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看官,若说大宋职场最刺激的"财富密码",不是搞发明、不是卖瓷器,而是"科举卖官"。当别的朝代还在喊"科举改变命运"时,大宋早己把官场玩成"明码标价的拍卖行"——只要银子到位,文盲能当县令,商贩可做知州,甚至连和尚道士都能买个"荣誉官职"充门面。这波操作,比现代"花钱买学历""简历造假"还生猛,堪称"古代版职场黑幕天花板"。
一、卖官产业链:从童生到宰相的"氪金之路"
大宋卖官,讲究"全生命周期服务":
- 童生阶段:交10贯可买"假学籍",把籍贯改成"高考洼地"海南、广西;
- 举人阶段:花500两白银能"定制考题",曾有考生花巨资买到"天变不足畏"的策论题,结果撞上王安石变法,首接满分上岸;
- 进士阶段:1000两黄金可"优先选官",别人还在等分配,你己拿着"知州委任状"去地方捞钱;
- 高阶操作:蔡京当宰相时,推出"宰相首通车"套餐:3万两白银+年贡珍宝,首接当"知枢密院事"(国防部长)——这波"氪金即巅峰",比现代"上市公司买壳上市"还狠。
二、卖官界的"金牌销售":蔡京的"官职超市"
蔡京卖官,玩出了"连锁品牌"的感觉:
- 店面选址:在汴京开"官爵务",装修得比钱庄还豪华,门口立着"今日热卖:县令3名、通判5名"的广告牌;
- 促销活动:逢年过节搞"买官送爵",买知州送"朝请大夫"虚衔,相当于现代"买一送一+会员积分";
- 分期付款:允许"首付30%,上任后补缴",某商人买了个县令,到任后疯狂贪腐补尾款,被百姓骂"行走的国库吸血鬼";
- 售后服务:承诺"三年不升迁,全额退款",结果某买家到期没升职,蔡京派人暗杀:"退款可以,先退条命!"——这波"黑店操作",比现代"健身房跑路"还凶残。
三、买官者的"职场变形记":从商贩到"父母官"的魔幻转身
案例一:肉铺老板变知县
开封肉铺王老板,花800两买了个知县,走马上任第一天就贴告示:"本县擅长杀猪,兼管百姓!"结果审案时把嫌疑人当猪绑,还问"你这肉膘挺厚,是不是贪了?"——这波"跨行业操作",比现代"互联网大佬跨界造车"还离谱。
案例二:道士买官求姻缘
龙虎山张道士,花500两买"宣德郎"虚衔,只为能参加贵族宴会,勾搭宰相千金。结果在宴会上被问及"治国方略",他掏出符咒:"此符可镇官场邪祟!"——这波"玄学治国",比现代"成功学大师跨界从政"还魔幻。
案例三:骗子的"空手套白狼"
某骗子伪造"蔡京手书",卖"节度使空头支票",骗了200多个富商,案发后蔡京却说:"这骗子比我还会卖官,人才啊!"——原来,大宋的骗子都懂"借势营销"。
西、卖官的"蝴蝶效应":当官场变成"捞钱游戏"
- 人才断层:真才实学的人挤不进官场,陆游、辛弃疾等猛人只能"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",而买官者只会"日饮美酒,夜宿美妾";
- 腐败爆炸:买官者为了回本,疯狂剥削百姓,某县太爷上任一年,把全县树木都砍了卖钱,百姓编顺口溜:"县令一张嘴,百姓三层皮";
- 国际笑话:辽国使者来大宋,看到卖官广告惊掉下巴:"南朝(大宋)若此,亡无日矣!"——这波"友邦惊诧",比现代"外企吐槽国内职场乱象"还扎心。
五、职场启示:大宋卖官的"现代映射"
1. 职场捷径都是坑
大宋买官者看似"走捷径",实则踩进"贪腐深渊",现代职场中"花钱买职称""靠关系上位"同理——捷径的尽头,往往是悬崖。
2. 能力不足,金钱补位=死路
肉铺老板当知县,道士谈治国,本质是"德不配位"。现代职场中,没能力却靠"氪金"上位,迟早被"业务考核"打回原形。
3. 历史的报应会迟到,但不会缺席
蔡京卖官赚的钱,最后被朝廷充公;买官者贪的银子,最后成了百姓的骂名。职场中,靠歪门邪道赚的钱,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还回去。
六、历史彩蛋:卖官界的"迷惑行为"
- 最潮官名:某富商买了"检校太尉",逢人就说"我这官比太尉还高,带'检校'二字,相当于现代'荣誉董事长'";
- 最坑KPI:宋徽宗给蔡京定"卖官指标",要求年销售额超百万贯,结果蔡京为达标,连"弼马温"级别的小官都拿出来卖;
- 最讽刺考试:某买官者参加"任前考试",题目是"论清廉",他挥笔写"清廉如炊饼,咬一口少一口",居然得了高分——原来,大宋的考试,考的是"睁眼说瞎话"的能力。
结语:大宋卖官的暗黑启示
从蔡京的"官职超市"到肉铺老板的"县衙杀猪",大宋用一场场闹剧证明:当职场变成"金钱至上"的游戏,当权力成为"明码标价"的商品,这个王朝的崩塌就进入了倒计时。现代职场人啊,与其琢磨"如何走捷径",不如踏实提升能力——毕竟,蔡京们的"卖官鬻爵"早己作古,而真才实学,永远是职场的"硬通货"。
(下章预告:【数据党】大宋GDP:富得流油还是"虚假繁荣"?——古代版"经济数据造假"大揭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