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仰光迷局:钢铁与智谋的双重绞杀
1952年7月中旬,卑谬港的硝烟尚未散尽,王虎臣的独眼团己在伊洛瓦底江畔枕戈待旦。对岸的仰光城笼罩在铅灰色的云层下,英军构筑的钢筋混凝土防线如同巨兽的獠牙,沿岸布设的152毫米岸防炮黑洞洞的炮口,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江面。
"英国人把主力都收缩到仰光了。"参谋长摊开泛黄的地图,手指划过标注着密密麻麻红点的防线图,"三道封锁线,每道配备雷区、铁丝网和机枪碉堡,后方还有装甲预备队随时支援。"
王虎臣着腰间的大刀,独眼闪过寒光:"强攻必然伤亡惨重。但......"他突然将茶碗重重砸在桌上,"他们忘了,伊洛瓦底江的水,可不只用来行船!"
当夜,数百艘满载货物的木船从卑谬港启航,船帆上高悬着英国米字旗。这些由菌子军特工伪装的运输队,实则藏着致命的秘密——船舱底部夹层里,堆满了从黑市购得的TNT炸药。与此同时,克钦族向导们划着独木舟,在江面上撒下用树枝和渔网伪装的假雷区,制造出"航道危险"的假象。
三天后,英军瞭望塔的望远镜里,一队打着白旗的"商船"缓缓靠近第一道防线。"我们是来运送补给的!"船头的特工用纯正的伦敦腔高喊,"卑谬港失守,这批物资必须尽快送到仰光!"英军指挥官犹豫再三,最终下令检查船只。当登船士兵掀开甲板的瞬间,隐藏的菌子军战士突然暴起,匕首割开敌人喉咙的同时,信号弹冲天而起。
埋伏在芦苇丛中的菌子军炮兵立即开火,炮弹精准地落在英军碉堡群。而那些伪装商船的炸药船,如离弦之箭冲向岸边的弹药库。"轰隆!"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,第一道防线化作火海,燃烧的碎片如雨点般砸向江面。
但英军的反击同样迅猛。装甲部队沿着沿江公路疾驰而来,坦克炮的轰鸣震得大地颤抖。王虎臣早有准备,他掏出银元在指尖转动,启动系统兑换:【消耗8000两白银,获取英军装甲部队行进路线】。刹那间,详细的情报涌入脑海。
"通知工兵连,在17号公路埋设延时炸弹!"他对着对讲机咆哮,"让三营伪装成溃军,把英国人引进山谷!"
当英军装甲纵队追着"溃逃"的菌子军进入山谷时,两侧山壁突然滚下巨石,狭窄的道路瞬间被堵死。紧接着,预埋的炸药接连引爆,坦克在火光中扭曲变形。山谷里回荡着英军的惨叫声,而菌子军的机枪早己架好,对着困在谷底的敌人疯狂扫射。
仰光城内,英军指挥官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。他做梦也没想到,看似鲁莽的菌子军竟如此狡猾。就在他准备调动预备队时,又一个噩耗传来——仰光城北的供水系统被破坏,整个城市陷入停水危机。
这正是王虎臣的另一计。他派特工化妆成水务工人,在水库投下大量生石灰。当英军抢修时,克钦族游击队突然杀出,将抢修队全部歼灭。城内的英军士兵陷入恐慌,没有水,枪炮再厉害也无济于事。
"现在,是时候发动总攻了!"王虎臣看着夜幕下火光冲天的仰光城,大手一挥。菌子军的冲锋号响起,士兵们扛着云梯,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城墙。而此时,城内的华人地下组织也开始行动,他们切断电路,破坏通讯,为攻城部队打开城门。
激烈的巷战持续了整整一夜。英军依托建筑负隅顽抗,但菌子军的火焰喷射器将藏身之处化为炼狱。当黎明的曙光染红伊洛瓦底江时,菌子军的军旗终于插上了仰光市政厅的楼顶。
王虎臣站在废墟上,看着欢呼的士兵和哭泣的百姓,心中感慨万千。这场战役,他不仅用武力撕开了英军的防线,更用智谋让敌人自乱阵脚。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:【成功攻克仰光,奖励:坦克维修车间全套设备。新任务:肃清缅南残余势力,建立缅南防线】。
他握紧手中发烫的银元,望向远方。缅南的土地上,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和他的独眼团。但此刻,他知道,菌子军的威名,己经在伊洛瓦底江畔,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