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:靠医术和厨艺在古代躺赢

第10章 做买卖:木薯糖水不能卖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:靠医术和厨艺在古代躺赢
作者:
风瑟233
本章字数:
4680
更新时间:
2025-07-08

杨柳将晒好的金银花和药材装好,打算去明天去县城药铺换点银子。

这段时间,她总共收集了两斤多金银花,品相顶好的那种,己经开花那些她晒干了放家里喝。

在山上的时候,她还顺带采了些艾草等其他药材,不多,估摸着卖不了几个钱,先拿去试试,药铺不收放家里自己用也行。

中午,当看到杨月儿将水晶饺子端上桌的时候,杨柳都惊了,杨月儿是有点美食天赋在身上的,她记的那些配方都是各种美食视频杂糅一起的,比例都不一定对,结果还真让杨月儿给弄出来了。

刘氏见到晶莹剔透的水晶饺子有点不敢相信,“这真是吃的?也太好看了吧”刘氏感叹道:“都舍不得吃了,太精致了,透亮得都能看见里面的馅料了。”

杨柳给每人夹了一个“吃吧,看看木薯做的饺子皮味道怎么样?”

她自己夹起一个,轻轻咬了一口,饺子皮带着韧劲,又不失软糯的口感,咬开皮,里面韭菜和着鸡蛋的咸香一下子溢满口腔,还带着一点韭菜的清香,让人回味无穷,这也太香了,是她来到这里吃过最好吃的美食了。

杨柳忍不住给杨月儿竖起大拇指,这要搁现代不是厨神也能混个美食博主当当。

刘氏吃得首点头“好吃。”

杨荣更是边吃边蹦:“好好吃,好好吃,大姐你太厉害了。”

杨月儿被夸得有些害羞:“我就说按照妹妹方子做的,是妹妹给的方子厉害。”

杨柳咽下口里的饺子:“我的配方都记不全,是大姐你自己琢磨出来的,简首太牛了。”说着又对杨月儿竖起大拇指。

这一餐吃得大家心满意足,回味无穷。饭后,一家人一起商量做买卖的事情,他们打算明天就去县城试试,家里己经没有钱了,之前杨柳拿回来的钱都用完了,早点有个进项心里也安心。

“咱们做买卖,拿哪几样去卖”杨月儿问道。

“木薯糖水是不能卖的,外一给认出来是臭薯做的,会惹麻烦。”刘氏说道。

杨柳点头认同,不过只卖芋圆有点单一,的多加点料,买的人才会多。

于是杨柳说道:“咱们的芋圆没有糖提味,只有芋圆有些单调,我们得加点红薯在里面,这样带点甜味更好吃,别人买也觉得更划算。”

“对对对。”杨月儿也赞成:“这样好,又带甜味,又能增加口感。”

随后她又说:“我觉得我们可以再卖一点绿豆水,绿豆解暑消渴,也算一个品类,只卖芋圆和水晶饺子品类太少了。”

“对,有芋圆红薯,有绿豆水,还有水晶饺子,有咸味有甜味,刚好。”杨柳觉得这个想法很好:“到时候咱们卖芋圆的时候,还能加点绿豆当添头。”

“那我们价格怎么定呢?”刘氏问道。大家都不由得望向杨柳,都没有做过买卖,没有经验,但杨柳点子多,看她如何打算的。

杨柳想了想,芋圆这种东西就是吃个新鲜,也不顶饿,花钱买芋圆的人基本都是小康家庭,定价稍微可以高一点。

而水晶饺子,她打算针对普通家庭,定价会低一些。

于是她道:“芋圆的成本低,但胜在是新鲜吃食,就定三文钱一碗,五文钱两碗。水晶饺子的话一文钱两个,两文钱五个怎么样?”

“芋圆会不会有点贵了。”刘氏担心定价太高卖不出去,这东西不顶饿,谁家花三文钱买这个吃。

杨柳摇头:“不贵的,这可是新鲜吃食,他们都没有吃过的东西,能买芋圆吃的人家,肯定不会是穷人家,到时候我们多装芋圆,少装红薯,既能减少我们的成本,又让顾客觉得值。”

他家芋圆都是木薯做的,成本低,利润高,但是顾客不知道,以为芋圆更贵呢,多装芋圆,也满足顾客爱占小便宜的心态。。

杨月儿也觉得合适:“水晶饺子就鸡蛋比较贵,我们少放一些鸡蛋,多放韭菜,我包大个一点,这样也能节约成本。”

杨柳也赞同:“大姐说得对,咱们木薯不要钱,就多放木薯制作的东西。”

至于绿豆水,就按这个时代的价格,一文钱两大碗,里面加一些金银花进去,主要针对县城里做苦力的工人,喝了解暑气。

要是顾客芋圆买的多,还能送给顾客当个添头。

大家说干就干,刘氏去隔壁借鸡蛋,杨月儿去后面地里割韭菜,杨柳去准备明日进城需要的东西。

杨荣则被安排去割了半斤肥肉,杨月儿说木薯粉放一点猪油更软糯,油渣放饺子馅里,更香。

刘氏回来的时候,不仅拿回来十个鸡蛋,还带着一个小罐子。

她笑着叫众人来看:“你们看这是什么?”

杨柳见是一个赤色的陶罐,有一丝香甜的味道:“蜂蜜!”

刘氏含笑点头:“隔壁王大娘给的蜂蜜!”

“哪来的?”杨柳好奇。

刘氏笑着说:“咱家中午不是给他们送去芋圆水尝尝吗,他们知道咱家没糖,芋圆水味不够,下午的时候,他家老二进山专门给找的蜂蜜,你看看,半罐子呢!”

“真甜!”杨荣用手沾了一点送进嘴里,眼睛亮晶晶说。

刘氏拍了他背一下:“你洗手没有啊,别给蜂蜜弄脏了,要卖钱的。”说着就抱紧罐子进屋放好。

杨荣做了个鬼脸跑开了。

杨柳看着那半罐子蜂蜜想着,王大娘可真是及时雨。她不是没想过上山采蜂蜜,但是他家都是女的,唯一的男丁还只有五岁,没人敢去捣蜂窝,只能作罢。

还好有王大娘他们。

“那蜂蜜咱们怎么给王大娘算钱啊?”杨月儿问,蜂蜜可值钱了,这半罐蜂蜜值不少钱呢。

“我刚刚也说给银子,王大娘不肯,说是就当是给我们做买卖的贺礼了,还说他家孩子上山打猎采蜜的技术,都是咱家娃他爹教的,不然他也不敢上山采蜜,要给银子就是看不起他们。”刘氏叹口气,又想起丈夫了。

杨柳:“那就我们自己记着,到时候咱家有了新鲜吃食都给他家多送一份。”

隔壁的小儿子狗蛋跟杨荣一样,旱灾那年,也是靠着杨民的粮食才活下来的,两家互帮互助好多年了,关系比真正的亲戚都好。

特别是狗蛋和杨荣,几乎是两家共同养的,两孩子在哪家耍就在哪家吃饭,最近,杨家吃得好,狗蛋天天过来吃饭,王大娘都喊不回去。

不得不说有个好邻居是真省事,他们家这段时间动静大,但是隔壁是一次都没问过,还帮着带东西,别人问他们,赵伯和王大娘也帮着掩饰过去了,没有说杨家要做买卖的事情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