魂回秦朝成为扶苏

第44章 特种兵二

加入书架
书名:
魂回秦朝成为扶苏
作者:
爱青蛙的癞蛤蟆
本章字数:
6482
更新时间:
2025-06-24

各位读者大大,今天爆更1万5千字,希望真正在看的大大们多点评论,就算骂我的也行啊,也给我点信心,保持每日1万更。

虽然之前几场战役,将匈奴和月氏主力重创,暂时稳固了北疆,但代价亦是惨重,更让我深刻体会到,在这个冷兵器时代,一支能改变战场格局的精锐力量是何等重要。

“特种部队?”蒙恬咀嚼着这西个字,一脸困惑,“此是何意?”

我走到书案前,铺开一张空白的竹简,拿起毛笔,饱蘸墨汁,沉声道:

“所谓‘特种’,即特殊之种类。他们不是大规模战场上的主力,而是执行特殊任务的精英。他们不需要参与百万大军的正面厮杀,但他们需要具备远超普通锐士的能力——潜行、侦察、突袭、斩首、破袭敌军要害……他们是战场上的眼睛、耳朵,更是最致命的獠牙。”

我一边说,一边在竹简上勾勒着模糊的构想:

“想象一下,一支数百人的小队,能够在千里之外,精准地找到匈奴单于的王庭,趁夜发动突袭,斩杀其首领,瓦解其指挥;

或者,在敌军必经之路上,以极小的代价,破坏其粮草辎重,让十万大军不战自溃;又或者,深入敌后,刺探军情,绘制地图,为大军提供最准确的情报。”

蒙恬的眼神渐渐凝重起来,他并非迂腐守旧之人,相反,他在与匈奴的作战中,早己意识到机动性和突袭的重要性。

但对于我描述的这种力量,似乎超出了他对“精锐”的认知,更像是一种……刺客之师?但又远不止于此。

“陛下”蒙恬沉声问道,“如此‘特种部队’,需何等样人?又如何训练?其装备、粮饷、指挥体系又当如何安排?”

一连串的问题,显示出他作为军事家的严谨。

我放下笔,走到蒙恬面前,目光灼灼:

“首先,是人。绝非普通士兵,甚至不是普通锐士。他们需要是精锐中的精锐,不仅要体魄强健,力大无穷,更要身手敏捷,反应极快,且心智坚韧,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没有命令、独立思考、独自安排计划完成任务。选拔之时,需设置严苛的标准,体能、耐力、格斗、箭术,甚至……一些常人所不具备的技巧。”

“技巧?”蒙恬追问,“何种技巧?”

“比如,”我略一思索,道,

“攀爬陡峭的山崖,在泥泞沼泽中潜行而不被发现,可以在水中潜水三到十五分钟,利用地形地貌隐藏自己,甚至……懂得一些简单的草药知识,辨别毒物,治疗轻伤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需要具备‘团队’意识。不同于普通军队的阵列作战,他们往往以小队,甚至三五一组行动,彼此之间必须如同手足,生死相托,配合默契。”

“三五人一组?团队意识?……”蒙恬喃喃重复,这似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。

秦军自建立以来,强调军令如山,令行禁止,但“团队”这种更强调彼此信任与协作的理念,他虽在实战中有所体会,却从未如此系统地提出。

“其次是训练。”我继续道,“传统锐士的训练,重在力量、耐力与阵法配合。但特种部队的训练,要更加‘残酷’,更加‘针对性’。”

我走到殿内空旷处,仿佛眼前就是训练场:

“他们需要进行极限体能训练,比如负重长跑,不是十里二十里,而是百里,千里,跑到不能跑,跑到跑废为止,在山地、沼泽、沙漠等不同地形中奔跑,锤炼钢铁般的意志和耐力。

反侦察测试,模拟被敌军抓到,严刑拷打询问作战计划,军事机密,看他们是否会泄密。

他们更需要练习近身格斗,不仅是刀枪剑戟,更要学会各种武器训练,徒手搏杀,一招制敌,甚至……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作为武器,一块石头,一根树枝,都能成为杀敌的利器。”

蒙恬的眼睛微微睁大,徒手搏杀?利用杂物为武器?这与秦军推崇的堂堂之阵、正正之旗大相径庭,却隐隐透着一股狠辣与实用。

“箭术亦不可少,但他们的箭术,更强调精准度,而非覆盖面。”我比划着拉弓的姿势。

“他们需要能在百步之外,射中敌人的眼睛,或者……在夜间,借助微弱的光线,完成狙杀。”

我下意识地用了“狙杀”这个现代词汇,随即解释道,“即精准地猎杀重要目标。”

“此外,”我的声音更加低沉,

“他们需要学习‘潜行’之术。如何在敌人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接近,如何利用夜色、地形、甚至天气隐藏自己,如何化妆打扮成乞丐,老人,女性接近目标,如何在被发现后迅速脱离,或者……将计就计,完成任务。这其中,涉及到伪装、追踪、反追踪、密码通讯等诸多技巧。”

“密码通讯?”蒙恬抓住了这个关键词,“陛下是指,用特殊的符号或语言传递消息,不被敌人破译?”

