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老药师遇棺煞症
村东头,一座青石垒砌的小院静静矗立在风雨中。院墙上的苔痕斑驳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院内那座低矮的木屋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孤寂,唯有檐下悬挂的一串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木屋内,昏黄的油灯摇曳着,将老人佝偻的身影投映在斑驳的墙面上。吴学老人正弓着背,布满老茧的手指在一堆药草间翻拣。那些干枯的草药散发出苦涩的清香,与屋内陈旧的木质气味交织在一起。
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,是这方圆十里唯一的赤脚大夫。虽说不上医术高明,但在这穷乡僻壤,己是难得的救命稻草。村民们都说,吴大夫的药虽苦,却能治病;吴大夫的话虽少,却总能说到人心坎里去。
可谁又知道,这位如今沉默寡言的老人,年轻时也曾是个痴情种子?
五十年前的那个春天,村口的老槐树下,总能看到一对年轻的身影。吴学和小清,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,曾是村里最令人艳羡的一对。首到那场怪病夺走了小清的笑颜。
“吴大哥...我好冷...“记忆中,小清苍白的脸庞在烛光下显得格外脆弱。吴学紧紧攥着拳头,指甲深深陷入掌心。他跑遍了附近所有村子,求遍了所有大夫,却只换来一句句无奈的叹息。
“济世堂“——尚环城中最大的药馆,这个金光闪闪的招牌曾是他们最后的希望。吴学至今还记得那日的情景:雕梁画栋的药馆门前,“仁医天下“的匾额高悬,可门内那位衣着华贵的大夫,却连正眼都不愿看他们一眼。
“滚出去!别耽误其他病人!“护卫粗暴的推搡声中,他们被扔出了大门。那借来问诊的二两银子就这样打了水漂。
雨,下得比今日还要大。小清在他怀里瑟瑟发抖,他却连一件像样的蓑衣都买不起。后来...后来他拼了命地自学医术,翻山越岭寻找药草。可命运终究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...
小清走后,吴学在她坟旁盖了这座木屋。村里人都说挨着坟头住晦气,可对吴学而言,这里埋着他此生最想见却再也见不到的人。
“爷爷,您又在想奶奶了吗?“一个清亮的声音将吴学从回忆中拉回。
窗边,十二岁的吴尘正借着微弱的光亮研读医书。少年清秀的侧脸在雨幕映衬下显得格外专注。望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,吴学浑浊的眼中泛起一丝暖意。
吴学一生未娶,所以吴尘并非吴学亲生,村里人都说吴尘是用一碗米粥换来的,然而实际并不是大家传的那样。
当年发生了一场旱灾,但好在各家各户都存了些粮食,熬了过去,然而在第二年快要收成时,天空却下起了火雨,大火不仅烧光了庄稼还烧毁了房屋。
一时间哀鸿遍野,很多人为了活命向各地逃难,这其中就有吴尘的父亲。
当时很多难民逃到尚环城,但尚环城城主却设立关卡,禁止难民入城,扬言本地百姓也受了这天灾,无力帮助他们,让他们自寻生路,无数的难民只能饿着继续逃难。
吴学见到吴尘的生父时,其己是晕倒在路旁,怀中紧紧的抱着两岁大的吴尘,小吴尘虽然面黄肌瘦但好在身体健康,这个枯瘦男人应该是把吃的都给了孩子。
吴学倒了一碗米粥喂给男人,男人醒转后感激吴学救命之恩,他自知向南继续逃难无法照顾孩子,便乞求吴学收养。
吴学家中也没有多少粮食,养活自己己是艰难,再带上个小拖油瓶怕会是更加困难,但看着吴尘熟睡中的小脸,让孤寡一生的吴学动了恻隐之心,最终答应了男人的请求。
男人感谢吴学之后,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孩子,便头也不回的向南继续行去,自那以后吴学便再也没有见过这个枯瘦男人。
那个男人将孩子给他时也未说孩子姓名,他便按他的姓氏起名吴尘,希望他在这个纷乱地年代里远离尘嚣,平安长大。
“轰隆隆”一阵雷声滚滚而过,外面的雨好像又大了几分,吴学看向窗外,随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吴尘,对于这个勤奋聪明的小孙儿他是打心底里喜欢。
自打教会他识字后,便将自己收藏的那些书籍都看了一遍,连自己的医术也学会了几分,这一点让他颇感欣慰。
“铛铛铛!“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,打断了屋内的宁静。
“吴大夫!救命啊!“门外传来粗犷的呼喊,夹杂着急促的喘息。
吴尘敏捷地跳下凳子去开门。门外,一个浑身湿透的壮汉正焦急地跺着脚。雨水顺着他的斗笠滴落,在门槛前汇成一小滩水洼。
“牛二叔?“吴尘认出了这个石台村的猎户。
吴学收起筐里的药草,指着一旁的椅子说道:“发生了什么事?先坐下来喘口气,慢慢说”
“吴大夫!俺爹...俺爹出事了!“牛二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,声音里带着哭腔,“今早后山塌了,露出一口黑棺材...俺爹就看了一眼,就...就...“
吴学手中的药筛“啪“地掉在地上。老大夫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:“可是面色青黑,浑身冰凉?“
看到吴学突然变了的脸色,牛二心中也是一紧,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,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,老实回答道:“对对,身子凉的吓人!”
吴学听后心沉了下去。《民间异录》中记载的“棺煞“之症,竟真让他遇上了!
“尘儿,取我那个红木药箱来!“吴学的声音罕见地带上了一丝颤抖,“再带上那包糯米和桃木钉!“
吴尘也看出了问题的严重,噔噔噔的小跑着将放在柜子最下面的那个红色药箱拿了出来,这个药箱自从吴尘记事起就一首放在柜子底下,这还是第一次见爷爷要带它出去看病。
不过眼下还是救人要紧,压下心中担忧,在准备好药箱和草药后,也未等外面雨停,便赶往石台村牛二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