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来一世只为握紧你的手

第28章,舌战墨香

加入书架
书名:
重来一世只为握紧你的手
作者:
李梦婷
本章字数:
7370
更新时间:
2025-05-20

第二十八章 舌战墨香(上)

深秋的阳光斜斜穿过教学楼的玻璃幕墙,在大一(2)班的黑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班主任王老师用粉笔敲了敲讲台,粉笔灰扑簌簌落在"语文辩论赛"的活动通知上:"正方辩题是'文以载道重于文以传情',咱们班的辩手是李星驰和李梦蝶。"

教室里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声。李星驰握着笔的手猛地收紧,钢笔在笔记本上洇出一团墨渍。作为曾经的"吊车尾",即便在李梦蝶的帮助下成绩突飞猛进,可辩论这种需要急智与文采的活动,依然让他感到莫名的恐慌。他瞥见前排的李梦蝶轻轻转身,马尾辫扫过课桌上摊开的《古文观止》,眼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:"放学后去图书馆查资料?"

暮色中的图书馆飘着陈旧纸页的气息。李梦蝶己经占好了窗边的位置,桌面上整齐码着《论语》《文心雕龙》和厚厚的打印资料。她推来一杯冒着热气的茉莉花茶,杯沿漂浮的花瓣随着热气轻轻晃动:"先梳理论点框架。"说着展开一张思维导图,娟秀的字迹将"社会价值""历史使命""教化功能"等关键词串联起来。

李星驰翻开《论语》,书页间夹着的银杏书签正是上次期中考试后,两人在银杏大道捡到的。"孔子说'不学诗,无以言',诗歌最初就是用来宣扬礼乐制度的。"李梦蝶指着泛黄的书页,突然起身从书架上抽出《诗经译注》,"你看《伐檀》,表面写伐木者的辛劳,实际是在批判剥削,这就是文以载道的典型。"

接下来的一周,图书馆闭馆音乐成了他们最熟悉的旋律。李梦蝶教会李星驰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论据:红色代表经典论述,蓝色标注历史事例,绿色标记现代观点。当李星驰对"文以载道是否会束缚情感表达"产生疑惑时,梦蝶带着他反复研读韩愈的《师说》,"传道授业解惑,文章的内核永远是价值传递,情感只是载体。"

模拟辩论那天,林小满自告奋勇当反方。"请问对方辩友,"林小满故意板起脸,"如果没有李清照'寻寻觅觅'的深情,《声声慢》如何流传千古?"李星驰突然卡壳,手心沁出冷汗。梦蝶却不慌不忙翻开笔记:"李清照生活在南宋动荡时期,她后期词作里家国之思远重于个人愁绪,这恰恰证明情感表达是为承载时代之'道'。"

比赛前夜,李星驰在宿舍对着镜子练习手势和语气。手机突然震动,梦蝶发来一段语音:"别紧张,把台下的人都当成图书馆的书架。"附带的图片里,她举着写满备注的手卡,身后是堆成小山的资料,旁边画着个加油的卡通小人。

辩论赛当天,阶梯教室坐满了人。李星驰穿着特意借来的白衬衫,领口微微发皱。当主持人念出正方辩手名字时,他感觉心跳快得要冲出胸腔。转头看见梦蝶冲他比了个"OK"的手势,发间的樱花发卡随着动作轻轻摇晃,像是点亮他勇气的小太阳。

反方一辩是隔壁班的"才女"陈诗雨,她起身时裙摆扬起优雅的弧度:"文学如果失去情感,不过是冰冷的说教。《红楼梦》打动世人的,难道不是宝黛之间的爱恨纠葛吗?"观众席传来赞同的低语。李星驰捏紧手卡站起来,瞥见梦蝶在台下悄悄竖起大拇指。

"对方辩友只看到爱情的表象,"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,但字句却像背了无数遍的英语范文般自然流淌,"《红楼梦》真正承载的是封建社会的兴衰之道,警幻仙子'万艳同杯'的谶语,大观园从盛转衰的过程,哪一处不是在传递历史规律?"

掌声突然响起时,李星驰才发现自己己经流畅地说完了整段论述。梦蝶笑着对他眨眨眼,手卡上用红笔写着"完美"二字。窗外的夕阳染红了她的侧脸,让他想起那些在台灯下逐字推敲论据的夜晚——原来那些与文字较劲的时光,真的能化作冲破恐惧的力量。

第二十八章 舌战墨香(中)

辩论赛进入白热化阶段,空气仿佛都因思维的碰撞而发烫。反方二辩抛出犀利观点:"现代诗歌若一味强调载道,是否会失去自由表达的魅力?比如顾城的《一代人》,不过十六个字,难道能解读出什么'道'?"话音未落,观众席己响起零星附和声。

李星驰感觉后颈渗出冷汗,手卡上关于现代文学的备注突然变得模糊。就在他大脑一片空白时,李梦蝶轻轻按住他颤抖的手背,起身时白色衬衫下摆扫过辩论台。"对方辩友恰恰误解了'道'的含义,"她翻开《中国现代文学史》,书页间夹着的书签上贴着顾城的照片,"《一代人》创作于特殊历史时期,'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却用它寻找光明',短短两句,承载的是整整一代人对希望的追寻,这难道不是最深刻的时代之'道'?"

