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二十五,距离春节还有五天。谢明懿下班回家,远远就看见二哥谢明强蹲在胡同口的大槐树下,手里捏着半截烟,脚边己经积了一小堆烟头。
"二哥,怎么不进屋?"谢明懿走近了才发现,谢明强的眼睛红红的,像是哭过。
谢明强猛吸一口烟,呛得首咳嗽:"小梅...小梅要跟我分手。"
谢明懿心里一沉,蹲下身来:"怎么回事?昨天不还好好的吗?"
"她爸给她介绍了棉纺厂技术科的小伙子,家里两间房..."谢明强把烟头狠狠摁灭,"说跟着我这种锅炉工,一辈子住不上好房子。"
寒风卷着枯叶从两人中间穿过。谢明懿不知该说什么,只能轻轻握住二哥粗糙的大手。那双手上满是煤灰和老茧,怎么也洗不干净。
"走,回家说。"谢明懿拉起他,"爸妈该着急了。"
院子里,李桂花正在腌腊肉。看到兄妹俩一起回来,她擦了擦手上的盐粒:"明强,小梅今天不是休息吗?怎么没带她来吃饭?"
谢明强低着头快步走进屋,砰地关上了西屋的门。李桂花疑惑地看向女儿,谢明懿摇摇头,做了个"等下说"的手势。
厨房里,谢明懿一边帮母亲灌香肠,一边低声解释了情况。李桂花的手停了下来,腌肉的水盆映出她愁苦的倒影。
"这可怎么好..."李桂花喃喃道,"明强性子倔,心里难受也不说..."
正说着,院门被推开,谢保国和谢明军一起回来了,两人脸上都带着喜色。
"好消息!"谢保国一进门就大声宣布,"厂里分房名单下来了,明军排上了!"
李桂花手里的肠衣掉进了盆里:"真的?"
谢明军激动地点头:"三号楼二单元201,两室一厨!虽然旧了点,但离厂子近,秀兰上班方便!"
"哎呀,这可真是..."李桂花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,"什么时候能拿钥匙?"
"过完年就能搬。"谢保国搓着手,"这下明军的婚事不用愁了。"
喜悦的气氛中,谢明懿悄悄看了眼西屋紧闭的门。大哥有了房子,二哥却...
晚饭时,谢明强勉强出来吃了半碗饭就又回屋了。谢保国察觉到异常,询问地看向妻子。
"小梅那边..."李桂花欲言又止。
谢保国顿时明白了。他放下筷子,走到西屋门前敲了敲:"明强,出来,爸有话跟你说。"
过了好一会儿,谢明强才慢吞吞地走出来,眼睛肿得像核桃。
"男子汉大丈夫,为了个姑娘哭哭啼啼像什么话!"谢保国嘴上严厉,却递给儿子一杯热水,"房子的事,爸再想办法。"
"爸,要不..."谢明军突然开口,"我那间房给明强吧。我和秀兰可以再等等..."
"胡闹!"谢保国一拍桌子,"你都二十五了,还等?再等秀兰家里该有意见了!"
谢明懿看着父兄们争执,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。在这个住房紧张的年代,一套房子能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大事,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。
"我有个主意。"她突然说,"棉纺厂不是在建新宿舍楼吗?二哥和小梅要是结婚了,可以申请双职工住房啊。"
谢保国摇摇头:"哪有那么容易。双职工排队的人多了去了,没个三五年..."
"爸!"谢明军突然站起来,"我想起来了!张书记昨天说,这次分房后,厂里还有几套机动房,专门解决特殊困难职工...明强这种情况,说不定能申请!"
谢保国眼睛一亮:"真的?"
"我明天一早就去找张书记!"谢明军兴奋地说。
谢明强抬起头,眼中重新燃起希望:"哥..."
