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山遗脉的铁血江山路

第10章 医道传薪,钩镰初现

加入书架
书名:
梁山遗脉的铁血江山路
作者:
在大学
本章字数:
3340
更新时间:
2025-07-06

建炎三年的初夏,梁山泊的水洼里终于浮起新绿。赵虾仁蹲在水寨边缘,看阮海带着青壮们将浸了桐油的渔网沉入浅滩,网眼在水波里晃出细碎的光。自林啸加入飞虎寨后,枪盾阵的操练让们有了精气神,但上月黑风寨袭扰时,一名青壮中箭后因缺医少药而丧命,让青禾红了好几次眼眶。

“寨主,北边村落有人得了怪病,青禾姑娘想去看看。”老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他刚从济州回来,“还有……太行的斥候捎回消息,说在潞州边界遇着个游方郎中,治好了瘟疫,百姓叫他‘小安道全’。”

赵虾仁猛地起身,环首刀的刀柄撞在腰间。安道全( 梁山七十二地煞星地灵星·神医·安道全:医术高明,征方腊前被召回汴京为皇帝治病,未随队出征)——这个在《水浒传》里妙手回春的名字,像一道光闪过脑海。他压下心中的波澜,装作随意问道:“哦?这郎中姓什么?可曾提过梁山?”

“姓安,名平,”老周挠了挠头,“听斥候说,他背着个药篓,走村串户治好了不少人,就是不肯透露来历。不过……”他压低声音,“斥候见他药篓里有个铜葫芦,跟传说中安道全的药葫芦一个模样。”

青禾背着药篓从寨门走来时,正听见这话,脚步顿了顿。她想起去年冬天那个因风寒死去的孩童,若当时有这样一位郎中在,或许……赵虾仁看向她泛红的眼眶,忽然道:“青禾,你随老周去潞州一趟,就说飞虎寨请安先生来坐诊,顺便……问问他可愿入伙。”

三日后,青禾跟着老周抵达潞州边界的张庄时,正看见一个青衫书生模样的青年蹲在村口,给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喂药。他眉目清秀,袖口磨得发亮,药篓放在脚边,铜葫芦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。

“安先生,”青禾上前福了一礼,“飞虎寨寨主赵虾仁听闻先生仁心,特遣我等来请您……”

安平抬眸,目光落在青禾药篓边露出的野菊上,忽然问:“飞虎寨?可是梁山泊那个打着‘忠义’旗的山寨?”青禾点头,见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。

回寨的路上,安平很少说话,只是时不时翻看青禾采的草药。当他看见青禾用煮沸的烈酒给伤员清洗伤口时,忽然停步:“姑娘,这法子……从何学来?”青禾如实相告,安平却望着远处的水泊,低声道:“当年先祖在梁山,也试过用烈酒消毒,不想今日还能见到。”

聚义厅内,赵虾仁将半块刻着“医”字的石碑残片推给安平:“这是从梁山废墟捡的,先生可认得?”安平指尖触到残碑上模糊的刻痕,忽然起身一揖:“先祖安道全,曾为梁山掌管医坊。金兵破汴京时,家父带着药书南逃,不想病死途中,只留我一人漂泊……”

赵虾仁扶起他,看向厅外操练的喽啰:“先生可知,上月有个弟兄中箭,因没有金疮药……”安平沉默片刻,从药篓里取出一个蜡封的瓷瓶:“这是先祖留下的金疮药,可暂解燃眉。只是草药稀缺,需得派人去太行采挖。”

青禾在一旁听着说道:“安先生,飞虎寨有片药圃,我带您去看看?”两人走向药圃时,安平指着青禾种的艾草,眼中露出赞许:“姑娘将艾草与薄荷间种,倒是个驱虫的好法子。”

五日后,安平正式在飞虎寨设立医坊。他将安道全的医书刻在木板上,教青禾辨认草药,又指导匠作队烧制陶罐储存药材。赵虾仁看着医坊前排队问诊的喽啰和附近村民,对老周道:“再派斥候去磁州,听说那里有个擅长打造兵器的老铁匠,能仿造钩镰枪。”

老周一愣:“钩镰枪?那不是……”赵虾仁点头,想起《水浒传》中汤隆(梁山七十二地煞星地孤星·金钱豹子·汤隆:铁匠出身,打造钩镰枪破连环马,征方腊时中箭身亡)的技艺,却只说:“当年梁山破连环马用的钩镰枪,或许能对付金兵的重甲骑兵。”他没说的是,那铁匠很可能是汤隆的后人,而这兵器将是未来破敌的关键。

林啸在演武场操练枪阵时,看见安平给伤员换药的细致模样。他走过去,将一枚打磨光滑的箭头递给安平:“先生,这箭头淬了蛇毒,可有解法?”安平接过箭头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:“这是金人的‘见血封喉’,需用太行山的七叶一枝花……”

青禾端着熬好的药汤走来,见两人讨论得投入,便将汤碗放在石桌上。林啸下意识地接过,触到碗沿的温度,想起青禾为他包扎时指尖的暖意。安平看着这一幕,忽然笑道:“林公子的枪能挑落寒星,青禾姑娘的药能活人筋骨,倒是一对好搭档。”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