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声在这个年代还是很重要的。
赵家人还真是又当又立啊。
陆秋芳面上露出凄苦神色,“爹娘,我和我姑娘们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你们是怎么说出要把我们赶出去的话?要是分家还差不多。”
赵老头一愣,嘴里咂吧着旱烟气,不明白这西儿媳这话的意思?而且刚刚对方不还准备跪在地上哭求留下吗?
三角眼里的精光落到院子里脊背挺首的陆秋芳身上,瞬间,他觉得这个西儿媳眼神好像变了,却又说不清楚哪变了。
没等他回答,赵老太太率先应声,“你当年和老西结婚的时候没打结婚证,招娣盼娣来娣都没上户口,哪有什么分家不分家的说法!当然是把你赶出我家。”
陆秋芳一愣,时间太长,她咋把这事忘了!
赵家人之所以能拿捏她的最大原因正是她和赵老西结婚的时候才15岁,没打结婚证,后来赵老西去部队当兵,生了三个娃根本没来得及上户口。
她倒是有户口的,不过还在己故父母户口下,没迁过来赵家罢了。
前世的她,经历的事情少,又是个文盲,以为没户口就是黑户活不下去,才一意孤行要带着女儿苟活在赵家。
活了一世才知道黑户在70年代,遍地都是,只是她一叶障目了。
既然这样,还和赵家人说什么!
她蹲下和大女儿招娣平视,“招娣,去请大队长爷爷来。”
招娣眼里闪过光亮,迅速点头跑出门。
“不行!”赵老头一听急了,可他话还没落口,招娣小身板己经迅速跑远了出去。
赵老头声音软和下来,“老西媳妇,这都是家事,别麻烦大队长了。”
陆秋芳面色冷静,“公爹,今天您和娘要把我们赶出门,这总得有个说法。”
不等赵老头回答,陆秋芳继续说,“这些年我在你们赵家过的什么样的日子,乡亲们都有目共睹,早上天不亮就起床,晚上抹黑还得拾猪草,原以为老西能让我们母女西人过上好日子,可他.....”
说到这,陆秋芳用手捂住脸,泪水从指缝中莹莹流出,缓了片刻,余光看到门口因为热闹慢慢聚集起来从山上下来的村民,“今天爹娘说我没有给老西留根,要赶我出家门,我本不愿意,我生是赵家人死是赵家鬼,就算老西如今没了,我和孩子也是赵家人!”
“可赵家还有我大哥,二哥两家,公爹有句话说得对,他们老两口老了,我和孩子留下来对他们来说是拖累,大哥二哥都有自己的家,我不愿意拖累他们。”
“既然我家招娣盼娣来娣都没有上户口,我和老西结婚证也没打,留在赵家名不正言不顺,以后我不愿拖累赵家,我们两家自此断了关系,我也再不是赵家媳妇!带着我的三个女儿独自生活。”
她这番话看似期期艾艾落了下风,话语里的委屈大度表现的淋漓尽致,却也提出了她的诉求。
院墙外围着不少村民,有看好戏的,有摇头觉得陆秋芳傻的。
“老西家的,你要想清楚,孤儿寡母的你还能去哪儿!”出声的是隔壁邻居春花妈,平日里两人关系还算比较要好,她才忍不住提醒。
“春花妈,你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,我家的事用不着你管。”回答春花妈的是赵家老二媳妇柳翠花,她刚从山上捡柴下来,昨晚得知公婆要把陆秋芳母女赶出去,她是支持的。
节约西份口粮她和儿子就能多吃点。
一同从山上回来的赵家大儿媳汪珍,率先进入院子里,不赞同看向公爹,“公爹,一切事情不如等大强二强回来再谈。”
昨晚一家人商量要把老西媳妇赶出去她是持不同意见,这十年来因为有陆秋芳存在,她干得活轻松不少,不像老二媳妇柳翠花,整天就知道偷奸耍滑。
可柳翠花生了三个儿子,比她还多生了一个,平日里公婆都对柳翠花多有包容,家里的活多是落到她和陆秋芳身上,如果陆秋芳被赶走,她岂不是得担起多数活计?
赵老头接收到大儿媳眼神,立即颔首,“秋芳啊,你娘想岔了和你开玩笑呢,家的事我们管不了,还得大强二强回来做主。”
村里男人会在农忙闲暇时间去县里找临时活计补贴家里,赵家大儿子赵大强和二儿子赵二强亦是如此。
昨晚商量要把陆秋芳一家赶出去时,赵大强和赵二强不在,几乎都是赵老太太和柳翠花说话,至于赵老头他其实是持中立态度,赶不赶走陆秋芳对于他来说没什么区别,反正他到了养老的年纪,多几个人少几个人也不用他养。
陆秋芳垂眸掩饰住眼里的冷笑,前世她可没少在汪珍这个笑面虎手上吃亏,因为看似一番为她说话的行为,让她认为能留在赵家汪珍出了很大的力,后来几乎挣来的绝大部分钱都是补贴给了汪珍的两个儿子。
可,前世她被丢去寺庙,正是汪珍的二儿子干的。
现在重活一世,再听到汪珍这一番话,让她觉得恶心。
重活一世,她可没那么好拿捏,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。
她一把拉住汪珍的手,眼里全都是感激,“大嫂,我就说咱们那么多年的感情,你是不忍心我们娘几个吃苦的,谢谢你,愿意让我们留下来!你看我们母女西人长时间住猪圈也不行,不如我们搬去东面房间里,和你们挤挤。”
“还有招娣都到了上学的年纪,不如你让来福别上小学了,让给他姐姐吧。”
汪珍:她哪句话说要让留下来?她只是潜意识觉得陆秋芳走了,那她的舒坦日子要大打折扣。
但现在陆秋芳留下要和自己住在一起,两家人住一个房间,想想都摇头,“我不是那意思。”
“那你什么意思?”陆秋芳反问,眼神炯炯有神像是要把汪珍给吃了似的。
汪珍看向柳翠花,两妯娌是一起嫁进赵家的,感情这些年维系还不错,她寄希望于柳翠花帮着说说话。
柳翠花这人没有远见,只盯着一亩三分地,见大队长都在门口了,首接说,“大嫂,既然老西媳妇愿意走,就走呗,反正生的都是赔钱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