"一家人不说两家话。"谢明军拍拍弟弟的肩膀,"我和秀兰能等,先紧着你的婚事来。"
夜深了,谢明懿躺在床上却睡不着。隔壁父母还在低声商量着什么,偶尔传来算盘珠子的响声——那是在计算家里的积蓄,准备两个儿子的婚事开销。
窗外,不知谁家的收音机还在响着,播放着革命歌曲。谢明懿想起白天在文化馆看到的报纸,上面说全市今年要新建十万平方米职工住宅。可具体到每个家庭,房子依然是那么遥不可及。
第二天一早,谢明军就去了厂里。谢明懿也早早出门,她要去趟棉纺厂,找小梅谈谈。
棉纺厂女工宿舍是一排红砖平房,门口晾满了花花绿绿的床单。谢明懿向门卫打听周小梅的住处,正巧看见一个穿黄棉袄的姑娘提着暖壶走过来。
"小梅姐?"谢明懿试探着叫了一声。
姑娘转过身,露出一张清秀的瓜子脸,眼睛又大又亮:"你是...?"
"我是谢明强的妹妹,谢明懿。"
小梅的脸色立刻变了:"他让你来的?"
"不是,是我自己想来找你。"谢明懿赶紧解释,"能聊聊吗?"
两人走到宿舍区的小花园里。寒冬时节,花园里只有几株光秃秃的月季,显得格外萧索。
"小梅姐,我二哥真的很喜欢你。"谢明懿开门见山,"他这几天茶饭不思..."
"我知道。"小梅绞着手指,"可我爸说,没房子结婚就是害了我。他们车间王师傅的女儿,嫁了个没房子的,现在孩子都两岁了还挤在集体宿舍..."
谢明懿理解地点点头:"我哥昨天去申请特殊困难职工住房了。还有,听说棉纺厂在建新宿舍楼?"
"是有这回事。"小梅的眼睛亮了一下,又黯淡下去,"可排队的人太多了,双职工也不一定能分到。"
"如果...我是说如果,"谢明懿小心翼翼地问,"我二哥能分到房子,你还愿意跟他好吗?"
小梅的脸一下子红了:"我...我又不是嫌贫爱富的人。只是我爸..."
"我明白了。"谢明懿握住她的手,"给我二哥一点时间,好吗?"
离开棉纺厂,谢明懿首接去了文化馆。她记得馆长有个亲戚在市建委工作,说不定能打听到些内部消息。
"住房问题啊..."老馆长听完她的来意,叹了口气,"难啊。不过..."他压低声音,"市里确实有政策,对双职工家庭有倾斜。你让你二哥赶紧领证,说不定能赶上这批分房。"
谢明懿眼前一亮:"真的?"
"我外甥在建委管这个,我帮你问问。"老馆长拍拍她的肩,"年轻人不容易啊。"
一整天,谢明懿都心不在焉。她不断想象着二哥和小梅的未来——如果有房子,他们就能结婚,生孩子,过上安稳日子;如果没房子...她不敢往下想。
下班时,陈宇轩突然出现在文化馆门口,手里拿着两本书。
"明懿!"他快步走过来,"听说你家里有事?"
谢明懿一愣:"你怎么知道的?"
"王丽告诉我的。"陈宇轩递过一本书,"这是你要的《中国民间艺术史》,我托人从省图书馆借来的。"
谢明懿接过书,心中一暖。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,能找到一本专业书籍何其不易。
"谢谢...不过我这两天可能没心思看..."
"出什么事了?"陈宇轩关切地问。
谢明懿犹豫了一下,还是把二哥的困境告诉了他。陈宇轩听完,眉头紧锁:"住房问题确实棘手...不过,"他突然眼睛一亮,"我父亲有个老战友在房管局,要不要..."
"不用了!"谢明懿连忙摇头,"我们家不想走后门。"
陈宇轩理解地点点头:"那我帮你打听下政策吧。对了,"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,"这是市里最新的分房政策摘要,也许有用。"
纸条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条件和要求。谢明懿感激地收下:"太谢谢你了。"
"客气什么。"陈宇轩笑了笑,突然压低声音,"周日...还去沙龙吗?"
谢明懿这才想起之前答应的事:"去,当然去。"
"那...我等你。"陈宇轩的声音轻柔下来,眼中似有星光闪烁。
回到家,谢明懿发现院子里气氛不对。谢保国蹲在墙角闷头抽烟,李桂花眼睛红红的,谢明军则一脸沮丧。
"怎么了?"谢明懿心头涌上不祥的预感。
"特殊困难住房..."谢明军咬牙切齿,"被后勤科长老刘的儿子顶了!那小子才二十二,还没对象呢!"
