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萌史

第6章 高粱河车神:太宗陛下的逃亡,驴车销量暴涨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宋萌史
作者:
在大学
本章字数:
3096
更新时间:
2025-05-13

公元979年,大宋集团CEO赵光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他要带着员工去辽国搞"跨界并购"。此时的他刚完成灭北汉的小目标,觉得自己简首是"天选之子",完全没注意到手下将领们看他的眼神,就像看着一个刚拿到融资就想颠覆行业的创业新人。

一、热血CEO的"即兴项目"

"同志们!"赵光义在誓师大会上挥着酒杯,"拿下幽州,咱们就开庆功宴!每人发十斤羊肉!"底下士兵面面相觑:老板,我们刚打完仗,盔甲还没脱呢!但CEO的命令如山倒,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开向辽国,活像一群刚吃完火锅就去跑马拉松的选手。

一开始还算顺利,宋军很快包围了幽州城。赵光义觉得胜券在握,甚至开始琢磨"拿下辽国后怎么给员工涨工资"。首到那天夜里,辽军名将耶律休哥带着骑兵杀来,赵光义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——他忘了给部队配备"防偷袭应急预案"。

二、驴车漂移的技术要点

耶律休哥的战术很简单:绕后、包抄、砍CEO。当赵光义看到漫山遍野的辽军旗帜时,酒劲当场吓醒,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:跑!

史书记载,赵光义在乱军中"中流矢,乘驴车南遁"。请注意,这里用的是"驴车",不是战马,更不是马车。为什么?因为战马都被派去前线了,老板只能抢老百姓的驴车逃命。这画面太美:大宋CEO坐在驴车上,屁股上还插着箭,一边喊"驾!驾!"一边看着身边士兵像韭菜一样被辽军收割。

这一战被后世称为"高粱河车神诞生记"。据汴京统计局数据,战后大宋驴车销量同比增长300%,车夫就业率提升20%,连驴饲料都成了抢手货。有段子手写词调侃:"太宗皇帝真神武,驴车漂移赛吕布,若问逃亡哪家强?汴梁城里找赵光。"

三、项目失败后的标准操作

回到汴京后,赵光义做了三件事:

1. 甩锅给下属:召开紧急发布会,宣布"本次行动失败是前线将领指挥失误",把责任推给曹彬、潘美等人。这招叫"临时工背锅法",现代职场屡试不爽。

2. 搞形象工程:下令编纂《太平御览》,每天读三卷,号称"开卷有益"。就像公司业绩下滑,CEO突然宣布"全员每天写1000字学习心得",表面提升企业文化,实则转移矛盾。

3. 隐瞒关键数据:坚决不公布自己中箭的事,对外宣称"只是擦伤"。首到多年后箭伤复发去世,大臣们才知道当年老板差点"交代"在高粱河。

西、职场启示:老板的蜜汁自信有多可怕

赵光义的故事告诉我们:

1. 别拿兴趣当专业:赵匡胤是打仗出身,赵光义却是"业余军事爱好者"。就像某些老板看了两本商业书,就觉得自己能吊打行业老手,结果把公司带进沟里。

2. 永远留条后路:赵光义把所有战马都派去前线,导致自己只能坐驴车逃亡。职场同理,哪怕项目再顺利,也要留点"应急资源",比如备用方案、人脉关系,不然等危机来了,哭都没地方哭。

3. 失败不可怕,怕的是不承认失败:赵光义到死都没承认高粱河之战是自己决策失误,反而怪"辽军不讲武德"。这种"死鸭子嘴硬"的态度,比失败本身更伤士气。

五、历史彩蛋:驴车背后的经济学

你以为驴车只是逃命工具?错了!大宋经济学家发现,驴车产业带动了一系列周边经济:

- 皮具业:驴车需要缰绳、马鞍,汴京皮具作坊订单暴涨;

- 旅游业:民间兴起"太宗逃亡路线一日游",幽州到汴京的驿馆生意火爆;

- 文化产业:杂剧《驴车惊魂》成为瓦舍勾栏爆款,台词"驾!驾!再晚点就来不及了!"成了年度流行语。

所以说,历史有时候就像一场黑色幽默剧。赵光义本想靠北伐证明自己,却意外捧红了驴车产业,成了"带货界鼻祖"。只是苦了那些跟着他冲锋陷阵的士兵,他们没等来十斤羊肉,只等来一句"老板的战略眼光是超前的,这次失败只是暂时的"。

(下章预告:寇准:澶渊之盟的"赌局策划人",差点把皇帝吓哭——当公司濒临破产,我用老板当筹码换了份五年合约)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