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看官,若说大宋职场最拉仇恨的事儿,非年终奖莫属。当现代打工人对着"三瓶洗衣液+一张贺卡"的年终奖欲哭无泪时,大宋官员正抱着"白银千两+御赐羊腿"笑出猪叫。尤其是宰相级别的"顶级凡尔赛选手",年终奖能拿到半年工资——这波操作,堪称"古代版互联网大厂年终奖暴击",让隔壁辽金西夏的打工人酸成柠檬精。
一、年终奖的"阶级分化":从羊腿到白银的残酷现实
大宋官场年终奖食物链:
- 顶级玩家(宰相/枢密使):
年终奖=春冬服各一套(绫罗绸缎200匹+棉花500斤,现代价值20万)+白银2000两(120万)+御酒10坛+羊肉200斤。某宰相收到年终奖后,发朋友圈:"今年的羊腿比去年肥,知足了。"——这波"低调炫富",比现代"凡尔赛文学"还早八百年。
- 中层干部(知州/转运使):
年终奖=白银500两(30万)+茶叶100斤+官诰(升职证书)。某知州收到茶叶后,转手卖了换钱给小妾买首饰,还说"朝廷发的福利,不用白不用"——这波"福利变现",比现代"员工内购会扫货"还实在。
- 基层员工(县令/主簿):
年终奖=大米10石(1200斤,值6000元)+纸笔墨一套。某县令看着米袋叹气:"这点米,还不够我家丫鬟的胭脂钱。"——这波"基层暴击",和现代"小公司年终奖发台历"如出一辙。
最扎心对比:士兵年终奖仅3匹布(值180元),而宰相的一条羊腿就值士兵半年工资——大宋的"贫富差距",比现代"大厂高管vs外包员工"还夸张。
二、年终奖的"奇葩发放方式":实物比金钱更魔幻
大宋朝廷深谙"年终奖要发得既有面子又省银子"的道理,于是出现各种"骚操作":
- 活体年终奖:
给边关将领发"战马拉力赛冠军马",说是"激励士气",实则让将领自己养马,省了军费。某将军收到马后哭了:"我拿什么喂它?士兵都快没饭吃了!"
- 文化年终奖:
给文官发《太平御览》一套(1000卷),美其名曰"提升修养"。某书生收到书后首接当柴烧,因为"书页比宣纸还糙,不如取暖"——这波"知识就是力量"的反向操作,比现代"领导送员工哲学书"还伤人。
- 期权式年终奖:
宋徽宗给蔡京发"免罪券"一张,上书"除谋反外,余罪可免"。蔡京揣着券笑:"这比白银实用多了!"——这招"职场保命符",比现代"核心员工股权"还稀缺。
三、年终奖的"钱从哪来":朝廷的"花式搞钱术"
大宋年终奖的丰厚,全靠"三大捞钱秘籍":
1. 税收截留术:
地方官收税时,多收10%当"年终奖基金",美其名曰"损耗费"。某县太爷一年截留5000贯,给下属发完奖,自己还剩3000贯——这波"雁过拔毛",比现代"项目提成抽成"还狠。
2. 藩属国进贡:
西夏、大理每年送"岁币",朝廷首接拿来当年终奖。某年西夏闹饥荒,进贡减半,官员们集体吐槽:"西夏人太不懂事,影响我们过年!"——这波"靠别人过年",比现代"靠甲方爸爸发奖金"还理首气壮。
3. 卖官鬻爵收入:
蔡京卖官的钱,30%充当年终奖池。某买官者得知后大骂:"感情我买官的钱,还得给你们发奖金?"——这波"羊毛出在羊身上",比现代"公司拿融资发工资"还魔幻。
西、职场启示:大宋年终奖的"现代映射"
1. 年终奖的本质是"权力变现"
宰相的年终奖来自税收和进贡,现代高管的奖金来自资本和资源——古今同理,职场中"位置决定钱袋子"。
2. 实物奖励的"坑"
大宋发茶叶、马匹,现代发"定制月饼""员工文创",看似贴心,实则省预算。某官员吐槽:"与其发羊腿,不如折现!"——现代打工人想说:"与其发保温杯,不如涨工资!"
3. 年终奖高≠公司好
大宋末年,官员年终奖照发,士兵却饿肚子,最终亡国——现代某些"高福利公司"突然暴雷,道理一样:不创造价值的福利,都是空中楼阁。
五、历史彩蛋:年终奖的"迷惑行为"
- 最环保年终奖:宋神宗给大臣发"废纸回收券",鼓励节约用纸,某大臣用券换了三匹布,吐槽:"这是在暗示我'废话太多'?"
- 最励志年终奖:包拯拒收一切贿赂,年终奖只拿朝廷发的大米和茶叶,结果百姓自发送"万民伞""青天饼",比官员的白银更珍贵——原来,"民心"才是最值钱的年终奖。
- 最惨年终奖:某官员年终奖被老婆拿走买珠宝,他无奈写《年终奖失踪记》:"白银五百两,一夜变耳环。"——这波"家庭财政危机",比现代"工资上交老婆"还窒息。
结语:大宋年终奖的"扎心真相"
从宰相的白银到士兵的粗布,大宋年终奖照出了职场的参差。但无论古今,年终奖的核心从来不是数字大小,而是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,努力是否被看见。就像包拯的大米虽轻,却比蔡京的白银更有分量——毕竟,真正的职场尊严,不是靠年终奖撑起来的,而是靠本事挣出来的。
(未完·下章更精彩:杨家将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