谢明懿的心沉了下去:"那二哥..."
"我没事。"谢明强从西屋走出来,脸上出奇地平静,"我想通了,没房子就不结婚呗。反正我一个人过也挺好。"
李桂花再也忍不住,哭出了声:"你这孩子..."
"妈,别哭。"谢明强挤出一个笑容,"我明天就去找小梅说清楚,不耽误她了。"
谢明懿看着二哥强颜欢笑的样子,心如刀绞。她突然想起陈宇轩给她的纸条,赶紧掏出来:"爸,你看这个!市里新政策,双职工家庭可以优先申请新建住房!"
谢保国接过纸条,戴上老花镜仔细阅读,眉头渐渐舒展:"这...这条件明强和小梅符合啊!"
"真的?"谢明强一个箭步冲过来,"我看看!"
纸条上清楚地写着:双职工家庭,女方年龄超过21岁或男方超过24岁,可申请优先分房。谢明强今年正好24,小梅21。
"可是..."谢明军犹豫道,"他们得先结婚才能算双职工啊。"
"先领证!"谢保国一拍大腿,"办了证就是合法夫妻,就能申请!"
谢明强的脸涨得通红:"可...可小梅她爸..."
"明天我去找老周谈!"谢保国豪气干云地说,"都是一个厂子的,还能不给这个面子?"
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七,年味越来越浓。谢保国特意请了半天假,穿着最体面的中山装去了棉纺厂。谢明懿和谢明强在家坐立不安地等着。
中午时分,谢保国回来了,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:"老周答应了!只要能在新房下来前解决临时住房,就让他们领证!"
"太好了!"谢明懿和母亲抱在一起。
谢明强激动得语无伦次:"爸...我...我这就去找小梅!"
"等等!"谢保国叫住儿子,从怀里掏出一张纸,"这是临时住房申请表,我找老周签了字。你们领了证,就能先分个单间过渡。"
谢明强接过表格,手抖得几乎拿不住:"爸...我..."
"行了,快去吧。"谢保国摆摆手,眼中闪着泪光。
谢明强飞奔出门,差点撞上刚回家的谢明军。
"怎么了这是?"谢明军一脸莫名其妙。
谢明懿笑着解释:"二哥去找小梅了!他们能结婚了!"
谢明军也高兴起来:"太好了!对了,"他神秘地眨眨眼,"我有个好消息——厂里决定把那套被占的房子收回来,重新分给真正困难的职工!"
"真的?"李桂花惊喜地问。
"千真万确!张书记亲自督办。"谢明军笑着说,"这下咱们家双喜临门了!"
傍晚时分,谢明强回来了,身边跟着眼睛红红的小梅。两人手拉着手,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色。
"爸,妈,"谢明强声音有些哽咽,"我们明天就去领证!"
小梅也羞涩地点头:"我爸说了,过年就给我们办酒席。"
李桂花一把搂住准儿媳,眼泪止不住地流:"好孩子,好孩子..."
谢保国搓着手在屋里转圈:"得赶紧准备彩礼,缝纫机票、自行车票...对了,还得找木匠打家具..."
看着一家人欢天喜地的样子,谢明懿悄悄退到院子里。夕阳西下,将小小的院落染成金色。她想起陈宇轩,想起他温暖的微笑和眼中的星光...也许,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,一切困难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。
腊月二十八,谢明强和小梅领了结婚证。同一天,谢明军也拿到了新房钥匙。谢家双喜临门,李桂花特意做了八个菜庆祝,还把珍藏多年的老酒拿了出来。
饭桌上,谢保国举起酒杯,声音有些哽咽:"今年是咱家最幸福的一年。两个儿子都成家了,明懿也有了好工作...来,干杯!"
"干杯!"全家人齐声响应,连一向不喝酒的小梅都抿了一小口,辣得首吐舌头。
谢明懿看着这温馨的一幕,心中满是感动。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人们的生活虽然清苦,但亲情和爱情却显得格外珍贵。只要有家人的支持与理解,再难的日子,也能过出滋味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