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月如歌:我们的知青时代

第二十九章:意外的惊喜

加入书架
书名:
岁月如歌:我们的知青时代
作者:
紫色蝴蝶兰
本章字数:
6704
更新时间:
2025-05-15

五月的山风裹挟着槐花香,吹得人昏昏欲睡。苏婉清挽着裤腿蹲在溪边浣衣,棒槌敲打在粗布上的声音惊起了几只蜻蜓。她揉了揉酸痛的腰,抬头望向远处开荒的同伴们——林致远正弓着身子在前头引犁,赵建国和几个后生在后头扶着犁把,汗珠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

"苏老师!快来看!"周小芸的声音突然从山坳处传来,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。她挥舞的手臂惊飞了一群山雀,"我们发现宝贝啦!"

苏婉清甩了甩手上的水珠,循声跑去。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,眼前的景象让她屏住了呼吸:向阳的山坡上,一片蓝紫色的海洋在微风中荡漾。那是成片的野生蓝莓,熟透的果实像一粒粒蓝宝石,坠在翠绿的枝叶间。

"老天爷!"陈美华蹲在一丛蓝莓旁,小心翼翼地托起一串果实,"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野蓝莓!"

赵建国己经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把塞进嘴里,汁水染紫了他的嘴角:"甜!比县里卖的还甜!"他做了个夸张的表情,逗得周小芸首捶他肩膀。

林致远从后面跟上来,手里还拿着开荒用的镰刀。他的衬衫被汗水浸透了大半,贴在结实的后背上。见到这片蓝莓林,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:"这至少有两亩地!"

"不止!"周小芸兴奋地转着圈,"我刚才往坡上走了走,后面还有更大一片!"

苏婉清蹲下身,指尖轻轻碰触那些的果实。蓝莓表皮上覆着一层淡淡的白霜,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。她摘下一颗放进嘴里,酸甜的汁水立刻在口腔中爆开,带着山野特有的清香。

"我们可以..."她刚开口,就发现林致远也同时转过头来。两人目光相接,不约而同地笑了。

"做果酱!"苏婉清说。

"酿果酒!"林致远说。

赵建国一拍大腿:"办个蓝莓节!邀请邻村的人都来尝尝!"

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热烈响应。回村的路上,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计划。周小芸说要编蓝莓花环,陈美华提议做蓝莓馅饼,林致远则琢磨着怎么设计简易的榨汁工具。苏婉清走在最后,看着同伴们被夕阳拉长的影子,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

第二天天刚蒙蒙亮,知青们就带着篮子上山了。同行的还有十几个村民,张老汉甚至把自家的大黄狗都牵来帮忙赶鸟。晨露未干的蓝莓林里,欢声笑语惊飞了早起的山鸡。

"轻点摘!要带把儿的才放得住!"李婶教着城里来的知青们。她粗糙的手指灵活地翻动,不一会儿就摘了半篮子。

苏婉清学着村民的手法,很快就掌握了诀窍。她蹲在一丛特别茂盛的蓝莓旁,突然发现叶片下藏着个鸟窝,里面还有几颗淡青色的鸟蛋。她悄悄绕开,在心里记下位置——等蓝莓节过后,要告诉孩子们来看。

中午休息时,大家坐在树荫下分享带来的干粮。林致远不知从哪儿找来一片宽大的树叶,给苏婉清扇风。凉风拂过她汗湿的脖颈,舒服得让人眯起眼睛。

"我算了算,"林致远压低声音,"如果做成罐头,能保存到冬天。"

苏婉清点点头:"果酱可以拿去公社换粮食。"她突然想起什么,眼睛一亮,"还可以教妇女们做,以后能多个营生!"

下午的采摘更加热火朝天。赵建国非要比赛谁摘得快,结果不小心踩滑了,一屁股坐在蓝莓丛里,裤子染得紫一块青一块,逗得大伙儿首不起腰。周小芸笑得手抖,篮子里的蓝莓撒了一地,被大黄狗当零嘴舔了个干净。

太阳西斜时,采摘的蓝莓己经堆成了小山。张老汉抽着旱烟袋估算:"少说也有五百斤!"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惊呆了。

接下来的日子,知青点变成了临时加工厂。大铁锅里熬着咕嘟冒泡的蓝莓酱,甜香飘出好几里地。林致远带着几个后生搭建简易的发酵池,准备酿制蓝莓酒。苏婉清和周小芸则负责设计包装——用晒干的玉米皮编织小篮子,再衬上新鲜的芭蕉叶。

最热闹的是制作点心的场景。村里的妇女们聚在知青点院子里,有的和面,有的调馅,有的负责看火。陈美华从箱底翻出本《西点制作》,大家照着上面的图样尝试做蓝莓派。第一炉烤糊了,第二炉没熟透,到第三炉时,金黄的酥皮裹着紫莹莹的果馅,香气引得路过的狗都不肯走。

蓝莓节前夜,知青们忙到月上中天。赵建国在院子里试挂灯笼,周小芸挨个检查明天要展出的食品,林致远还在调试那台借来的手摇榨汁机。苏婉清坐在油灯下,一笔一画地写着"向阳大队第一届蓝莓节"的横幅,时不时揉揉发酸的手腕。

"歇会儿吧。"林致远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她身后,递来一杯温热的蓝莓汁,"尝尝味道怎么样。"

果汁酸甜适中,带着微微的酒香。苏婉清惊讶地挑眉:"发酵好了?"

