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语之途

第181章 第二言试 · 声之桥

加入书架
书名:
沉语之途
作者:
番茶可乐
本章字数:
6836
更新时间:
2025-07-08

术频轨道向前延伸,像是一条刚刚被写出来的句子,还没找到标点。

诺尔沿着它走着,护核在胸口微微发光,一步一震,回响轻而均匀,像是在为她铺路,又像在确认她仍愿继续说下去。

她不知道走了多久。

前方的空间开始变亮——不像上一间那样是被雾光包围,而是如同走进了一个巨大的、正在“对话”的剧场。

整个术频空间是圆形的,西周的墙面由交错流动的声音构成,那些声音并不是语言,而是“语言被说出来的样子”:

音调、语气、句式,甚至有些根本没有意义的片段,也在墙面上浮动、回绕、交缠。

中心位置,是一座浮桥。

桥并不长,却连接着两个“声音之岛”——一边是低声重复的自语,另一边是喧哗的模仿语调。

她走到浮桥前,脚下出现文字提示:

《第二试·声之桥》

命题:若语言是桥,你选择谁的声音为梁?

诺尔读了一遍,皱起眉。

“这题目……好绕。”

她看向两边。

左边,是一道似乎没什么特点的细语回音,像是有人在自言自语地练习说话、慢吞吞地说着不连贯的词句。声音不大、不稳,也不怎么动听,但有股说不出的“像她”。

右边,则是整齐响亮的模仿语调:她听见西娅喊“快点”,听见艾尔温说“别怕”,甚至听见乔尼用他那带点讥讽的语调说“再试一次”。

那些声音她都记得,也都熟悉。

但它们太快了、太整齐了,好像……她只要开口,就可以立刻说得像他们那样。

她退了一步。

声音之岛上的波纹轻轻跳动,一道更大的术频涟漪向她涌来,诱导出一串系统建议:

建议语言模式 · 快速构句模板

推荐:模仿型表达 → 可接通术频回应权限

“就是说,用别人说过的句子,会更快得到回应?”

她小声念着,护核在胸前沉了一下,像是在给出某种警告。

她咬了咬嘴唇。

“可是……我想说的,不是你们说的那些。”

她看向那座浮桥。

“这道题……是不是在等我选‘我说’还是‘他们说’?”

术频光点轻轻飘落在她面前,浮现出一句话:

“你可以用别人的语言,走得更快。”

“但你走到的,就不是你想说的地方。”

诺尔站在桥头,小声说:

“……那我就慢慢走。”

她迈出脚步,踏上那座不稳的“声之桥”。

试炼,再度开启。

“再往前一句。”

“试试那句你常听的。”

“跟着说,就能过去。”

声音,在她耳边一层层叠加。

它们不是攻击,更像是劝导。那些语调——温和、坚定、甚至带着熟悉感——让人忍不住想点头,想顺从。

诺尔站在桥上,脚下术频光纹缓缓震荡,她感觉自己像正站在一本正在被默读的书中,每个词语、每个句子都在等她照本宣读。

“你可以说:我不怕。”

“你可以说:我会努力。”

“你可以说:我知道我要去哪。”

她试了一下。

“我不怕。”

声音落下,桥面一段立即亮起,术频波动变稳,她往前走了一步。

“我会努力。”

又是一段稳固,像被系统判定为“有效语言”。

她试着加快了一点步伐,模仿语句越来越顺手。

“我不会失败。”

“我己经准备好了。”

“我能完成我的使命。”

桥下的声音轻轻响起:

“语言接通率:78%”

她却突然停住了。

这声音太熟练了,甚至……不像她自己在说话。

她低头,看着桥下的光影水面,倒影中的自己嘴唇还在动,但那眼神,那语气,那节奏,全都像是在“背台词”。

“我……”

她张嘴,忽然不知道该接什么。

那些句子不是错的,但她说的时候,不像自己。

“你们刚才让我说我是谁。”

她小声念道,“现在却要我变得像别人……这样也可以?”

她咬了咬嘴唇,心跳忽然加快。

术频涟漪再次震动,她脚下的那一段桥面忽然出现断层,仿佛感知到了她的“犹疑”,认定她语言结构不稳,自动撤回支撑。

她差点踩空,向后一晃。

“我、我不是不想说!”她连忙喊,“只是这些……不是我说的!”

周围术频再次变化,那些之前帮她“接通”的句子,像纸牌一样被撤回,桥面亮起一条系统提示:

「语源模糊 · 语言回收」

“那是……我借来的词?”她怔住了。

“所以走得快也没用吗?”

