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半个月她每天都忙着摆摊,六点多都会在周边转一转,最后在县中学附近真的看到了一家合适的店在出租。
这家店原本是家杂货店,因为半年前这边开了一家新兴的“自选超市”,一来就把这家店比下去了,比价格比不上,比品类比不过。
一来二去,租户生意就做不下去了,眼瞅着暑假,周边也没什么人流量,学生也不是它的主要受众,租户首接就摆烂退租了。
因为原先是杂货店,整个店面的装修风格是偏质朴的烟火气,墙面贴着米黄色瓷砖,地面是磨得发亮的水磨石,空荡的玻璃柜台和简易的金属架都还留在里面。
整个店面留下的就是这个柜台和金属架因为太大不好搬而留下了。
房东原本也在这里做过好几次尝试,卖吃食、卖饰品,都失败了,最后房东也只能贴上旺铺招租的广告,想着把店面租出去,好歹也能有点租金收,自己也不用操心其他的。
眼下郁竹秋的到来给带来了很大的惊喜。
铺子大概二十平左右,完全可以分成两个部分,她脑袋一转就想好了,弄个服装店的样子,中间摆一些架子,一边放饰品,其他的杂物可以继续摆摊卖或者之后不卖杂物也行。
“我想在墙上加一些架子,用来挂衣服,你看行吗?”
房东听到这句话就知道稳了,连忙附和道:“如果需要,我也可以帮忙弄这个。”
几番交谈后,两人最终以150元一月定了下来。
交完钱,签了个正式的租赁合同,拿了钥匙,郁竹秋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她卖衣服和鞋子的话,除了要安装架子,还需要买几个鞋架,到时候也需要弄一个试衣间出来,看了没有改造的可能性,她效仿前世围一块帘子感觉也可以的。
等一切弄好又过了两三天。
7月28日,高考成绩公布。
郁竹秋难得的没有自己守着摊子,而是让向云苏守着服装摊子,然后把下岗的二姐叫过来帮忙守着百货摊,有向云苏在一旁陪着,加上百货摊全是一元的东西,只需要坐着收钱就可以了,也比较好上手。
见二姐和向云苏相处得还算愉快,摊子上也没啥问题,她就跑去学校查成绩去了。
她这会儿来学校己经比较晚了,一进县中学就看到了围在公示墙边密密麻麻的人,墙上贴着整整齐齐的几张红纸,被挡得严严实实,不少学生垫着脚找自己的名字。
郁竹秋也挤进去,在第一页看到了自己的名字。
郁竹秋:语文110,数学102,英语106,历史94,地理93,政治95,总分600。
比她估的分要高不少,看来浙江大学还是比较稳的,郁竹秋放下了悬着的心。
回到摊上,跟二姐说了成绩,就做好了一起晚上一起搓一顿的计划。
郁竹秋打算晚上吃饭的时候邀请二姐来她的店里上班,待遇和向云苏一样,给她们算提成,1元区一件1毛钱提成,5元区一件2毛钱提成,10元区一件4毛钱提成,这样也能激励她们多赚钱。
“这怎么行,你这个本来就不赚什么钱,怎么还给这么高的提成,再说你给的工资本来就算高了。”
郁竹春闻言是第一个不同意,她来妹妹这里也只是看她忙不过来,准备帮帮忙而己,没想到妹妹又帮她解决了就业问题,怎么还好意思再要提成呢。
“就是,小秋,你给的够多了,我哪好意思再要提成啊。”向云苏此时也不好开口说其他的了。
郁竹秋将二姐按到椅子上坐好,转到她身后,给向云苏一个微笑,然后帮二姐捏了捏肩膀,笑道:“二姐,我九月份就要去上大学了,到时候这个店云苏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啊,如果你不来我肯定要再招人的,其他人和你相比,我肯定是希望你来更好啦。你就帮帮我嘛。姐姐~”
郁竹秋撒娇了好一会儿,郁竹春才点头同意,的确小妹去上学之后这个店没人帮忙是不行的。
晚上,三人找了家餐馆搓一顿。饭桌上气氛格外好,郁竹秋开心地给二姐和向云苏描绘着店铺的未来。
郁竹秋打算好好挣钱上大学,以后把店交给郁竹春和向云苏管理,之后打算买房。
交谈间,郁竹秋突然想到开店需要营业执照,之后还要做税务登记,不过目前的政策是可以“先经营后补证”,所以跟二姐说清楚,之后要麻烦二姐帮忙跑一下手续。
“知道了,这个交给你姐夫来吧,他去做这个比较方便,反正他们公司的效益也不太好了,最近也不太忙了,我看过不久说不准他也要出来单干了。”郁竹春看着妹妹笑着打包票。
“行,那这个就交给我亲爱的姐姐来解决,我就忙着联系货源和选品了。我们云苏就专职负责店面销售哈,我们一起努力。”郁竹秋举起北冰洋,三人痛快地干杯。
吃完饭,三人又去店面打扫卫生,归纳东西,打算明天再摆一天摊,给顾客们说一下新店的地址,引个流。
第二天清晨,三人早早地来到了摊位前,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摆摊。
郁竹秋心情格外的好,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,昨天查分的确让她挺高兴的,她从来没奢望过什么状元之类的,目前考的分数也的确达到了她的期望,这么多年的苦读终究是得到了回报。
她一边整理着摊位上的货物,一边无意识地哼唱着现在流行的音乐。
昨天的生意也算不错,二姐比她会招呼客人,连带着百货摊也卖出去不少,加起来昨天的营收额接近三百块,双喜临门啊,这让她今天一天的心情都是非常美妙的。
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新店,郁竹秋特意用大字写了一张海报,上面标明了新店的位置和开业时间。她将海报贴在了摊位最显眼的地方,希望能给新店起到一个引流作用。
“哎哟,老板,这么快就开店啦,看来赚不少啊。”迎面走来的是之前买港风项链的大姐,一边逛着小摊,一边调侃道。
“哪里啊,这不是天天晒着人受不了嘛,我这半个多月整个人黑了一圈,再说我这都是小本生意,还不是想少遭点罪,您说是吧。”郁竹秋笑着回道。
大姐一想也是,郁竹秋这个摊子卖价极低,她也是在服装厂干过的,能估算成本,想来应该赚的都是辛苦钱,也就嘿嘿一笑,不再弯酸了。
接下来每个顾客买单之后,郁竹秋都要提醒顾客明日在新店营业,不在这里摆摊了,还详细说了新店的位置,以免他们白跑一趟。
不少顾客都说明天一定来光顾,郁竹秋才放下心来,至少比刚开始摆摊没有熟客好,之后慢慢地都会走上正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