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萌史

第21章 柳永:奉旨填词算什么,我是大宋娱乐圈顶流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宋萌史
作者:
在大学
本章字数:
3442
更新时间:
2025-05-13

在大宋集团的职场边缘,柳永绝对是个"叛逆标杆"。别的考生把科举当"入职考试",他偏要写成"辞职申请书";别的文人把当官当"人生目标",他却在勾栏瓦舍里搞出了"大宋娱乐圈半壁江山"。这位"奉旨填词"的奇男子,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"职场不欢迎我?那我就自己造个圈"。

一、入职即巅峰的叛逆新人

柳永的求职之路堪称"大宋职场反套路范本"。第一次考进士,他信心满满地写了首《鹤冲天》,里面有句"忍把浮名,换浅斟低唱"——相当于现代应届生在面试时说:"比起996,我更爱诗和远方。"主考官宋仁宗看完首接批注:"且去浅斟低唱,何要浮名?"——这波操作,比现代HR说"你不适合我们公司"还首接。

叛逆宣言名场面:

柳永接到落榜通知后,不但没哭,反而写了个"招聘启事":"本公子专业填词二十载,承接歌妓点唱、酒楼驻场、婚礼贺词业务,价格公道,童叟无欺!"落款"奉旨填词柳三变"——这哪是求职,分明是"职场宣言":你们不要我,有的是人要我!

二、职场PUA的反杀:从落榜生到顶流的逆袭

流量密码掌握:

柳永发现,大宋老百姓不爱听"之乎者也",就爱听"杨柳岸晓风残月"的接地气歌词。他一头扎进勾栏瓦舍,给歌妓量身定制歌词,比如为李师师写"遍看颍川花,不似师师好",瞬间让李师师成为"汴京顶流"——这操作,比现代经纪人给艺人定制人设还精准。

破圈方法论:

- 用户思维拉满:别人填词写山水,他写"针线闲拈伴伊坐"的市井生活,相当于现代"内容下沉,聚焦普通人";

- 病毒式传播:歌妓们每唱一首柳永词,就像现代网红发一条"带话题短视频",很快"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词";

- 跨界联动玩得溜:和茶楼、酒肆合作,推出"听柳词送美酒"活动,比现代"IP联名款"早八百年。

三、顶流的自我修养:职场叛逆者的生存法则

法则一:把副业搞成主业

柳永当不了公务员,就把填词当"正职"。他成立"柳氏词工作室",签约数十名歌妓,每天档期排满——相当于现代"自由职业者开M机构"。最忙的时候,他同时给三位歌妓写词,还能做到"首首不重样",堪称"大宋量产型创作鬼才"。

法则二:怼人不带脏字

宋仁宗晚年想搞"职场形象修复",大赦天下时特意提到"柳三变可改官"。柳永却写《醉蓬莱·渐亭皋叶下》怼回去,里面"太液波翻"一句被解读为"讽刺皇家池塘水太浑"——这波"阴阳怪气文学",比现代"内涵段子"还狠。

法则三:用作品说话

柳永的词集《乐章集》销量常年霸榜,连西夏使者都来汴京买盗版书。他用实力证明:职场不只有一条路,当不了"体制内精英",做"民间顶流"也能青史留名——这比现代"裸辞创业逆袭"的故事还励志。

西、职场启示:叛逆者的破圈密码

1. 叛逆要有底气

柳永敢怼皇帝,是因为他有"填词鬼才"的硬实力。现代职场人想"叛逆",先问问自己:有没有一项技能能让你"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"?

2. 职场边缘可能是新中心

柳永在体制外开辟的"娱乐圈",比朝堂更自由。这告诉我们:当主流赛道拥挤时,不妨看看"边缘领域",那里可能藏着"破圈机会"。

3. 用户认可才是真流量

宋仁宗否定柳永的"职场价值",但老百姓用"传唱度"给了他更高的评分。职场中也是如此:领导的评价很重要,但市场的反馈更真实。

五、历史彩蛋:顶流的身后事

柳永去世时穷得没钱下葬,还是歌妓们凑钱给他办了葬礼——这波"粉丝集资"操作,比现代"爱豆应援会"还感人。出殡那天,汴京歌妓集体罢工,哭声震天,史称"群妓合金葬柳七"——原来,真正的顶流,从来不是靠官方认证,而是靠民心所向。

最绝的是,宋仁宗听说后酸溜溜地说:"朕不及柳七也。"——职场叛逆者用一生证明:有时候,不按套路出牌的人,反而能走出最精彩的路。

结语:职场不是只有一种活法

柳永的故事告诉我们:如果做不了"体制内的乖乖仔",不妨当"江湖中的弄潮儿"。就像他在《望海潮》里写的:"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"——职场江湖这么大,总有一片天地适合你折腾。毕竟,人生的答案,从来不是只有"考上进士"这一种。

(下章预告:沈括:别人写日记记心情,我记《梦溪笔谈》搞科研——古代版"职场技术流"的硬核人生)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