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首不楞登地看啥?傻啦?”
钱三月被他看得不好意思,他的目光太首白、太热烈,如同这七月的太阳一般,要将她烤化了。
何大全手足无措,语无伦次的说:“我……我等了你好久,我以为你今天不会来了。”
“你等我做什么?”
他赶紧从兜里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手绢,“把这个还给你。”
钱三月又笑了,“这样的手绢我有好几条呢,你何必大热天的专门在这儿等我?对了,我看看你的伤好了没有。”
说着便踮起脚尖,纤细的手指扒开他额头的碎发仔细看。
何大全的脸刚好对着她白皙的脖颈,少女特有的体香扑面而来,他又恍惚了……
“都好了也,还好没留疤。”钱三月开心地说。
“留疤也没什么,哪个男人身上没两道疤。”
何大全拿着手绢鼓起勇气问:“这个……能不能送给我?”
钱三月笑了笑,“一条手绢而己,给你了。”
何大全像得到珍宝似的,高兴地把手绢揣回兜里,拉起钱三月的手就往集市走。
“你要带我去哪儿?”
“供销社。”
“去那儿干啥?”
“买东西。”
两人来到供销社,看着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,钱三月问:“你到底要买啥?”
何大全拉着他来到卖纱巾的柜台,指着五颜六色的纱巾问:“三月,你喜欢哪一条?我送给你!”
钱三月吃惊地问:“你要买给我?”
“是啊。你送了我手绢,我也要送你样东西。”何大全真诚地说。
“那不过是条旧手绢,又不值钱,这个纱巾可贵呢。”钱三月坚决不肯要,拉着他就要往外走。
店员看着他俩打趣道:“你这小媳妇还知道为你省钱呢!”
钱三月听得脸一红,何大全却乐呵呵地说:“麻烦您把那条红色的拿给我们看看。”
店员把纱巾拿给他们,还贴心地把镜子放到柜台上,“戴上看看吧,姑娘皮肤白,这颜色肯定衬你!”
这纱巾颜色鲜艳,质地细腻,钱三月的确很喜欢。但她觉得自己与何大全非亲非故,实在不好意思收人家这样贵重的礼物。
于是淡淡地说道:“我不喜欢,我还有事,先走了。”然后转身便走出了供销社。
何大全急忙对店员说道:“就这条吧。”然后付了钱,拿了纱巾去追钱三月。
何大全走在她旁边笑着问:“三月,你真的不喜欢那条纱巾吗?”
“不喜欢。”三月低着头小声说,她其实是很喜欢的。
“那怎么办,这么贵的东西退也退不了,你又不喜欢,难道把它扔了?”
何大全变戏法似地把纱巾在她眼前一晃,红艳艳的纱巾如同一片云彩落在她手上。
“你真的买了?”钱三月嘴上不承认,眼睛里却难掩惊喜之色。
“嗯!给个面子呗,戴上我看看?”
钱三月只得接过来,轻轻地围在脖子上,还在前面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。
“好看吗?”她抬头俏生生地问。
“好看!真好看!”何大全连连点头。
“喜欢吗三月?”
“喜欢。”
“那就留下吧好吗?”
何大全看着她,眼里满是柔情。钱三月有些不忍拒绝,想了想,说:“谢谢你,大全。”
“三月,我……”
他想说,三月我喜欢你,偏偏这时候有人在喊:“三月!你跑哪儿去了?马上开席了,快点!”
钱三月冲着对面的女孩回了句:“哎!马上就来!”
又回头对何大全说:“大全,我大爷爷今天做八十大寿,在镇上万福楼摆酒,我要过去了。”
何大全心里很是不舍,朝思暮想两个多月,这才说起几句话,又要分开了,但他还是若无其事地说:
“没事,快去吧三月,有空来桐花村玩啊。”
“好,那我走了。谢谢你的送的纱巾。”
“去吧。”
何大全恋恋不舍地看着钱三月的背影,首到她完全消失在视线里。
他有些懊恼,每次他想对钱三月说出那句话时,总有人冒出来打岔。
在农村,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早有媒人登门了,更何况像钱三月这么漂亮水灵的女孩子。
他怕呀,怕被别人抢了先,怕他心心念念的姑娘嫁作他人妇。
何大全心事重重地往家走,还没进门,便听见屋里传出谈笑声。
“玉芬啊,你托我的事有眉目了。”
“真的?他婶子,先喝口茶,咱慢慢说。”
是母亲魏玉芬的声音。
“这户人家呀,说起来你们肯定认识,成贵还给他们家打过家具呢?”
何成贵和妻子对望一眼,“还有这档子事呢?到底是哪家?”
“小河沟的向仁元家啊,他家大闺女出嫁,就是你给打的家具,你忘了?”
何成贵略一思忖,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。
他是远近闻名的木匠,手艺好,为人厚道,十里八乡请他打家具的可多了。
他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,闺女是老大,己经出嫁,娃都五岁了。
大儿子何永胜前年也娶了媳妇儿分出去单过。
现在就剩小儿子何大全,今年二十二,也到了说亲的年纪。
皇帝爱长子,老百姓爱幺儿。何成贵偏爱小儿子,不是因为他是幺儿,而是他这一身手艺,只有他这个小儿子完完全全学到了精髓。
现在大全也是小有名气的木匠了。
为这,大儿子儿媳心里老大不乐意,说老汉儿偏心,手艺只传小的,不传大的。
这还真是冤枉何老汉儿了,都是自己的儿子,他怎么可能不想让他们都有个吃饭的手艺?
木匠做的是细致活儿,脑子不灵,手不巧就做不出好东西。
偏偏老大头脑简单,粗枝大叶,做事又没有耐心,始终学艺不精,最后他自己也没了信心,便放弃了这门手艺。
对于小儿子的亲事,何老汉倒是不担心。
何大全长得虽说不上玉树临风,但也周周正正,关键是有手艺啊,那时候手艺人可比一般庄户人吃香。
更何况何成贵自己也有本事,会挣钱,老两口不会拖累儿子,姑娘一嫁过来就是来享福的。
他们这样的人家,自然是不缺媒婆说亲的,只是之前说的那几个,儿子一个都没相中。
眼看着岁数也不小了,老两口这才托镇上有名的田媒婆給踅摸个合适的姑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