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:青铜碎片与记忆裂缝
美术馆特展的射灯在《银杏之约》的画布上流转,银色纹路随着光影变幻,时而化作数据矩阵,时而显现出神秘图腾。李星驰站在人群外围,目光紧锁着画框右下角新增的青铜蝶形印记——那与梦蝶妈妈围裙上的吊坠如出一辙。
"星驰!"梦蝶拨开人群挤过来,发间的珍珠发卡随着动作轻晃,"策展人说这幅画引起了很大反响!"她脸颊泛红,眼睛亮得惊人,"刚才有位老先生盯着画看了十分钟,说..."她的声音突然压低,"说这些纹路和他在古籍里见过的时空图腾一模一样。"
李星驰的后颈瞬间泛起凉意。展厅玻璃外,穿白大褂的人影一闪而过,那熟悉的轮廓让他想起重生前实验室里冰冷的操作台。他正要开口,梦蝶突然拽着他往角落走去,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:"差点忘了,这是妈妈让我带给你的。"
油纸展开,露出半块桂花糕,糕点缝隙里夹着张泛黄的纸条。李星驰展开纸条的手微微颤抖,褪色的钢笔字迹刺得他眼眶发酸:「小心穿灰风衣的人,青铜碎片在钟楼夹层」——这是他前世临终前写给自己的遗书内容,此刻却出现在这里。
"我今天整理旧物时发现的。"梦蝶的声音带着疑惑,"妈妈说这是外婆留给她的,可外婆去世时我还没出生..."她的话被展厅中央的骚动打断,人群自动让出一条路,穿灰风衣的男人踱步到《银杏之约》前,黑色皮手套着下巴,目光像扫描仪般掠过画布。
李星驰感觉心脏几乎要冲破胸腔。那男人脖颈处若隐若现的银色纹路,与时空管理局的实验编号完全一致。他正要上前,梦蝶突然拉住他的手腕,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:"别冲动,我总觉得...这幅画能保护我们。"
话音未落,展厅所有灯光突然熄灭。黑暗中传来玻璃碎裂的声响,李星驰本能地将梦蝶护在怀里,鼻尖萦绕着她发间的柠檬香。应急灯亮起的瞬间,灰风衣男人己消失不见,《银杏之约》的画布上多了道焦黑的灼痕,而原本空白的角落,赫然浮现出一行血字:「第七次轮回倒计时」。
"快走!"李星驰拽着梦蝶冲向安全通道,身后传来人群的尖叫。楼梯拐角处,他瞥见消防栓镜面里重叠的倒影——自己和梦蝶身后,站着无数个模糊的身影,穿着不同时代的服装,却都戴着相同的青铜蝶形吊坠。
跑到美术馆外的梧桐树下,梦蝶突然蹲下身子剧烈喘息。李星驰这才发现她掌心满是血痕,攥着的竟是半枚青铜碎片,边缘锋利如刀:"刚才...画框裂开时,碎片自己飞到我手里的。"她抬起头,瞳孔深处闪过一丝银光,"星驰,我好像...想起了什么。"
远处传来警笛声,李星驰脱下外套裹住她颤抖的肩膀。梧桐叶在风中沙沙作响,梦蝶的声音混着风声飘进他耳中:"我看到很多画面,实验室、倒计时器,还有你..."她的眼泪砸在青铜碎片上,泛起诡异的涟漪,"我们不是第一次经历这些,对吗?"
李星驰握紧她的手,指腹抚过碎片上的古老纹路。重生后的无数个日夜在眼前闪过,那些刻意埋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。他正要开口,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,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让他浑身血液凝固——照片里,梦蝶妈妈站在钟楼顶端,手中举着完整的青铜蝶形器物,背后是密密麻麻的银色纹路,组成巨大的时空坐标。
"去钟楼。"李星驰拉起梦蝶,"我们得赶在他们之前。"他没说出口的是,照片拍摄日期显示为1948年5月25日——正是董存瑞牺牲的那一天,也是所有重生记忆的起点。
夜幕笼罩下的钟楼泛着冷青色的光,台阶上散落着几片银杏叶,叶脉间天然形成的纹路,与《银杏之约》的画作完美重合。李星驰推开生锈的铁门,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,而梦蝶手中的青铜碎片突然发烫,指引着他们走向旋转楼梯深处。
在布满蛛网的夹层里,尘封数十年的木盒静静躺着。当李星驰颤抖着打开盒子,里面的青铜罗盘正发出蜂鸣,指针疯狂旋转后,最终指向北方——那里,是他们就读的大学校园。而罗盘底部,刻着一行小字:「所有相遇,都是重逢;所有离别,都是归来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