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的排旦村,稻谷金黄,微风拂过,麦浪翻涌,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。知青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,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躯回到知青点。封掌辘把锄头靠在墙边,首起腰,抬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,转头看向樊绿翾,眼中带着笑意:“绿翾,今天这活儿干得可真痛快,照这速度,过不了几天就能收完这片地。”
樊绿翾轻轻点头,脸颊因劳作而泛起红晕,她把草帽挂在一旁,理了理耳边的碎发,说道:“是啊,丰收的感觉真好。不过,这农闲的日子也快到了,咱们得琢磨琢磨怎么利用这段时间。”
两人正说着,毛轩宇走了过来,他摘下脖子上的毛巾,擦了擦脸,兴致勃勃地提议:“要不咱们趁着农闲组织学习活动吧,大家聚在一起,互相交流交流知识,也能提升提升自己。”
这个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。于是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每当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知青点的小院里,知青们便围坐在一起,开启了他们的学习时光。
樊绿翾站在众人面前,手中拿着一本统计学的书籍,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,声音清脆悦耳:“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统计学的基础知识。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,统计学有着广泛的应用。比如,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农作物的产量、生长周期等数据,来优化种植方案,提高产量。”
她一边讲解,一边在地上用树枝画出简单的图表,耐心地解释着各种统计概念和方法。知青们都听得聚精会神,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。封掌辘坐在前排,目光紧紧地盯着樊绿翾,眼中满是欣赏和钦佩。
讲解结束后,樊绿翾看向封掌辘,微笑着说:“掌辘,你不是对无线电技术很了解吗?要不你也给大家讲讲。”
封掌辘站起身,他身材魁梧,气质沉稳,清了清嗓子,说道:“好啊,那我就讲讲无线电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。大家都知道,无线电波可以传递信息,通过不同的调制方式,我们就能实现声音、图像等信号的传输。”
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自制的简易无线电接收器,摆弄着上面的旋钮,继续说道:“像这个接收器,就是利用无线电波接收广播信号的。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。”说着,他调整好频率,一阵清晰的广播声从接收器里传了出来。
知青们都好奇地围了过来,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。毛轩宇一脸惊讶地说:“掌辘,没想到这小小的东西这么神奇,你快给我们讲讲它的原理。”
封掌辘笑着点了点头,开始详细地讲解无线电接收器的工作原理,从电磁波的产生到信号的接收和解调,他讲得深入浅出,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。
学习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,知青们的热情也越来越高。一天晚上,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学习心得。于浮菏兴奋地说:“最近我学了不少统计学的知识,发现它在做生意方面也很有用。以后回城了,我要是做生意,就能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市场需求,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。”
何清简也点头表示赞同:“是啊,这些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肯定有很大帮助。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,比如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等等。”
上官水笑着说:“你们说得对,多学一点总是好的。不过,咱们也不能光学习,也得劳逸结合。要不咱们组织个文艺活动,放松放松?”
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。于是,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知青们一边继续着学习活动,一边为文艺活动做准备。樊绿翾和封掌辘被安排一起表演一个节目,他们商量之后,决定表演一段诗朗诵。
为了表演好这个节目,两人利用空闲时间反复排练。他们选了一首充满激情和理想的诗歌,每次排练时,都全情投入,努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和节奏。一天傍晚,他们在村边的小河边排练,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,波光粼粼。樊绿翾站在河边,身姿挺拔,她深情地朗诵着诗句,声音在空气中回荡:“我们是时代的弄潮儿,在岁月的长河中奋勇前行……”
封掌辘站在她身旁,专注地看着她,配合着她的节奏,朗诵着下一句:“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,我们都将坚定信念,永不放弃……”
两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,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。排练结束后,樊绿翾轻轻喘着气,脸颊微红,她看着封掌辘,眼中带着笑意:“掌辘,我觉得我们这次排练得比上次好多了,你说呢?”
封掌辘微微点头,眼中满是温柔:“是啊,绿翾,你的朗诵越来越有感情了。我相信,我们在文艺活动上一定能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表演。”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毛轩宇的声音:“掌辘,绿翾,你们在这儿啊,大家都在找你们呢,说是学习活动又要开始了。”
两人连忙收拾好东西,向知青点走去。回到知青点,大家己经围坐在一起,准备开始新的学习内容。这次,是李波劲分享他在黑道人脉方面的一些经验和见解。他大大咧咧地坐在中间,手舞足蹈地讲着:“你们可别小看黑道人脉,有时候在关键时候,还真能派上用场。当然,咱们得用在正道上,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儿。”
他讲了一些自己在与人交往中遇到的趣事和惊险经历,听得知青们时而紧张,时而大笑。雷红笑着调侃道:“波劲,你这经历都能写成一本书了,以后要是真写书,可别忘了我给你提供素材。”
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,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继续进行着。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,知青们的知识面不断拓宽,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。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,共同成长,共同进步,为未来的发展积蓄着力量。
然而,在这看似平静的学习生活中,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矛盾和冲突。一天,在学习活动中,胡拨突然提出了一个与大家不同的观点,他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,学习这些知识并没有太大的用处,还不如想办法多赚点钱。
这个观点立刻引起了大家的争议。樊绿翾皱了皱眉头,严肃地说:“胡拨,知识是无价的,它能开阔我们的视野,提升我们的能力。虽然现在我们身处农村,但这些知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。”
封掌辘也点头表示赞同:“绿翾说得对,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。学习知识,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未来,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其他知青也纷纷发言,表达自己的看法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争论得面红耳赤。胡拨见自己的观点不被大家接受,心中有些不悦,他冷哼一声,说:“你们都太天真了,等以后你们就知道我说的是对的。”说完,他便起身离开了。
看着胡拨离去的背影,樊绿翾心中隐隐有些担忧。她知道,胡拨的性格有些固执,这次的争论可能会让他对大家产生不满。但她也坚信,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,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农闲的日子渐渐过去,排旦村又迎来了新的劳作季节。知青们虽然忙碌于田间地头,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学习。在劳作的间隙,他们依然会互相交流学习心得,分享自己的新发现和新体会。
一天,樊绿翾在田间休息时,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笔记,上面记录着她最近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心得和感悟。她翻看着笔记,对封掌辘说:“掌辘,你看我最近研究了一些关于农业生产数据统计的方法,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,说不定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。”
封掌辘接过笔记,认真地看了起来,他一边看,一边点头:“绿翾,你这个想法很不错。等收工后,我们再详细研究一下,看看怎么具体实施。”
其他知青也围了过来,大家一起讨论着樊绿翾的想法,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。在热烈的讨论中,他们忘记了劳作的疲惫,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。
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,知青们在学习和劳作中不断成长,他们的友谊也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深厚。他们深知,无论未来的道路有多么崎岖,他们都将携手前行,共同迎接生活的挑战,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