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早上,郁竹秋起的格外早,没想到去洗漱的时候看到向云苏己经在洗脸了。
“这么早起来?”郁竹秋拿起牙刷开始挤牙膏,跟向云苏打招呼道。
“今天不是第一天嘛,怕等下忙不过来,我想早点起来帮帮忙。”向云苏擦干脸腼腆道。
“谢了,你看看你家那边有没有什么靠谱的朋友找工作的,到时候带过来你教一下,和你一样的待遇,第一个月没提成,第二个月开始就和你们一样算提成,到时候我上学去了怕你和我姐两个人忙不过来,女生最好,男的不方便。”
郁竹秋想着自己还有一个月就要去上学了,得安排起来,而且她想到前世她妈好像有个好朋友,苗阿姨,苗阿姨还给她寄过腊肉、香肠什么的,对她也挺好的,就想着看看能不能照顾一下。
果然,郁竹秋说完就见向云苏眼睛一亮,“我是有个好朋友,姓苗,性子很温柔,也很吃苦耐劳,现在还在家种地呢,你这边什么时候招人,我去给大队打个电话看看她来不来。”
“你问问吧,随时都可以来,我这边不急,8月底之前来都可以,只要态度没问题就行。”
郁竹秋一听姓苗就知道是那位苗阿姨了,看来不用担心其他的,那位苗阿姨是真的很踏实,前世还听说她在家喂十几头猪呢,那种体力活都能干,看店这种小活肯定手拿把掐的。
洗漱完,两人一起来到店里,在店门口遇到了等待的二姐,三个人相视一笑,挺好,大家都想在第一天开个好头。
二姐郁竹春从包里拿出了一个插线板,然后拿出家里带来的熨斗准备熨衣服,昨晚三人把衣服什么的都简单挂上了。早上来正好该熨的熨一下,该搭配的搭一下。
郁竹春在熨斗里接了些水,将衣服挂好,铺平,一件一件的熨。郁竹秋则负责把姐姐熨好的衣服一一搭配起来,不时去百货区找些饰品搭配。
向云苏把玻璃展柜都擦干净,里里外外的卫生弄得干干净净,然后把镜子什么的都摆好,确认没问题之后才开始坐下来等待客人。
郁竹秋按下录音机的录音键,用她那好听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喊道:“服装厂清仓啦!衣服甩卖啦!统统只要五块、十块,没有中间商,几百的品质,白菜的价格,走过路过别错过!”
录完之后,郁竹秋满意的点了点头,一转头看到二姐郁竹春和向云苏诧异的眼神,她嘿嘿一笑,不说话。
只是打开喇叭开关,按下录音机,顿时,这一片街区响起了她的声音:“服装厂清仓啦!衣服甩卖啦!统统只要五块、十块~”
这个街区本来是非常冷清的,但是这广告一出,原本在外面看热闹的人都涌了上来,90年代这个魔性的广告还是比较吸引人的,再加上她之前有做过引流。
没过多久,小小的郁家服装店就挤满了人。三人被涌上来的人围的团团转。
“老板,你身上这件衣服有没有我能穿的码子?”
“老板,这件有没有初中生能穿的?”
郁竹秋三人真没想到这不年不节的暑假生意还能火爆成这样。
三个人一上午都没怎么休息,一首在给客人找衣服,找配饰,让客人试穿,帮忙做穿搭参考中度过。
中午郁竹秋跑去买了三份盖浇饭,三人简单吃了才歇了会儿。
没想到上午人还算少,下午一点多开始,人越来越多,之前买过衣服的也都来回购了,因为前世的服装店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上秋衣,郁竹秋也随大流上新了卫衣,在十元区刚刚好。
因着这些日子的传播,还有不少老城区的居民跑过来抢购,他们早就听说了这里有个卖衣服的,因为清仓,价格便宜得很,也不嫌远,坐着公交车就跑过来了。
还因为搬了新店了,她们跑了好几条街,又去原来郁竹秋她们摆摊的地方问了不少人才找了过来。她们这种,绕远路过来的,只买一件一般都觉得不划算,一般都是带着给亲戚朋友们“代购”的任务来的。
整整一个下午,人流量就没断过,一首有人来,把三个人累得不行。
一首忙到下午五点半,郁竹秋强势关了门,虽然还有很多客人,但是三个人都累得不行了,赶紧喊道:“五点半了,我们关门了,要买衣服的明天再来吧,衣服还有呢,别急!”
“老板,我们来都来了,你卖给我们吧,不然我们明天又要再跑一趟。”
“是啊,老板,大老远的过来车费也挺贵的。”
“对啊,老板,我还是专门趁放假过来的,明天也没有假期啊。”
郁竹秋见这些人实在为难,想了一下也能理解,这年头都没啥钱,车费也挺贵,索性上前将门关上,挂上“打烊”的牌子,然后对着剩下的人道:“这样吧,你们选好款式,过来结账。”
这些客人见老板这个调性就知道应该不是什么黑心老板,选衣服和结账那是一个爽快,恨不得把店里的衣服抢空。
好不容易把客人都送走,郁竹秋关上门,三个人面面相觑,“这好像和我想的不太一样啊,我还以为没啥人来呢,没想到这么多人,看来得赶紧招人来了,不然实在顶不住啊。”
晚上盘账的时候吓了三人一跳,光百货区的利润就有一百块,衣服鞋子这边更是高达八百多块。
郁竹春神色复杂地看看向自己家咸鱼一样的小妹:“你的广告打得我听着都想来买两件回去了,更何况其他人,你呀,赚钱还是有一手的,也不知道像谁。”
向云苏则是累得指头都不想抬了,她今天又是帮忙递衣服,又是帮忙选饰品,嗓子都快哑了。
新店开了两天,衣服鞋子差不多都断码了,郁竹秋只好疯狂选品,什么基础的卫衣、牛仔裤、运动服都下单了,还下单了运动鞋、小皮鞋。
关完店,郁竹秋又带着俩人去拿特大包裹,及时补货,简单收拾好,三人才关上门,准备早上再来收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