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宇轩坐在办公桌前,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,手中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,正在誊写一份古籍修复方案。
"陈主任,馆长找你!"隔壁办公室的小王探头进来,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。
陈宇轩放下钢笔,擦了擦手心的汗:"什么事这么急?"
"好事儿!"小王挤挤眼睛,"听说跟京市有关。"
陈宇轩的心跳突然加快了几分。他快步走向馆长办公室,路上不小心撞翻了走廊上的热水瓶,"砰"的一声响引得几个同事都抬头张望。
郑馆长正戴着老花镜看文件,见他进来,摘下眼镜露出笑容:"宇轩啊,坐。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。"
陈宇轩在藤椅上坐下,椅子发出吱呀的声响。
"部里刚来通知,"郑馆长从抽屉里取出一份红头文件,"下个月在京市举办'全国古籍修复与保护'交流活动,每个省派三名代表参加。省文化厅点名要你带队。"
陈宇轩接过文件,手指微微发抖......
"这...这真是..."他一时语塞,喉结上下滚动。
"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性专业交流,意义重大啊。"郑馆长拍拍他的肩膀,"你这些年潜心研究古籍修复,发表的那些文章连北京专家都称赞。这次去好好表现,说不定能调到省里工作。"
陈宇轩深吸一口气,脑海中闪过谢明懿和两个孩子的身影:"什么时候出发?要去多久?"
"七月十五号的火车,会期五天,加上来回路上时间,大概十天左右。"郑馆长递给他一张介绍信,"这是省文化厅开的介绍信,你拿着去买火车票,可以报销。"
回家的路上,陈宇轩的自行车蹬得格外轻快。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路边槐树的花香一阵阵袭来。经过供销社时,他特意下车,用这个月的糖票买了一包大白兔奶糖——孝安和思琦最爱吃的。
谢明懿正坐在缝纫机前,给孝安的裤子缝补白天玩耍时磨破的膝盖。思琦坐在她脚边的凉席上,咿咿呀呀地摆弄着几个木制的小动物。见丈夫回来得比平时早:"今天怎么这么早?"
陈宇轩把自行车靠在墙边,从车篮里取出那包奶糖:"有好消息。"他俯身亲了亲思琦的脸颊,小姑娘咯咯笑着抓他的头发。
"你看这个。"陈宇轩把介绍信递给她,手指微微发颤,"文化部发的邀请函,下个月在京市举办'全国古籍修复与保护'交流活动,点名要我带队参加。"
谢明懿接过介绍信,红头文件上的国徽在灯光下闪闪发亮。她小心地展开信纸,一股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。"这可是大事啊!"她的眼睛亮了起来,"要去多久?"
"七月十五号出发,会期五天,加上来回路上时间,大概十天左右。"陈宇轩蹲下身逗了逗思琦,小姑娘立刻丢下玩具,张开小手要爸爸抱。
陈宇轩抱着思琦在屋里踱步,小姑娘抓着他的头发玩得不亦乐乎:"馆长说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性的专业交流,规格很高。如果能得到专家认可,说不定能调到市里。"
缝纫机的哒哒声停了。谢明懿咬断线头,把补好的裤子叠好放在一旁:"京市啊...我还没去过呢。"她的声音里带着向往,"老是听说天安门多雄伟,长城多壮观..."
陈宇轩看了妻子一眼,发现她眼中满是向往。他心头一动:"要不...你跟我一起去?"
谢明懿猛地抬头,手中的针线盒差点打翻:"我?一起去京市?"她的声音因惊讶而提高了八度,思琦被吓了一跳,转头看向妈妈。
"对,刚好暑假,你学校也放假了。"陈宇轩走近几步,"你不是一首说想去首都看看吗?"
谢明懿的眼睛亮了起来,随即又暗下去:"那孩子们怎么办?思琦才一岁多,火车上人那么多..."
"可以把他们送到你妈那住几天。"陈宇轩提议道,"孝安放暑假了,思琦也断奶了,应该没问题。"
谢明懿咬着下唇,目光在孩子的脸上来回游移。孝安己经七岁,确实可以暂时离开父母,但思琦才两岁...
"妈妈!"仿佛感应到母亲的心思,思琦突然张开小手朝谢明懿扑来。谢明懿连忙接住女儿,小姑娘把脸埋在她颈窝里,奶声奶气地又叫了一声:"妈妈..."
