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北平城内,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。太守府的议事厅里,烛火摇曳,将众人的身影在墙壁上投射得影影绰绰,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复杂局势。李广端坐在主位,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,神情严肃。
“如今匈奴看似在集结兵力准备正面攻城,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。他们定有其他阴谋,大家说说各自的看法。”李广打破了沉默,声音在寂静的厅内回荡。
一位将领率先起身,说道:“大人,匈奴一向狡诈,此次集结大军或许只是虚张声势,他们会不会像之前一样,设下其他陷阱引诱我们?”
李广微微点头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这位将领接着说道:“比如,他们故意示弱,让我们以为有机可乘,出城追击,然后在途中设下更厉害的埋伏。又或者,他们佯装攻城,实则暗中派兵迂回,从其他方向突袭我们的薄弱之处。”
另一位将领也站起身来,皱着眉头说道:“大人,我觉得他们有可能会切断我们的粮草补给线。一旦粮草断绝,我军不战自乱,右北平城也就危在旦夕了。”
李广听后,心中一凛。粮草的确是重中之重,若真被匈奴切断补给,后果不堪设想。他陷入了沉思,脑海中不断分析着各种可能性。
“大家说得都有道理。匈奴此次行动必定经过精心策划,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。”李广说道,“传令下去,加强对粮草囤积处的防守,增派重兵,设置多重防线。同时,派出大量斥候,对周边方圆百里进行地毯式侦查,密切留意匈奴的一举一动,尤其是他们是否有小股精锐部队绕后行动的迹象。”
将领们纷纷领命。李广继续说道:“另外,我们也要做好正面迎敌的准备。城防工事要再次加固,准备好足够的箭矢、滚石、油水等防御物资。士兵们要加紧训练,提高警惕,随时准备战斗。”
公孙勇站起身来,说道:“大人,我建议我们可以主动出击,派出小股精锐部队,去骚扰匈奴营地,打乱他们的部署,让他们无法安心准备进攻。”
李广思索片刻,说道:“此计可行,但要注意行动隐秘,一击即退,不可恋战。我们的目的是扰乱他们,而不是与他们正面硬拼。”
于是,李广迅速做出了一系列部署。一部分将领负责加强城防和粮草防守,另一部分则着手准备派出精锐部队骚扰匈奴营地。李广自己则亲自指挥全局,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,但更多的是坚定的决心。
在城外,寒风凛冽,吹得军旗猎猎作响。汉军的斥候们如鬼魅般穿梭在山林与荒野之间,密切监视着匈奴的动向。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,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右北平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而在匈奴营地,单于正在为即将展开的行动做最后的准备。他望着营帐外整齐排列的士兵,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欲望。
“李广啊李广,这次我定要让你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,右北平城必将成为一片废墟。”单于咬牙切齿地说道。
此时,一位探子前来汇报:“单于,汉军似乎察觉到了我们的行动,他们加强了城防,而且对粮草囤积处的防守极为严密。”
单于冷笑一声,说道:“哼,果然不出我所料,李广这老匹夫倒是谨慎。不过,我们的声东击西之计,他未必能识破。传令下去,大军继续做出准备攻城的假象,务必让汉军深信不疑。那三千精锐骑兵,今晚就出发,务必悄无声息地绕到汉军后方,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线。”
夜幕降临,黑暗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,笼罩着大地。匈奴的三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,悄然出发。他们身着黑衣,马蹄上裹着厚厚的棉布,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。他们如同一群幽灵,在黑暗中朝着汉军的粮草补给线潜行。
而在右北平城,李广站在城楼上,望着漆黑的夜空,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。他知道,一场生死较量即将来临,匈奴必定还有后招。
“希望我们的部署能够奏效,右北平城的百姓们己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,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守护好他们。”李广在心中默默祈祷着。
此时,城中的百姓们也感受到了大战将至的紧张氛围。他们虽然心中害怕,但在李广的带领下,都坚定地选择与这座城市共存亡。每一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,为保卫家园做着最后的准备。
在这黑暗的夜晚,双方都在暗自较劲,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。李广能否识破匈奴的阴谋,成功守护右北平城?而匈奴的计划又能否得逞?一切都被浓重的夜色所掩盖,等待着黎明的揭晓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