"偷偷尝了一小桶。"林致远笑得有点狡黠,"张老汉说至少还要封半个月,可我等不及了。"

夜风送来蓝莓酱的甜香,混合着院子里晾晒的玉米皮气息。远处传来几声犬吠,更显得夜色静谧。苏婉清突然觉得,这一刻的安宁与满足,胜过世间所有繁华。

蓝莓节当天,整个向阳大队像过年一样热闹。村口的晒谷场上搭起了彩棚,长桌上摆满蓝莓制品:晶莹的果酱、紫红色的酒液、金黄的派饼,还有孩子们最爱的蓝莓糖葫芦。周小芸带着姑娘们跳起了自编的"采莓舞",赵建国则当起了推销员,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把蓝莓酒夸得天上有地下无。

邻村的客人陆续到来,最引人注目的是公社的王书记。他尝了一口蓝莓酱,惊讶地问:"这是谁的手艺?比县食品厂的还地道!"

苏婉清被推上前时,脸都红到了耳根。她结结巴巴地解释着制作过程,林致远在一旁悄悄补充技术要点。王书记越听越感兴趣,当场拍板要收购这批蓝莓制品,还提出让向阳大队明年扩大种植。

中午时分,晒谷场上摆起了百家宴。各家各户都端来了拿手菜,就着新酿的蓝莓酒,吃得宾主尽欢。张老汉喝得满脸通红,拉着王书记的手说个不停;李婶和邻村的妇女交流着果酱配方;孩子们在大人腿边钻来钻去,嘴里塞满了蓝莓点心。

苏婉清正忙着给客人分餐,突然听见一阵骚动。林致远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,手里举着个奇怪的装置——那是台用自行车零件改造的蓝莓去梗机。

"这是我们知青和村民一起研制的!"他的声音在嘈杂中格外清亮,"一小时能处理五十斤蓝莓!"

掌声雷动中,苏婉清看见张木匠在台下抹眼睛。老人注意到她的目光,不好意思地别过脸:"风大,迷眼了..."

下午的压轴戏是评选"蓝莓仙子"。周小芸本来最有希望,却临时把机会让给了村里的小芳姑娘——那个父母双亡,跟着爷爷奶奶过活的瘦小女孩。当小芳戴着蓝莓花环,怯生生地站在台上时,不少大娘都湿了眼眶。

夕阳西下,客人们陆续离开,带着满心的欢喜和购买的蓝莓制品。知青们瘫坐在晒谷场边,累得连手指都不想动。赵建国不知从哪摸出半壶没喝完的蓝莓酒,大家传着喝了一圈,连平时滴酒不沾的陈美华都抿了一小口。

"你们看。"周小芸突然指着远处的山坡。夕阳的余晖给蓝莓林镀上了金边,紫莹莹的果实像星星落在了人间。

林致远轻声说:"明年这时候,那片山坡会结更多果子。"

"不止那片,"苏婉清接过话头,"王书记不是答应拨给我们新品种的苗子吗?后山那片荒地..."
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越说越兴奋。赵建国甚至开始规划三年后的"向阳蓝莓加工厂",说得唾沫横飞。夜色渐渐笼罩下来,萤火虫在草丛间亮起星星点点的光,仿佛在为他们的梦想打着节拍。

回知青点的路上,苏婉清和林致远落在最后。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小路上,时而重叠,时而分开。

"今天真好啊。"苏婉清轻声说。

林致远没有立即回答。他停下脚步,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包:"给你的。"

布包里是个精致的木雕小像,眉眼间竟有几分像苏婉清。最神奇的是,小像的头发是用蓝莓汁染过的细麻绳做的,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紫色。

"我...我雕得不好。"林致远的声音有点发紧,"本来想等..."

苏婉清把小像紧紧攥在手心,冰凉的木料很快被捂热了。她突然觉得喉咙发堵,说不出话来。远处传来周小芸喊他们的声音,两人如梦初醒,加快脚步跟了上去。

这个夜晚,知青点的灯亮到很晚。大家盘点着今天的收获——不仅卖出了所有蓝莓制品,还接到了不少订单;更重要的是,王书记答应支持他们把蓝莓种植发展成副业。苏婉清在账本上记下最后一笔,抬头发现林致远己经靠在墙边睡着了,手里还拿着半截没雕完的木料。

她轻手轻脚地取来毯子给他盖上,借着油灯的光打量他的睡颜。林致远的睫毛在脸上投下细密的阴影,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,像是梦见了什么美好的事情。

窗外,月光静静地洒在那片蓝莓林上。果实己经摘完,但枝条正在积蓄力量,等待来年更加丰硕的收获。就像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,在汗水和欢笑声中,悄然成长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