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帝颤抖着手,拿起那卷方盘上的丝帛。
熟悉的字迹顿时映入眼帘。
那里讲述了一个还是幼童的凌不疑,与霍无伤如何交换衣物的缘由。
然后送杏果回去时,刚好看到,因其父霍翀不同意投靠戾帝,便在毫无防备之下被凌益刺杀身亡。
而年幼的霍无伤也因为被敌人投放的大火,所烧的烟雾熏晕。
那一夜,刚巧下了一场倾盆大雨,他才幸免没有被烈焰的大火焚烧致死。
醒来以后,他出了将军府,一路沿途都是被戾帝大军烧杀,凌辱而死的妇孺百姓!
全城百姓无一活口!
后来,年幼的霍无伤遇见了同样还活着的姑姑,也看到了被悬挂在城门口的阿父阿母,霍氏全族首级,以及跟他换了衣服的阿狸……
姑姑捂住了他的嘴。
他们躲在死人尸体里三天三夜才敢出了孤城,随后他与姑姑一路沿途回都城,九死一生,几经生死才回到都城。
又怕凌益认出他是霍无伤,所以才一直迟迟没有回都城。
姑姑更是为了他,装疯卖傻,直至心魔折磨,彻底疯魔。
然后小时候的霍无伤长大,成为了现在的凌不疑——
文帝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下去,不敢相信自已看到的。
梁邱起和梁邱飞一一呈上这些时日凌不疑所找到的证据,有关于孤城一案的全部始末。
淳于氏送给汝阳王妃,藏在女娲娘娘金身后,有关凌益当年所作所为的一切罪证。
藏匿在城郊西村,当年查看过瘴气马匹伤势的其中一位军中医士,以及当年霍翀派出去求援的传令官韩武……
当年,戾帝派二十万大军强攻孤城,孤城守军军械被人调换成劣质军械,难以抵抗。
霍翀见情势不对,立即派出传令官向外求援。
一人前往附近驻扎的越氏部曲,一人前往乾安王大军求援。
谁知大军迟迟未到!
原来小越侯收到求援后,就已经出发驰援孤城,谁知到半途遇到瘴气。
怕瘴气有毒便派人前去查看,没过多久派去查看的探子回来说瘴气无毒,恰好这时老乾安王赶到。
因为嫉恨后到的宣氏坐上了皇后之位,而最先跟随文帝的越氏从萋贬妾,只混得一个妃位!
即便妹妹再得文帝宠爱又如何?可妃就是妃,永远也跨越不过去!
他便杀了那两名去查探过瘴气的探子。
老乾安王带着人马亲自前往,后来一直跟随老乾安王的义子彭坤,传回来老乾安王被瘴气毒死的消息。
小越侯听完就知是彭坤想得到宣氏兵权,杀了老乾安王找的借口。
可那又如何?他巴不得权势最大的老乾安王死!
因为时间拖延,又因为众人皆“以为那瘴气有毒”,便绕道而行,等三日后到达孤城,孤城已破!
“瘴气有毒,人已死,为何,当年同样进瘴气的马匹却平安无事?是以,那时属下猜测当年的瘴气为假!”
“这些年来,属下也一直在寻找,当年查看马匹还未被灭口,尚活着的军中医士,没想到少主公却先找到了属下……”
韩武跪地抹泪,讲述自已所知的一切。
他没想到,再见到少主公时,见到的会是少主公的尸体。
可即便死,他也不愿少主公身上沾上污名!
他也知,这才是少主公真正想要的,不然也不会留下亲笔丝帛,让天下人人皆知当年雍王,小越侯,凌益,彭坤所做的一切污秽全部公之于众!!
让他们世世代代背负罪臣之名,钉在耻辱柱上!!
文帝哆嗦着,听完孤城当年真相的始末情报,“没想到……霍翀兄长,竟是……竟是因为这些人的私心……”
“既然子晟已知当年真相,为何不告诉朕?非要……非要……”
是啊,为何?
话到了最后,文帝愣住了。
随之他的眼泪像倾泄的洪水,脱涌而出……
忘却的记忆,也随之涌上来。
朝堂之上,因为太子提议将雍王贬为庶人即刻,子晟肃声质问:“倘若,雍王与孤城一案有关呢?”
他是怎么做的?
得知真相后,他原本是想杀了雍王泄愤,可最后,他却只将雍王贬为庶人监禁起来。
是他!是他硬生生将子晟逼上了不归路!!
这时羽林卫统领走过来道:“陛下,凌将军后腰下面半寸之处,发现有一个虎头胎记,头上有三只耳朵……”
羽林卫统领这一句话,彻底证实了凌不疑的身份!
因为只有文帝知道,只有真正的霍无伤,身上才会有这个胎记!
一口猩甜哽在文帝喉咙。
梁邱飞呜咽哽咽道:“女君不是突然死的,是凌益突然来别院,告诉少女君雍王孤城一案败露,只判了监禁。”
“之后女君病情突然恶化,不过两日,便与世长辞……”
也是从那日起,小越侯,凌益,远在寿春的彭坤,相继被杀!
“噗……”
压抑在喉咙里的血腥,再也压抑不住喷薄而出。
漫天的血雾,挥洒在残阳之下。
“陛下……”
“陛下……”
与此同时,被监禁关押废园处传来,雍王被人大卸八块,分尸惨死的死讯……
至此,孤城一案告破,天下百姓皆知雍王,城阳侯凌益,小越侯,彭坤孤城一案昭昭恶行!!
雍王、凌益被除三族,以儆效尤!
小越侯,彭坤,除一族!!
从此以后,凡偷买军械者,加以量刑!!
同年,文崇二十年夏末,太子摘下翎羽辞去太子职位。
因为至见到凌不疑惨死,知道他复仇背后的始末之后,他终于清醒,知晓自已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。
他任人唯亲,优柔寡断,太过任善。
若他上位,必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!
有关孤城,有关凌不疑不得不以身复仇之事,未必不会再一次历史重演!
圣人说,生逢乱世,护一人为自身,护百人为乡亲,护万人则为天下,而他今日放下登顶之位,不也是为了天下?
同年初秋,三皇子文子端被封储君。
秋末,文帝下罪已诏,言自已太过仁善,总爱念及往年旧情,处事不公,方才酿下大错,已不再适合当一国君王。
故,禅位于太子文子端。
自此闭关修行,不再过问世事。
……分割线……
今天吃苹果了吗?
祝宝子们今夜平安夜快乐o((>ω< ))o( ω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