他在军中也用过简单的暗号,但所谓“密码通讯”,显然更为复杂。

“正是。”我点头,“比如,用特定的数字、文字组合,或者某种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‘密码本’,传递军情。甚至可以利用信鸽,但需要对信鸽进行特殊训练,确保其只往返于固定地点。”

说到这里,我走到书案前,拿起竹简,继续写道:

“装备方面,也需特殊打造。他们不需要厚重的盔甲,那样会影响机动性,只需轻便的皮甲或软甲,护住要害即可。武器方面,除了标配的短剑、匕首,还可以根据个人特长,配备特制的强弓、弩机,甚至……”

我顿了顿,考虑到时代限制,道:“甚至可以打造一些便于携带、威力较大的‘暗器’,比如袖箭、毒针,毒针又可分为剧毒和非剧毒,看是要取人首级还是用于麻痹或使敌人短暂失去战斗力来捕获敌人,以及用于攀爬的爪钩、绳索等工具。”

蒙恬沉默了许久,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,目光在我勾勒的简笔画和他充满激情的脸上来回移动。

他不是没有想象力的人,相反,正是因为常年征战,他更能理解“奇袭”与“精锐”的价值。

但我描绘的这支部队,几乎颠覆了他对传统军队的认知。

“陛下,”蒙恬终于开口,声音带着一丝凝重,

“你所言的这支‘特种部队’,其战力之强,构想之奇,确是闻所未闻。若真能建成,必是我大秦之利刃,可斩匈奴,可定内患。但……”

他抬起头,首视着我的目光:“此事太过超前,所需之人、财、物、时间,皆是巨大耗费。且不说训练之法是否可行,单是选拔如此‘特殊’之人,就绝非易事。天下之大,何处寻这等奇才?又如何让他们信服,愿意接受这等……闻所未闻的训练?”

“还有,”蒙恬补充道,“其他人能否理解并支持?朝中诸公,又会作何感想?若被有心人利用,那后果……”

我早料到蒙恬会有此顾虑,走到蒙恬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膀,沉声道:

“蒙将军所虑,正是我所思。此事的确困难重重,甚至可以说,是在走一条无人走过的路。但正因如此,才更有价值。”

“关于人选,”我胸有成竹,

“不必急于求成。可以先从将军麾下的锐士中,以及我麾下的亲卫里,挑选一批底子最好、最具灵性的士兵,作为种子。九原之战中,想必将军也发现了一些身手不凡、胆大心细的勇士,这些人,就是最好的开端。”

“至于训练之法,”我微微一笑,“我这里有一些……‘想法’,可以先整理出来,与将军一同探讨,结合实际情况,逐步完善。

比如体能训练,我们可以设定具体的目标,负重多少,跑多远,爬多高,每日循序渐进,记录进度,淘汰无法跟上的,留下真正的强者。”

“格斗之术,”我想起了现代的擒拿格斗技巧,虽然无法完全照搬,但可以提炼出其中的精髓,

“可以分解为摔、拿、锁、击等基本动作,反复练习,形成本能反应。强调‘快、准、狠’,不求招式华丽,只求一击制敌。”

“至于其他人那边,”我的眼神变得深邃,“这支军队必须完全保密,包括里面的士兵,选拔成功后,五年内不允许离开部队,不允许和任何人包括自己家人见面,就算退伍后也决不允许泄露自己存在的部队,从事的事情,执行的任务。”

我顿了顿,语气郑重:“这支部队待遇也必须高于任何机构,无论是薪资,抚恤金福利待遇都必须要高过如同丞相的待遇,如同目前大秦军费来说,总的军费百分之西十都要用到这近百人身上。”

“什么?”蒙恬手中茶杯掉落,目前大秦总的士兵约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人,相当于一人的费用要花掉一万五千人的军费。

蒙恬看着我眼中的坚定与自信,心中的疑虑渐渐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所取代。

他戎马一生,追求的就是强军报国,如今我提出的这个构想,虽然大胆到近乎疯狂,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在他心中激起了万丈波澜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