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,让你还款,没让你成富豪

第11章 巧思妙计药铺兴,商机无限钱袋盈

加入书架
书名:
系统,让你还款,没让你成富豪
作者:
口天十女乔
本章字数:
4528
更新时间:
2025-05-25

解决了活字问题,李怀林又琢磨着给陶活字增值。

他让张子墨在每个活字底部刻个小图案,“之”字刻梅花,“乎”字刻兰花,印出来的书页边缘就有了花纹,美其名曰“活字纹”。

举子们拿到新书惊叹不己,说这是“会开花的书”,定价首接涨到二两银子一本,比木刻书贵了西倍。

七十二岁的身子骨这么折腾,还真有些吃不消。忽然想起系统说过,“连续兑换满百天,可永久定格肉体年龄。”看来得找个一本万利的买卖,至少把这老骨头先定格再说。

李怀林忽然想起王掌柜当铺里那堆无人问津的旧瓷器。他连夜跑到当铺,拍着堆满灰尘的瓷罐说:“王掌柜,这些‘瑕疵品’卖给我,三钱银子一个。”

王掌柜以为他疯了:“这些缺胳膊少腿的,白送都没人要!”

李怀林神秘一笑:“你就等着看,明日我让它们变成‘金贵货’。”

回到书坊,李怀林让张子墨找来画匠,在缺角的瓷罐上画水墨山水,缺口处添只展翅的飞鸟,美其名曰“残瓷补意”。

在裂纹的瓷碗里嵌银丝,绕着裂纹编个“破茧成蝶”的故事,写成小楷贴在碗底。

第二天摆在当铺显眼处,标价五两银子一件,旁边立个牌子:“残缺之美,全在人意:购残瓷者,可获赠‘补缺谜’,猜中再赠修补银饰。”

有个外来富商用镊子夹着个缺耳的瓷杯端详半天:“这缺口像什么?”

李怀林立即接话:“像月牙,所以这叫‘月牙杯’,配的谜是‘一轮残月照空杯’,打一诗句。”

富商摇头:“猜不出。”

李怀林笑道:“是‘举杯邀明月’,缺了一半月,可不就是邀残月?”

富商大笑,当场买下三个残瓷,说要摆在书房显雅气。

王掌柜看傻了眼,偷偷拽住李怀林的袖子:“老哥,明日我收十车残瓷回来,你帮着收拾?利润分你三成!”

李怀林拍开他的手:“五成!而且每个残瓷都要配专属故事,我的脑子可比瓷器值钱。”

正当两人讨价还价时,如烟的小桃又气喘吁吁地跑来:“老伯,李婶子跟绣娘打起来了!说您编的‘孟姜女绣长城’故事里,长城少了块砖,坏了忌讳!”

李怀林一拍额头,赶紧往绣坊跑,边跑边想:这古代人讲究还真多,下次编故事得先查查忌讳,免得砸了招牌。

绣坊里,李婶子正举着绣绷要撕,上面的长城果然缺了块砖,绣娘小翠蹲在地上哭:“我明明按您说的留了缺口,说代表孟姜女哭倒的那处……”

李怀林赶紧捡起绷架:“婶子,这缺口不是破绽,是‘望夫眼’!您看,在缺口处绣只南飞的雁,再在缎角绣行小字‘长城缺处是归期’,这不就应了孟姜女盼夫归的故事?”

李婶子将信将疑:“这样能行?”

李怀林趁热打铁:“明日我让周胖子在茶楼挂幅‘残绣谜’,就说‘长城何处不团圆?’猜中的人送这幅‘望夫缎’,保准全城都知道咱们绣坊的巧思。”

小翠破涕为笑,拿起金线就往缺口处添雁羽,李婶子嘟囔着“就会耍嘴皮子”,却也没再撕绷架。

月上柳梢时,李怀林坐在绣坊门口,看着案上摆着的残瓷、绣缎、陶活字,忽然觉得自己像个串珠子的手艺人,把一个个小商机串成了钱串子。

“李老伯,您看这是什么?”如烟捧着个锦盒过来,里面躺着支羊脂玉簪,簪头雕着半朵未开的莲花,“这是通判夫人送的,说要谢谢‘双生泪’缎子,让她老爷回心转意。”

李怀林盯着玉簪忽然笑了:“正好,明日拿去当铺当二十两,就说这是‘半莲簪’,配的谜是‘花开半朵为谁留’,保准王掌柜抢着收。”

如烟愣住:“老伯,这是赠品啊!”

李怀林眨眨眼:“做生意嘛,赠品也是商机。你瞧着,等王掌柜把玉簪摆在当铺最显眼处,不出三日,全城的贵妇人都会来问‘半莲缎’,到时候咱们就推出‘全莲绣’,卖双倍价钱……”

夜风送来远处货郎的叫卖声,李怀林摸着腰间越来越鼓的钱袋,忽然觉得这具七十多岁的身子骨里,住着个二十二岁的机灵鬼。

他不知道,当他在绣坊算计着玉簪的商机时,城西货郎巷的张老汉正对着空了的蜂蜜桶发愁:那些买蜂蜜的贵人小姐们,竟把绣着蜜蜂的锦囊拆了,说要研究“金缕蜜”的谜签,反倒把值钱的蜂蜜泼了一地。

......

某日晌午,李怀林又打起药铺的主意,提着改良的“薄荷膏”“消食散”来到药铺。

此时掌柜陈老汉蹲在门槛上啃炊饼,突然咳嗽着按住胸口,嘴唇发紫。

李怀林见状,冲过去掐他虎口:“您这是心悸病发,可有苏合香?”

陈老汉颤抖着指了指后堂,李怀林翻出半锭苏合香丸塞进他嘴里,又解开他衣领揉按膻中穴。

半个时辰后,陈老汉缓过气来,拉着李怀林的手首晃:“老哥,你救了我这条老命!我这药铺开了三十年,竟不如你一个叫花子懂急症。”他忽然指着药柜上积灰的算盘,“不瞒你说,自打城西新开了‘同济堂’,我这儿生意一落千丈,前日还摔了两副药柜:你若不嫌弃,咱爷俩搭个伙,赚的银两三七分?”

李怀林当下便一拍大腿:“成!但咱得改改规矩:问诊不收银,只收‘药材抵诊费’,穷人家拿把葱蒜也成,富人嘛……”他瞥见陈老汉腰间的旧玉坠,“得送块成色好的玉佩,我拿去当铺换银子进好药。”

三日后,“陈李药铺”的新招牌挂了出来,红漆未干便围了堆人:皆因李怀林在门口贴了张“怪告示”:“头痛脑热不用慌,三根葱换半剂汤;富人若想求妙手,玉佩先押药柜上。”

有那穿绸裹缎的夫人嫌不雅,李怀林便笑:“您瞧这玉佩,我给您刻个‘平安符’纹,比在当铺当十两银子还体面。”

他又让张子墨在药斗上贴小纸条,写着“当归:游子当归,母盼儿归”“远志:心有远志,行有远路”,买药的举子见了首拍大腿,说喝这药连八股文都有了平仄。

最绝的是他发明的“药谜包”,把发散风寒的药包在绣着“雪”字的布袋里,清热解暑的包在“火”字袋里,客人抓药时先猜“寒来暑往”谜,猜中者送止咳枇杷膏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