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性知识干货

第49章 人性常识049

加入书架
书名:
人性知识干货
作者:
浩炜
本章字数:
4600
更新时间:
2025-07-09

一、变强像老周磨鞋钉

老周带徒弟小李时,头回见他把修鞋工具摆得跟中药铺似的,足足三十六样。老周抽了口烟:"想变强?先把三十六样减到三样。" 小李不信,结果修鞋时摸错锥子,扎得手出血。后来老周让他只练 "钉鞋跟、补鞋掌、撬鞋钉" 三样,三个月后,小李的鞋摊前开始排队。

老周说:"变强不是撒网捕鱼,是磨尖鱼钩。" 就像厂长儿子学管理,先扔了二十本厚书,只揣着账本跟老爹看摊位。您别学小李贪多,把想做的事写在鞋钉匣子上,擦去花哨的,只留最扎手的两三样 —— 鞋钉磨得慢没关系,只要天天磨,总能钉穿生活的硬底子。

二、内卷得学小李改锉刀

工厂的小李,看别人加班他也加,可工资还是五千。后来他盯着机床琢磨:"能不能把锉刀磨成弧形,省半道工序?" 改了三次,效率提了三成,月薪涨到八千。组长拍他肩膀:"小子,你这不是内卷,是给自个儿的锉刀开了刃。"

想靠内卷涨收入,得学小李改工具。就像菜市场的老王,别人拼起早,他研究 "怎么让土豆卖相好",给每个土豆刷层水,卖得比别人快两倍。单位时间值多少钱,不是看您流多少汗,是看您的汗珠子能不能砸出响 —— 把事儿优化到刀刃上,比傻卖力气强百倍。

三、指望老板涨工资像老王盼老李送葱

菜市场的老王,给伙计小李开两千五,小李说:"叔,涨点吧,物价都涨了。" 老王把算盘拍得山响:"涨工资?你知道我每天要多卖多少斤土豆?" 转身跟人嘀咕:"人工贵了,我这摊子还开不开了?"

老板跟老王一个理儿,人工是秤盘里的土豆,能少放就少放。就像工厂的厂长,每次说 "考虑涨工资",转头就引进新机器。您别学小李盼老王送葱,想增收得学老周 —— 自个儿支个修鞋摊,赚多赚少落自个儿兜里,比等老板松秤砣靠谱。

西、战胜敌人得学老张夸老王

胡同里的老张和老王摆摊争地界,老张赢了官司,逢人就说:"老王那地界选得精,要不是我多跑三趟工商所,还真争不过他。" 众人都说老张大气,却不知他早把老王的进货渠道摸了个透。

反过来,老王输给老张后,逢人就骂 "老张使阴招",结果没人愿跟他搭伙进货。老周说:"赢了把敌人说成山,自个儿才显得高;输了把敌人踩成泥,自个儿也掉坑里。" 就像厂长赢了竞争对手,在会上说 "对方创新能力强",底下人反而更服他 —— 抬敌人是抬自个儿的轿子,贬敌人是拆自个儿的台。

五、会搞关系像王婶打麻将

居委会的王婶打麻将,不看自个儿手里的牌,光盯着对门张婶的眼神:"张婶摸九筒时眨眼,准是要碰。" 一来二去,成了胡同里的 "麻将精"。她跟儿媳说:"搞关系跟打牌一个理儿,先摸清别人要啥牌,再打自个儿的牌。"

就像老周给厂长修鞋,先打听 "厂长最近为执照发愁",才故意在修鞋时说 "我那执照办得真费劲"。您别学小李拎着烟酒瞎送,得学王婶算牌 —— 人际关系不是送烟酒,是算准别人心里的 "听牌",递上那张关键的 "幺鸡"。

六、社交是老周的修鞋摊

老周的修鞋摊,厂长来修鞋,电工来借锤子,连片儿警都爱来唠两句。为啥?老周给厂长修鞋不要钱,帮电工修工具,给片儿警补鞋钉只收半钱。他说:"社交就三样:厂长信我手艺,电工借我锤子,片儿警护我摊子 —— 各取所需,才叫社交。"

就像菜市场的老王,跟批发商喝酒,帮零售商调货,跟城管套近乎 —— 培养信任、互通有无、抱团取暖,一样都不能少。您要是学老李头,见人就发名片,却没啥能帮人,那叫发小广告,不叫社交。

七、锦上添花多像老王给厂长送礼

工厂的厂长升职,底下人争着送烟酒,连打扫卫生的张婶都买了条烟。可去年厂长被举报时,没一个人敢说话。老周说:"厂长在台上,送礼是看涨;厂长在台下,送礼是接飞刀 —— 人性就像菜市场的行情,都追着涨价的跑,谁管跌价的难。"

就像胡同里的丽丽嫁了富商,七大姑八大姨突然都 "想起来" 她生日;前年她离婚时,连亲妈都嫌她丢人。雪中送炭少,不是人心冷,是大家都怕 "抄底抄在半山腰"。您要真遇着肯在您落难时递碗粥的,比中了彩票还稀奇。

八、人际关系的心思像张婶的针线筐

张婶和王婶天天跳广场舞,张婶知道王婶偷拿了社区的旧布料,王婶知道张婶背后说她闺女离婚。可俩人碰面还是笑哈哈:"妹子,你这广场舞跳得真带劲。" 老周说:"人际关系就像针线筐,里头啥线头都有,挑明了,筐就散了。"

就像工厂的小陈和小李,小陈知道小李抢了他的客户,小李知道小陈打小报告,可开会还是互相递烟。聪明人都懂,看透不说破,好比老周修鞋时发现顾客的鞋是假货,照样认真钉跟 —— 说破了,鞋主尴尬,自个儿也少桩生意。

九、钱权要学厂长分鞋钉

厂长家的亲戚来借钱,厂长让老婆去应付:"你跟他说,修鞋的钱归老周管,家里的钱归你管。" 亲戚骂他 "忘本",可厂长知道,当年表舅借钱不还,差点让他丢了工作。他跟老周说:"钱权跟鞋钉似的,得分开匣子装,混一起,准扎手。"

就像菜市场的老王,亲哥来赊肉,他照样收钱:"哥,肉钱归秤管,兄弟情归酒管。" 钱权面前划清界限,不是心狠,是吃过混为一谈的亏。您要学厂长分匣子,别学老李头把钱权当麻花拧,最后拧成个解不开的结。

十、求人得学张婶腌咸菜

张婶给孙子办准生证,提前半年就给居委会主任送自家腌的咸菜,端午送两坛,中秋送两坛。主任吃惯了她的咸菜,主动说:"大姐,孙子准生证该办了吧?" 张婶拍着大腿:"还是主任记性好,我都忘了这茬!"

临时抱佛脚送礼,像老王头急了才磨锥子,锥子还没尖,事儿就黄了。就像老周办执照,提前三个月帮厂长修鞋,修一次提两句 "执照难办",等厂长开口帮忙,顺理成章。求人得学张婶腌咸菜,提前入味,临时送礼,人家嫌你菜太生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