护核在胸前震动了一下,像是在用力提醒她:你可以借,但不能靠。

她重新站稳,紧紧握住护核,深吸一口气。

“那我……慢慢说。”

“这次,我说我想说的。”

她试着重新开口,语气不再模仿西娅或艾尔温,也不再套用她在术团或布丁那儿学来的句子。

她一字一顿地说:

“我想……去一个我自己能说话的地方。”

脚下桥面恢复稳定,一小段术频被重新点亮。

她又说:

“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头,但我会往前。”

“我不想变成别人那样讲话。那样的我……好像连自己都听不懂。”

桥面开始主动伸展开来,语频提示轻轻浮现:

“构句归源 · 结构稳定”

她松了口气,小声自言自语:“虽然比别人的慢一点……但这个就是我。”

语桥在脚下逐渐展开通道,声音回响也变得柔和起来。

她继续向前。

这一次,没有人告诉她该说什么。

但她说下去的每一句,桥都为她亮起一道脚步。

她一步步走着。

每走一步,脚下的桥便亮起一道新纹,那些术频脉络不再是标准的几何线,而是像被手写出的句子,每一个字都微微歪着、扭着,甚至有些断笔,但却清晰地标示着:

这不是抄来的。

她说得并不快,有时候还要停下来想一想,像是在用力组织每一个字该怎么排队。但语调是真实的,发音有点发紧,语尾略高,带着一点点不确定,却正是一个十二岁女孩在努力表达时该有的样子。

“我……我不是不想和别人说话。”

“只是有时候,我不知道自己说的话,会不会让人不想听。”

“可我还是想说。”

“说‘我在这儿’、‘我听着呢’、‘你要不要过来?’”

桥面在她脚下渐次展开,首到最后一段——她望向那条通往前方出口的终点。

她轻声说:

“如果声音能变成一座桥,那我就用我的这条,把别人请过来。”

她抬起头,眼中泛起一点光。

“哪怕这桥小、歪、旧、慢。”

“但它是我自己架的。”

术频浮桥全线亮起,连接到前方出口,一道白色光环浮现,将她包裹其中。

整个空间像一页厚重书页缓缓合上,术频光流聚拢,在她身后形成了一段简短文字:

《第二试 · 己通过》

回应之语:构连成立 · 语言结构授权(低阶)确认

她没完全懂那些术频术语,但看见“通过”两个字时,还是露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笑容。

“嘿,我说完了。”

她拍拍胸口,护核发出柔和的光圈回应。

与此同时,术频在她面前展开一块半透明的光板,记录下她方才那段话中,被系统识别为“可传播语言结构”的片段:

【连接语·试构稿】

“我在这儿。你要不要过来?”

她歪了歪头,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:

“好像……还是说得太短了。”

她往前走,走进那道术频光门,像翻进一页新开的章节。

这次,她没再犹豫。

因为她知道,这桥,是她说出来的。

她站在桥的末端,迟疑了一下,转过身望了一眼身后的浮桥。

整座术频构造己完全稳定下来,光路宛如静水之上的长句,句首是她刚才说出的那句“我在这儿”,句尾没有标点,却分明有种未完待续的余韵。

她低声问护核:“……你觉得我刚才讲得还可以吗?”

护核没有说话,只是在她胸前轻轻亮了一圈,不高、不猛,但非常稳定,像是以自己的频率给她打了个节拍。

“那我下次,再多想两秒再说。”

她又摸了摸护核,像在安抚谁,又像在感谢它帮自己记住了这段不算漂亮但足够真诚的片段。

术频光门仍在等她。

她转过身,朝光门走去。她的步伐明显比刚才稳了些,不再急,也不再总是停顿去回望。

脚步声被术频墙壁温和地吸收,每一个字节都被悄悄收录进光面中,像是试炼之地在为她记录旅途的每一声言语。

而在她走入光门之前,术频浮桥最后亮起一条新的识别文:

词根归属:自造构段 · 接纳级别:有限激活

阶段性结论:术主“Seura”语言成长路径稳定 · 待扩展

“Seura”。

这个名字第一次,在她自己的语言之后,被空间主动调用。

她怔了一下,抬头看着那行字。

然后露出一点点不好意思的笑意,像是突然被谁喊了全名的小孩。

她小声说:“那、那就是我了吧。”

“有点害羞。”

光门缓缓打开,没有催促,也没有评判,只是一页纸被翻到了下一章——不再需要她证明上一句说得对不对,而是在等她继续往下说。

她向前迈出一步。

桥在她身后消散,成为术频深处的一段沉静回音,既不被褒奖,也不会被删去。

因为它说了——她想说的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