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大事啊!卫东和晓兰的奋斗史

第8章 两地书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多大事啊!卫东和晓兰的奋斗史
作者:
吐司大福
本章字数:
4956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沪上的秋雨淅淅沥沥敲打着窗棂,苏芸第三次把钢笔在墨水瓶里蘸了蘸。信纸上己经洇开好几个墨点,最后一行"此致革命敬礼"写得歪歪扭扭。

"见鬼了..."她气恼地揉皱信纸,抬头看了眼挂在墙上的日历——距离张建国去农学院报到己经过去十七天,按理说第一封信早该到了。

窗外突然传来邮递员的铃声。苏芸连拖鞋都来不及穿,光着脚就冲下楼去。雨水打湿了她的刘海,可翻遍信箱却只有父亲寄来的学术期刊。

"苏同志,你的信!"邮递员突然从雨衣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,"刚送到传达室的。"

信封上沾着泥点子,落款是“红星村转张建国”。苏芸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,她发现信封背面还用铅笔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齿轮。

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,信纸带着淡淡的油墨味,张建国那略显潦草却有力的字迹跃入眼帘。

他先是细细描述了农学院的学习生活,新接触的农业知识让他兴奋不己,接着说起对红星村试验田的新想法,字里行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。在信的末尾,他写道:“这里的梧桐树长得很好,看到它们就想起和你在试验田的日子。”

苏芸反复读着信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,信纸被她紧紧攥在手里,仿佛这样就能拉近与张建国的距离。

农学院的梧桐树下,张建国正对着信纸抓耳挠腮。同寝室的王同学探头一看,噗嗤笑出声:“老张,你这是写思想汇报呢?‘沼气池要注意密封性’?”

“你懂什么!”张建国红着耳朵把信纸抢回来,“苏同志就爱看这些...”

钢笔突然在“最近学习了新型插秧机原理”这行字上洇开一大团墨渍。他懊恼地抓起苏芸送的那支银钢笔,发现笔尖己经分叉了——这是昨晚研究图纸时不小心摔的。

“完蛋...”他想起临行前苏芸凶巴巴的警告,赶紧翻出皱巴巴的《钢笔修理手册》。阳光透过梧桐叶的间隙,在他满是老茧的手指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
“哟,咱们的张大技术员开始补救了?”另一个舍友凑过来打趣道,“修笔这么认真,是不是怕苏同志生气不理你啊?”

张建国头也不抬,嘴上反驳着:“别瞎说了,我这是珍惜革命友谊。”但泛红的耳尖却出卖了他。在舍友们的哄笑声中,他专注地对照手册修理钢笔,小心翼翼地调整笔尖,仿佛在进行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。

2天后的傍晚,苏芸在女生宿舍楼下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包裹。拆开层层油纸包,里面是支修补过的钢笔,笔尖闪着崭新的光泽。附带的小纸条上写着:

“苏同志:

钢笔修好了。农学院后门有家红星电影院,每周日放《水稻高产技术》纪录片。你要不要...就是...万一有空...

此致

敬礼

张建国”

纸条背面还画了个火柴人,正笨拙地捧着爆米花。苏芸咬着嘴唇把纸条按在胸口,突然发现油纸包里还藏着几粒稻种——正是他们在红星村试验田培育的品种。

周六晚上,张建国蹲在宿舍阳台角落,手里攥着个从实验室顺来的广口玻璃瓶。他前天在育苗棚发现几株分蘖异常的秧苗,根系像绿丝线般在水中舒展,突然就想带给苏芸看看。

“又鼓捣你的宝贝秧苗呢?”小李端着饭碗路过,看见他用棉线在瓶身上缠出网格状纹路,“上次你给她寄钢笔,王哥说你把修理手册翻烂了三页。”

张建国没抬头,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秧苗放进瓶里,每个根系都用红毛线系着小标签,上面用铅笔写着“株高12cm”“根系8条”。他昨晚熬夜画育苗改良图,钢笔尖在图纸上戳出好几个洞,此刻指尖还沾着蓝色墨水……

周日清晨,苏芸对着镜子第八次调整辫子的高度。室友李梅探头进来:“哟,咱们的‘铁娘子’今天怎么...”

“闭嘴!”苏芸把工作证拍在桌上,“我去农科院查资料!”

“是是是~”李梅晃了晃手里的电影票,“正好,我也要去红星电影院看《水稻高产技术》~”

苏芸的耳根瞬间红透,抓起挎包就往外冲,差点撞翻门口的洗脸架。

而在农学院宿舍里,张建国正为穿什么衣服发愁。“这件白衬衫怎么样?”他拿着衣服在身上比量,问舍友们。

“得了吧,老张,你这件衬衫都洗得发白了。”王同学笑着说,“穿我的这件新的,保准精神!”说着,不由分说地把自己的白衬衫扔给张建国。

张建国穿上衬衫,却怎么都觉得别扭:“这领子太硬了,扎得慌。”

“为了见心上人,忍忍吧!”舍友们笑着打趣,“别到时候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。”

张建国一边整理衣服,一边嘟囔着:“我才不紧张呢,就是去讨论农业技术。”但他不停抬手看表的动作,还是暴露了内心的忐忑。

电影院门口,张建国正紧张地来回踱步。新换的白衬衫领子硬得扎脖子,他第三次抬手看表时,突然发现苏芸就站在三步之外。

她穿着水红色的确良衬衫,辫梢系着崭新的橡皮筋。两人隔着人群对视,谁都没敢先开口。

“票...票买好了。”张建国终于憋出一句,从兜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电影票,“中间位置...”

苏芸盯着他磨破的袖口:“你衬衫穿反了。”

“啊?”张建国手忙脚乱地摸领子,才发现标签真的露在外面。苏芸突然笑出声,伸手帮他整理领口时,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下巴。

“笨死了。”她小声嘀咕,却悄悄把什么东西塞进他口袋——是绣着齿轮图案的手帕,角落里还藏着个小小的“芸”字。

放映厅里,当银幕上出现水稻镜头时,张建国突然凑过来:“第三排左数第七株有问题,分蘖不够...”

“嘘!”前排观众不满地回头。苏芸在黑暗中狠狠掐了他一把,却在笔记本上写道:“你比放映员还吵。”下面画了个气鼓鼓的小人。

张建国在空白处画了个跪着认错的小人,又添上朵歪歪扭扭的向日葵。苏芸抿着嘴把本子抢回来,写下“下周还来”,然后迅速把本子合上。

散场时,两人被人群挤得贴在一起。张建国的手背几次碰到苏芸的指尖,却始终没敢握住。首到走出影院,他才突然从包里掏出个玻璃瓶:"给你的!"

瓶子里漂着几株翠绿的水稻秧苗,根系在阳光下清晰可见。苏芸惊讶地发现,每株秧苗都用红线系着小标签,记录着生长数据。

"我改良的育苗法..."张建国挠挠头,"等寒假回去,咱们试验田..."

"谁要跟你'咱们'!"苏芸把玻璃瓶抱在怀里,转身就走。走出十几步又突然回头:"下周日!我要看《农业机械化》!"

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两人中间。张建国咧着嘴傻笑的样子,活像他们第一次在稻田里发现高产株时的模样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