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萌史

第39章 【数据党】大宋GDP:富得流油还是"虚假繁荣"?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宋萌史
作者:
在大学
本章字数:
4200
更新时间:
2025-05-13

各位看官,若说大宋最让人迷惑的"皇帝的新衣",非GDP莫属。史书里写着"国库岁入亿贯,富甲天下",汴京城更是"侈糜成风,挥金如土",但翻开真实的经济账本,你会发现这数据里掺的水分,比汴河的泥沙还多——大宋的GDP,本质是"朝廷吹出来的泡沫,百姓流出来的眼泪"。

一、户部的Excel表格:古代版数据造假

大宋户部(相当于财政部)的GDP统计,全靠"三大法宝":

- 嘴炮统计法:州县官员每年上报"预计收入",比如某县预估"今年卖盐能赚10万贯",不管有没有卖到,先算进GDP——这招"预期变实绩",比现代"画饼充饥"的创业公司还狠;

- 重复计算术:汴京某瓷器厂生产瓷器卖5贯,中间商批发卖8贯,零售商卖10贯,户部统计时按"5+8+10=23贯"计算,堪称"古代版GDP重复计税";

- 面子工程注水:宋徽宗修艮岳,耗资百万贯,户部记作"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",实则这些钱都进了蔡京的腰包——这波"领导工程充数据",比现代"形象工程刷GDP"还早八百年。

二、GDP里的水分:农民哭了,地主笑了

数据一:人均GDP的魔幻现实

史载大宋人均GDP约450贯(约27000元人民币),但实际情况是:

- 农民年收入仅30贯(1800元),还要交"青苗钱""免役钱",到手只剩10贯(600元),勉强够买盐;

- 地主靠土地兼并,年收入超万贯(60万),光小妾的胭脂钱就顶农民全年收入——这波"被平均"的操作,比现代"人均收入拖后腿"还扎心。

数据二:制造业的虚假繁荣

史称"大宋瓷器出口全球",实则:

- 景德镇官窑年产瓷器2万件,90%供皇宫和贵族,百姓用的都是"粗陶碗";

- 所谓"海上丝绸之路爆款",大多是"官营垄断企业"生产,工匠每天工作16小时,累死在窑炉旁的不计其数——这哪是"制造业强国"?分明是"打工人地狱"。

三、泡沫经济的真相:钱都去哪儿了?

黑洞一:官僚系统的无底洞

大宋养了4万公务员(相当于现代800万人),宰相年薪3000贯(180万),县令年薪600贯(36万),还不包括"公使钱""添支钱"等灰色收入。反观士兵年薪仅30贯(1.8万),这贫富差距,比现代"互联网大厂高管vs外包员工"还夸张。

黑洞二:奢侈品经济的虚火

汴京富豪流行"斗茶大会",一杯茶用的茶叶值10贯(600元),茶盏必须是景德镇官窑出品;李师师的一件霞帔价值千贯(6万),相当于普通百姓十年收入——这种"富人狂欢,穷人吃土"的经济,和现代"口红效应"下的消费主义如出一辙。

黑洞三:房地产泡沫的破灭

蔡京在汴京有房产1700处,房价炒到"寸土寸金",普通百姓想买套房,得从爷爷辈开始攒钱。后来金兵围城,这些"天价豪宅"成了废墟,炒房客血本无归——这波"大宋版房地产崩盘",比现代"次贷危机"还惨烈。

西、数据造假的底层逻辑:皇帝的KPI焦虑

大宋为啥沉迷GDP造假?核心就俩字:面子。

- 赵匡胤靠"陈桥兵变"上位,急需用"经济繁荣"证明"天命所归";

- 宋徽宗想比肩唐玄宗,于是蔡京投其所好,用"丰亨豫大"的虚假数据制造"盛世幻象";

- 就连南宋小朝廷,都在喊"临安富甲东南",实则半壁江山己丢,GDP全靠"自欺欺人"撑着——这操作,像极了现代"公司快破产,还在吹估值"的创业老板。

五、历史启示:数据好看不等于活得舒服

1. GDP高≠百姓富

大宋GDP全球第一,但农民起义次数也全球第一(年均2.3次),这告诉我们:真正的幸福指数,藏在百姓的米缸里,不是报表的数字里。

2. 泡沫经济迟早会破

蔡京用"交子超发""卖官鬻爵"堆高GDP,最后换来"靖康之变";现代某些国家靠"印钞炒房"制造繁荣,终将迎来"经济寒冬"——历史反复证明:靠造假堆出来的繁华,比纸糊的灯笼还脆弱。

3. 职场数据同理

别被公司"营收破亿""估值百亿"的口号迷惑,看看工资是否准时发、福利是否实在——毕竟,大宋户部的Excel再漂亮,也填不满百姓的肚子。

六、历史彩蛋:GDP统计的"奇葩操作"

- 最秀年终奖:宋徽宗给蔡京发"GDP达标奖",黄金千两+豪宅一座,理由是"爱卿让大宋GDP增长200%"——实际是超发交子带来的虚假繁荣;

- 最坑KPI:某县令为完成"劝农指标",强迫农民种牡丹(观赏性植物),结果粮食绝收,百姓易子而食——这波"农业数据造假",比现代"扶贫数据注水"还惨;

- 最魔幻对比:大宋GDP占全球80%(吹的),但面对金兵时,国库连军费都凑不齐——原来,数据不能当饭吃,更不能当刀使。

结语:大宋GDP的警示:莫在数据里醉生梦死

从汴京城的"虚假繁荣"到临安府的"自欺欺人",大宋用三百年兴衰证明:经济的本质是"人间烟火",不是"纸上富贵"。职场中也是如此:别被公司的"宏大愿景"迷了眼,多看看"钱是否到位、事是否靠谱、人是否真诚"——毕竟,能让你吃饱饭的,从来不是PPT上的数字,而是口袋里的真金白银。

(下章预告:【外卖简史】汴京城:古代"饿了么",送餐靠"外卖小哥"——古代版"吃货的自我修养")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