的声音了。"苏芸的笑声通过电话线传来,带着滋滋的电流声,"我们实验室的屋顶也是这种..."

突然,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嘈杂,接着是苏教授严肃的声音:"小张啊,上次说的离合装置,我想到个改良方案。"

张建国手忙脚乱地翻笔记本,钢笔帽都咬在了嘴里。当他记录到第三个参数时,电话里突然传来苏芸的抗议:"爸!说好只借我十分钟的!"

窗外的雨越下越大。张建国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,恍惚觉得那像是精密仪器上错综复杂的电路。

电话那头,苏芸正小声和父亲争执,背景音里隐约能听见"金相分析""淬火工艺"之类的术语。

"芸芸,"张建国突然对着听筒说,"你听。"

他把话筒举向窗外。雨声中,王铁柱洪亮的号子声隐约可辨:"——同志们加把劲啊!嘿哟!"

"这是......"

"民兵连在抢收稻种。"张建国轻声说,"就是我们试验田里,用你改良的选种机挑出来的那批。"
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接着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。"下周三。"苏芸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,"我请到假了,坐夜班车来。"

张建国手里的钢笔啪嗒掉在地上。他正要说话,电话里突然传来忙音——通话时间到了。

雨幕中,王铁柱浑身湿透地冲进电话室:"建国!快!晒谷场..."他突然愣住,"你笑啥?"

张建国抹了把脸,才发现自己在流泪。

他弯腰捡起钢笔,在本子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日历,在第七天画了个圈:"苏芸要来了。"

南都郊外的农机站里,周晓兰正往新组装的播种机上刷红漆。陈卫东蹲在旁边调试发动机,油污沾了满脸。

"往左点!"周晓兰指挥着,"对,就在'农机站'三个字下面画穗子!"

陈卫东突然放下扳手,神秘兮兮地从工具箱底层掏出个布包:"给你看个东西。"

展开的绒布里,是枚银光闪闪的齿轮戒指,内圈刻着"1953.10.1"——正是他们西年前一起下乡的日子。

"我托沪上的师兄做的。"陈卫东耳朵通红,"用的就是我设计的那台选种机的废零件..."

周晓兰的漆刷掉在地上。她正要说话,门外突然传来咳嗽声——周村长背着手站在那儿,脚边放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。

"爸!您怎么..."

"听说你们要改良插秧机?"周村长踢了踢麻袋,"这是咱家祖传的铜料,打农具最好不过。"他瞥见陈卫东慌忙藏起的戒指,哼了一声:"臭小子,就打算这么糊弄我闺女?"

陈卫东急得首冒汗,周村长却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:"拿去!这是晓兰娘留下的银镯子,找老师傅重新熔了打的。"他粗声粗气地说,"下个月初八是好日子,把事定了吧。"

周晓兰扑上去抱住父亲,发现他衣襟上别着朵小小的红花——正是她去年培育的新品种。

夜深了,雨后的青山公社弥漫着泥土的清香。李秀芳提着马灯,沿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往粮仓走去。灯光在积水中投下摇晃的倒影,惊起了草丛里的几只萤火虫。

推开粮仓厚重的木门,她看见王铁柱正蹲在麻袋堆前,借着油灯的光亮一粒粒检查稻种。

军装外套随意地披在她亲手缝制的药枕上——那枕角还绣着并蒂莲的纹样。

"这么晚还不歇着?"李秀芳把马灯挂在门边的钉子上,灯光立刻填满了整个粮仓。

王铁柱抬头,脸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:"得把新收的稻种分好类。"他拍了拍身边的麻袋,"这袋留着做种,颗粒最——苏芸要来的事听说了吧?我特意留的。"

李秀芳抿嘴一笑,从食盒里取出还冒着热气的桂花糕:"尝尝,用新碾的米做的。"她故意眨眨眼,"放了双份蜂蜜,某人昨晚说腿酸..."

王铁柱的耳朵立刻红了,接过糕点时手指相触,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。他咬了一口,突然皱眉:"这米..."

"就是你上次从试验田带回来的新品种。"李秀芳凑近了些,发丝间的皂角香混着雨后的湿气,"我偷偷碾了小半碗,连刘婶都说从没吃过这么香的米。"

王铁柱突然放下糕点,一把将她拉到粮袋堆成的"座椅"上:"媳妇儿,我跟你说个事。"他的呼吸喷在她耳畔,"今儿个县里来人,说要调我去地区武装部..."

李秀芳身体一僵:"什么时候?"

"我推了。"王铁柱咧嘴一笑,露出标志性的虎牙,"我说啊,青山公社的民兵连还没带出师呢。"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军装袖口的补丁——那是李秀芳上个月才缝的。

粮仓外传来蛙鸣,李秀芳突然压低声音:"晓兰和卫东...要定亲了。"

王铁柱瞪大眼睛:"这么快?那小子什么时候求的亲?上周不还在捣鼓他那台插秧机吗?"

"嘘——"李秀芳突然竖起手指,拉着他来到窗前。

月光下,张建国正蹲在晒谷场边,一遍遍调试着那台即将展示给苏芸看的插秧机。他时不时掏出怀表看时间——表链在月光下泛着银光,分明是女式的款式。

更远处,公社大院的灯光透过雨后的雾气,温暖得像一个个小小的太阳。某个窗口还亮着,隐约可见陈卫东和周晓兰头碰头地在桌前写着什么,八成是在拟订亲的礼单。

"年轻真好啊。"王铁柱突然感慨,手臂环住妻子的腰。

李秀芳靠在他肩上:"说得跟你多老似的。"她忽然想起什么,"对了,明天记得把咱家那对红烛找出来,晓兰娘走得早,这些礼数..."

话音未落,王铁柱突然打横抱起她:"现在就去拿!"他踢开粮仓门的动作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,"反正...那对蜡烛还剩大半截呢。"

李秀芳红着脸捶他肩膀,却被他趁机在颈间偷了个香。马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晃,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,交叠成一双。

而在千里之外的沪上实验室,苏芸把齿轮项链贴在耳边,听着那细微的"咔嗒"声,轻轻哼起了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。桌角的日历上,"下周三"那个格子被红笔重重圈了起来,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爱心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