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毒雾硝烟与血色商路
1950年末,缅北的旱季将大地烤成焦褐色,金三角的罂粟田却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白色。苏逸尘站在腊戍新建的瞭望塔上,望远镜里,数百匹驮着麻袋的骡马正沿着湄公河支流蜿蜒前行,空气中隐约飘来鸦片特有的酸涩气息。他着怀中发烫的银元,系统提示音如毒蛇嘶鸣:【检测到金三角势力大规模渗透,触发紧急任务:斩断鸦片商路,奖励化学武器防护技术】。
"司令,线报来了!"高云亭顶着烈日冲上楼,军装上汗渍斑驳,手中的情报纸被晒得发脆,"坤沙联合罗星汉,纠集了五千马帮,准备用鸦片换我们的军火!更棘手的是,英国人在背后给他们提供了美式卡宾枪。"
苏逸尘的目光扫过地图上标注的"金三角"区域,那里像一块溃烂的伤口,连接着缅甸、泰国、老挝的交界处。他突然冷笑:"告诉那些毒枭,我苏逸尘的军火只换粮食、钢铁,不换害人的毒物。"转身对副官下令:"启动'清瘴计划',把萨尔温江沿岸的渡口全部封锁,敢闯关卡的,格杀勿论。"
三天后的黎明,湄公河支流的木邦渡口枪声大作。坤沙的马帮举着卡宾枪强行闯关,却迎面撞上菌子军新装备的M1919重机枪。子弹如暴雨般倾泻,骡马受惊嘶鸣,驮载的鸦片麻袋被打爆,褐色的膏体流淌在河滩上,与鲜血混在一起。
"汉人动真格了!"罗星汉在后方急得首跺脚,他抓起电话打给英国联络官,"说好的你们牵制住菌子军呢?现在我的商路全断了!"电话那头传来阴恻恻的笑声:"罗先生,这叫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。等你们两败俱伤,英国人自然会出面'调停'。"
苏逸尘早己料到英国人的阴谋。他暗中派人与泰国北部的山地部落接触,用新式农具和药品换取他们的支持。当坤沙的马帮试图绕道泰国边境时,突然遭到山地部落的伏击。箭矢如蝗,毒镖淬毒,马帮死伤惨重,侥幸逃脱的人带回消息:"那些山民说,是汉人给了他们能砍倒大象的刀(新式砍刀)!"
但金三角的反击来得更加阴毒。一周后的深夜,曼德勒的华人聚居区突然升起诡异的绿雾,上千人出现呕吐、抽搐症状。苏逸尘连夜驱车赶到现场,看到孩子们在母亲怀中痛苦挣扎的惨状,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:"立刻启动防毒面具生产线!通知随军医生,用硫磺水消毒!"
他通过系统兑换出化学武器检测设备,发现绿雾竟是用鸦片提炼的神经毒素。"好啊,敢用毒!"苏逸尘将银元重重拍在桌上,"给我查,所有与金三角有往来的商队,一个都不放过!"
菌子军的特工队扮成马帮商人,深入金三角腹地。在一处隐蔽的山谷,他们发现了坤沙的制毒工厂——数十口大锅熬煮着鸦片,赤膊的工人眼神呆滞,完全被毒品控制。特工队长老王将微型摄像机藏在烟斗里,偷偷拍下整个制毒过程,却在撤离时被巡逻队发现。
激烈的枪战中,老王身中三枪,仍拼死将胶卷塞进竹筒,托付给当地的克钦族向导。当苏逸尘看到胶卷里的画面时,沉默良久后下令:"王虎臣,带你的独眼团,给我端了这个毒窝。记住,一个制毒设备都不许留!"
1951年初春,一场惊天动地的围剿战在金三角爆发。菌子军的炮兵对着制毒工厂齐射,炮弹炸开的气浪掀翻屋顶,火焰将罂粟田烧成灰烬。坤沙带着残部仓皇后撤,边跑边骂:"苏逸尘!你断我财路,我定要你血债血偿!"
然而,苏逸尘的目标远不止摧毁几个制毒工厂。他在缅北建立"替代种植试验区",免费给农民提供咖啡、橡胶树苗,还派技术员手把手指导种植。在密支那的集市上,菌子军士兵举着喇叭高喊:"种罂粟断子绝孙,种咖啡吃饱穿暖!"
为了彻底切断毒源,苏逸尘亲自前往泰国曼谷,与泰王拉玛九世密会。金碧辉煌的王宫里,他将一份计划书推到泰王面前:"陛下,只要我们联合修建从清迈到密支那的公路,不仅能发展贸易,还能让山地部落告别鸦片种植。"他摸出一块翡翠玉佩,"这是缅北的心意,愿与泰国结为兄弟之邦。"
泰王凝视着计划书,良久后点头:"苏将军,泰国愿意合作。但金三角的毒枭不会善罢甘休,他们己经勾结了老挝的王宝武装。"
苏逸尘握紧拳头:"那就让他们来!我倒要看看,是他们的毒品厉害,还是我菌子军的枪炮硬!"回到缅北后,他立即启动边境防御工事,在丛林中埋设诡雷,搭建瞭望塔,还组建了一支由克钦族、掸族、华人共同组成的"边境联防队"。
与此同时,国际舆论开始转向。苏逸尘将缴获的制毒设备、胶卷等证据公之于众,BBC的记者拍下了金三角难民的悲惨生活。在联合国会议上,中国代表义正言辞地谴责:"所谓'金三角问题',背后是某些殖民势力的阴谋!"
面对国际压力,英国不得不收敛动作。但苏逸尘知道,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。当第一株咖啡树在缅北开花时,他站在种植园里,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,对高云亭说:"通知军工部门,加快火炮生产线的建设。记住,和平从来不是求来的,是打出来的。"
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:【成功摧毁金三角核心制毒网络,奖励:首升机维修技术。新任务:应对老挝王宝武装威胁,巩固缅东防线】。苏逸尘摸出银元抛向空中,金属反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。这场与毒品、与阴谋、与殖民残余的战斗,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