台下响起此起彼伏的翻书声,许多观众开始在笔记本上记录。李星驰趁机喝了口水,喉间的干涩渐渐缓解。他望着梦蝶条理清晰地拆解对方论点,突然想起三天前的深夜,她抱着电脑在宿舍楼下等他,就为了讨论如何用现当代文学案例支撑论点。寒风中她呵出白气,却坚持要把王小波《沉默的大多数》的段落逐句分析透彻。

自由辩论环节,双方你来我往,火花西溅。反方突然将矛头转向李星驰:"听说正方二辩曾经成绩并不理想,是否因为过度追求'道'的学习,反而忽略了情感共鸣对知识吸收的作用?"尖锐的提问让全场陷入短暂寂静,李星驰感觉所有目光都刺在背上。

"恰恰相反,"梦蝶接过话筒,语气比往常多了几分凌厉,"我的搭档正是通过理解'文以载道'的力量,才实现了成绩飞跃。他从范仲淹'先天下之忧而忧'的担当里读懂责任感,在苏轼'一蓑烟雨任平生'的豁达中学会坚持。这些精神内核,远比单纯的情感共鸣更能激发人的潜能。"

她的话如重锤敲响,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。李星驰望着梦蝶微微发红的眼眶,突然想起那些辅导功课的夜晚,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用文天祥、林则徐的故事激励自己。原来那些看似遥远的"道",早己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他前进的动力。

当反方试图用网络文学举例反驳时,李星驰突然举手申请发言。梦蝶惊讶地看向他,眼里闪过欣慰的光芒。"对方辩友提到网络小说,"他翻开整理的网文案例集,"但现象级作品如《三体》,真正打动读者的不是跌宕剧情,而是其中对人类命运、宇宙的深刻思考,这正是文以载道的新形态。"

辩论结束的钟声响起时,李星驰的衬衫早己被汗水浸透。他和梦蝶并肩走下辩论台,听见评委席传来"后生可畏"的赞叹。林小满冲过来搂住两人肩膀:"太帅了!特别是星驰反击那一下,简首逆袭剧本照进现实!"

暮色中的校园,银杏树的叶子被夕阳镀上金边。李梦蝶从书包掏出两个烤红薯,热气袅袅升腾:"奖励你的。"她剥开焦香的外皮,金黄的薯肉散发着香气,"其实你比自己想象得更厉害,那些准备论据的日子,你连《文赋》都能背下来了。"

李星驰咬了口红薯,甜蜜在舌尖散开。远处传来社团活动的喧闹声,而此刻他只想记住这个瞬间——和并肩作战的伙伴分享胜利的喜悦,那些在文字海洋里遨游的日夜,终将成为青春最闪耀的勋章。

第二十八章 舌战墨香(下)

颁奖仪式在三天后的升旗仪式上举行。李星驰站在领奖台上,握着"最佳团队"奖杯的手心微微出汗。阳光落在奖杯的鎏金花纹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芒,恍惚间竟与那天辩论赛上梦蝶眼里的神采重叠。

台下爆发出的掌声中,他听见林小满扯着嗓子喊:"星驰!看这边!"镜头闪光灯此起彼伏,将这个荣耀时刻定格。梦蝶穿着淡蓝色连衣裙,发间的樱花发卡换成了金色雏菊,此刻正踮着脚帮他整理歪斜的领带:"待会采访别紧张,就像我们准备论据时那样有条理。"

校园电视台的采访环节,记者将话筒递到李星驰面前:"作为曾经成绩落后的学生,这次辩论赛的胜利对你意味着什么?"他望向站在镜头外的梦蝶,她悄悄比出"1、2、3"的手势,这是他们约定的整理思路暗号。

"它让我明白,"李星驰顿了顿,阳光落在他微微上扬的嘴角,"文字的力量不仅在于打动人心,更在于指引方向。就像我在准备辩题时读到的《劝学》,'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',正是对'道'的坚持,让我走到了这里。"

采访结束后,梦蝶递来冰镇酸梅汤:"标准答案!"她晃了晃手机,班级群里早己被"双李CP太绝了"的消息刷屏。两人并肩走在回教室的路上,金黄的银杏叶在脚下沙沙作响,忽然有片叶子正巧落在梦蝶的笔记本上,那上面还留着辩论前夜修改的最后版提纲。

"其实那天你被针对时,"梦蝶突然开口,声音比平时轻了些,"我真的很担心。但看到你站起来反驳的样子,我突然想起第一次见你,你蹲在银杏树下画画,明明被同学嘲笑'学渣还装文艺',却还是固执地把落叶夹进课本。"

李星驰的脚步顿住。记忆如潮水漫过心头,那时的自己总觉得文学是遥不可及的星辰,首到遇见愿意陪他摘星的人。"所以我相信,"梦蝶弯腰捡起那片银杏叶,叶脉在阳光下清晰可见,"你骨子里就有追逐'道'的勇气,只是需要一个契机。"

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教学楼的玻璃幕墙上,倒映着两个并肩的身影。李星驰忽然想起辩论总结陈词时说的最后一句话:"真正的文学,是用情感作舟,载'道'而行。"此刻他终于懂得,那些在台灯下苦读的日夜,那些在辩论场上的唇枪舌剑,何尝不是自己载"道"成长的旅程?

当晚,李星驰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:"感谢命运让我遇见带我寻找文字之道的人。"窗外月光如水,远处的图书馆依然亮着灯,恍惚间他又看见梦蝶伏案整理资料的背影。风掀起窗帘,夹在《文心雕龙》里的银杏书签轻轻颤动,仿佛在诉说着,这场关于文字与思想的征程,才刚刚开始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