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当兵父亲

第十八章 贝壳长歌

加入书架
书名:
我的当兵父亲
作者:
大鑫D
本章字数:
3808
更新时间:
2025-05-19

时光在贝壳风铃的叮咚声中缓缓流淌,转眼到了1947年初春。秦皇岛的沙滩上,早开的海蓬菜顶着嫩黄小花,在料峭的海风中轻轻摇曳。贝壳灯塔经过一冬的风吹浪打,表面多了层岁月的包浆,林薇的银哨子依然稳稳地立在塔顶,每当有海鸥掠过,便会发出空灵的声响。

这天清晨,建国正在教孩子们辨认不同贝壳的种类,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喧闹。他抬头望去,只见几辆美式吉普车沿着海岸线疾驰而来,扬起漫天沙尘。小李子警惕地握紧鱼叉,贝壳哨子在他手腕上微微颤动:“是南京来的人?”

车门打开,下来的却是几个穿着中山装的学者,为首的白发老者捧着一卷泛黄的地图,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激动的光芒:“这里就是当年日军毒气弹掩埋地?太好了!我们终于找到了!”原来,他们是中央研究院的考古队,专程来寻找侵华日军遗留的罪证。

苏月从医疗帐篷里走出来,手里还拿着给伤员换药的器具。她看着学者们小心翼翼地在沙滩上勘探,突然想起黑鲨湾深处那些浸泡在海水中的毒气弹残骸,轻声说道:“这些证据,能让更多人知道那段历史。”

就在这时,小禾蹦蹦跳跳地跑过来,左眼的纱布己经完全拆掉,虽然视力还有些模糊,但丝毫不影响她的雀跃。她手里攥着枚扇形贝壳,上面用彩色粉笔歪歪扭扭地画着一架飞机:“建国哥,我梦见云雀阿姨了,她说她在天上看到我们的贝壳灯塔,可高兴了!”

建国蹲下身子,轻轻摸了摸小禾的头。他忽然注意到考古队中一个年轻队员,那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往贝壳灯塔这边张望。当目光交汇时,年轻人红着脸走过来,从包里掏出个油纸包:“请问,这里是当年审判木村信雄的证人居住的地方吗?我...我是林薇烈士的弟弟。”

众人瞬间安静下来。建国接过油纸包,里面是半块己经有些干裂的桂花糕,还有一张林薇穿着学生装的照片。照片背面,娟秀的字迹写着:“给最疼爱的小弟,等胜利了,姐姐带你去看大海。”

林薇的弟弟哽咽着说:“姐姐牺牲后,家里收到她最后的信,说在武汉认识了一群勇敢的人。这些年,我一首在寻找姐姐的战友,想替她谢谢你们...”他的话还没说完,小李子突然冲过去,紧紧抱住这个素未谋面的哥哥:“我们也想她,每天都在想!”

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营地。孩子们自发地围拢过来,将自己珍藏的贝壳放在林薇弟弟面前。小禾把那枚画着飞机的贝壳轻轻放在他手心:“这是云雀阿姨的飞机,现在变成星星,每天晚上都在守护我们。”

考古队的工作持续了半个多月。他们在黑鲨湾附近发现了大量日军遗留的文件和武器残骸,其中一份标注着“特别移送”的档案,详细记录了木村信雄当年运送毒气弹的路线。这些铁证,让那段尘封的历史再次浮出水面。

与此同时,秦皇岛的难民营也发生了新的变化。在各界的援助下,临时帐篷逐渐被砖瓦房取代,营地旁边还建起了一所小学。学校的墙壁上,孩子们用贝壳拼出各种图案:展翅的和平鸽、航行的轮船、还有那座永远矗立在他们心中的贝壳灯塔。

一天傍晚,林薇的弟弟找到建国,手里拿着个精致的木盒:“这是姐姐留下的怀表,我想把它放在贝壳灯塔里,让她继续守护这里。”怀表打开,里面除了摆动的指针,还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,上面写着:“若我回不来,就把我的故事,讲给更多人听。”

当晚,众人将怀表小心翼翼地嵌进贝壳灯塔的基座。苏月点亮一盏盏贝壳灯,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。林薇的弟弟站在灯塔下,轻声唱起了《长城谣》,孩子们清脆的童声渐渐加入,歌声顺着海风,飘向深邃的夜空。

春去夏来,贝壳灯塔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。有当年的抗战老兵,他们拄着拐杖,在灯塔前久久伫立;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,认真聆听着那段用贝壳书写的历史;还有外国友人,他们将这里的故事带回自己的国家,让更多人知道和平的珍贵。

小李子成了最受欢迎的“讲解员”。他总会拿出那枚刻着“胜”字的贝壳,指着灯塔顶端的银哨子说:“你们听,这声音里藏着无数人的心愿,有胜利的欢呼,有对和平的渴望,还有对未来的期待。”

一天,小禾在整理贝壳时,发现了一枚从未见过的夜光贝。到了晚上,贝壳发出幽蓝的光芒,仿佛将整片星空都装进了小小的壳体。孩子们兴奋地围着贝壳讨论,最后决定把它放在灯塔最显眼的位置。

“这样,云雀阿姨在天上就能看得更清楚了!”小禾仰着小脸,眼中闪烁着比贝壳更明亮的光芒。建国站在一旁,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,忽然明白,他们守护的不只是一座贝壳灯塔,更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记忆,和对和平永恒的向往。

夜深了,海风依旧轻柔地吹拂着贝壳灯塔。银哨声、海浪声、还有远处传来的读书声,交织成一首永不落幕的长歌。那些曾经被战火灼伤的土地,如今己开满希望的花朵,而贝壳里的故事,也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讲述,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。

(第十八章完)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