这一声叫得谢明懿心都化了。她搂紧女儿,抬头对丈夫说:"要不...你去吧,等孩子们大点再去。"
"明懿,"他坐到妻子身边,握住她的手,"咱们结婚八年,你为了这个家付出太多了。这次机会难得,我想带你一起去看看首都。"
谢明懿的眼圈红了:"可是..."
"妈妈!"孝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,紧接着是书包被扔在地上的声音,"我回来了!"
这个话题暂时被打断。晚饭时,孝安听说爸爸要去京市,兴奋得饭都顾不上吃:"爸爸,京市是不是有天安门?有人民英雄纪念碑?"
"对,还有故宫、长城..."陈宇轩给儿子夹了一块红烧肉,"你想不想去看看?"
"想!"孝安的眼睛亮得像星星,"我们班王小军的爸爸去年去过京市,带回来好多明信片!"
陈宇轩摸了摸儿子的头,"你和妹妹还太小了,坐火车不安全,爸爸答应你,等你们再大点就带你们一起去京市,好不好?"
"拉钩。"孝安朝爸爸伸出小拇指。
夜深人静,孩子们都睡熟后,谢明懿坐在床边整理衣物。
"明天我去问问馆长,看能不能多申请一个家属名额。如果可以,就按原计划把孩子送岳母那。"陈宇轩洗完澡进来,对着谢明懿坚定地说,"你应该出去看看,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"
第二天一早,谢明懿送走丈夫后,决定回娘家跟母亲商量。她背着布袋抱起思琦,牵着孝安的手,往公交站走去。
六月的阳光己经有些灼人,谢明懿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。孝安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,不时回头催促:"妈妈,快点!"
平安里胡同比他们大杂院那儿热闹多了。远远就看见几个老太太坐在胡同口的槐树下乘凉。孝安眼尖,大声喊道:"外婆!我们来啦!"
李桂花正和邻居们唠家常,听见外孙的声音,立刻站起身:"哎哟,我的乖孙来啦!"她快步迎上来,一把抱起孝安,在他脸上亲了两下。
"妈,给你带了些东西。"谢明懿把布袋递给母亲,"这个月的白糖,还有几个苹果。"
"来就来,带什么东西。"李桂花嘴上这么说,脸上却笑开了花,"走,进屋说。"
"坐,我去倒点水。"李桂花把孝安放在椅子上,"孝安想喝汽水不?外婆昨天刚买的。"
"想!"孝安眼睛一亮。
谢明懿连忙说:"妈,别惯着他,大早上喝什么汽水。"
"偶尔一次没事。"李桂花从五斗柜里拿出一瓶橘子汽水,用起子"砰"的一声打开,"来,慢点喝。"
孝安接过汽水,小口小口地啜饮,生怕喝太快就没了。谢明懿看着儿子满足的样子,无奈地摇摇头。
"妈,有件事想跟您商量。"谢明懿接过母亲递来的茶水,斟酌着开口,"宇轩下个月要去京市参加一个文化交流活动,想让我一起去。"
李桂花眼睛一亮:"这是好事啊!京市多好啊,天安门、故宫..."
"可是孩子们怎么办?"谢明懿忧心忡忡地说,"宇轩说可以送到您这来住几天..."
李桂花拍拍女儿的手:"这有什么好犹豫的?孩子交给我,你们放心去!思琦虽然小,但我带大的孩子还少吗?"
谢明懿咬着嘴唇:"可是..."
"明懿啊,"李桂花叹了口气,"妈知道你心疼孩子。但你不能一辈子围着灶台和孩子转啊。现在政策好了,你们年轻人该出去见见世面。"
"妈,您说...我该去吗?"谢明懿轻声问。
李桂花握住女儿的手:"去!必须去!孩子们交给我,你们两口子好好玩。回来给我带张天安门的照片就行。"
"谢谢妈。"谢明懿抬起头,眼神坚定,"我跟宇轩去京市。孩子们就麻烦您了。"
李桂花欣慰地笑了:"这就对了。年轻人就该多出去走走,见见世面。"
"外婆,我会帮您照顾妹妹的。"孝安挺起小胸脯,一副小大人的样子。
"真乖!"李桂花亲了亲外孙的脸蛋,"到时候外婆给你做炸酱面,带你去公园玩。"
傍晚,陈宇轩下班回家,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:"明懿,馆长同意了!"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