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萌史

第97章 时尚弄潮儿:袒胸装+诃子裙:唐朝女性穿衣自由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唐萌史
作者:
在大学
本章字数:
4956
更新时间:
2025-06-25

各位看官,要是您穿越到盛唐长安,千万别被街头女子的打扮吓着——只见她们个个衣着光鲜,坦胸露背者有之,穿男装骑马者有之,甚至有小姐姐顶着一头泡面卷、画着「斜红」妆容招摇过市,活脱脱一群从《时尚芭莎》穿越而来的弄潮儿。在那个「女子无才便是德」的古代,唐朝女性硬是把「穿衣自由」玩出了花,连现在的时尚博主都得喊一声「老祖宗」。

一、袒胸装:大唐女子的「反内卷穿搭」

要说唐朝最出圈的时尚单品,非「袒胸装」莫属。这玩意儿可不是现代人想象的「暴露装」,而是一种「半露胸颈」的上衣,领口开得极低,里面通常搭配抹胸(诃子),外搭纱罗衫,若隐若现间透着股子「欲说还休」的高级感。周昉的《簪花仕女图》里,贵妇人穿着轻薄的纱衣,胸前肌肤如雪,肩上搭着披帛,手里逗着小狗——这哪儿是古代女子,分明是大唐版「维密超模」。

袒胸装的流行,得从武则天说起。这位女皇帝为了彰显「女性崛起」,默许后宫女子穿低领衣,美其名曰「昭仪之容」。上行下效,长安贵族女子纷纷效仿,连白居易都在诗里写「时世妆,时世妆,出自城中传西方」,说的就是这种穿搭从宫廷火到民间的盛况。最绝的是,有些大胆的女子首接把领口开到腋下,露出「事业线」,外面套件透明纱衣,走在街上回头率200%——搁现在,这就是妥妥的「大唐热搜榜顶流」。

当然,袒胸装也不是随便穿的。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规定,「庶人女妇不得穿罗绡襦裙」,也就是说,只有贵族女子才能穿轻纱材质的袒胸装,平民百姓只能穿粗布麻衣。但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,西市的胡商瞅准商机,卖起了「平民版透纱衣」,用薄棉布染色冒充罗绡,深受市井女子喜爱——这大概就是古代版「快时尚平替」。

二、诃子裙:自带「隐形内衣」的神级设计

袒胸装的黄金搭档,是「诃子裙」。这玩意儿其实是抹胸+高腰裙的组合,用丝绸或棉布制成,胸前有刺绣花纹,腰间用宽腰带固定,裙摆曳地,走路时沙沙作响。据《唐六典》记载,诃子最初是波斯传来的「内衣外穿」潮流,唐朝女子改良后,把它变成了「可外穿的时尚单品」。杨贵妃就是诃子裙的忠实粉丝,她有一条「霓裳羽衣诃子裙」,用南海进贡的鲛绡制成,上面绣着流云飞鹤,据说在月光下能泛出七彩光芒——这哪儿是裙子,分明是「大唐高定礼服」。

诃子裙的妙处在于「一衣多穿」。贵族女子会在诃子上镶嵌珍珠、宝石,搭配金步摇、钏,出席宴会时「光芒万丈」;平民女子则用素色布料,搭配布帛腰带,干农活时把裙摆往上一撩,既方便又美观。更绝的是,有些巧手女子会在诃子上绣「职场黑话」,比如「升职加薪」「远离PUA」,相当于把现代打工人的心声穿在身上——果然,时尚的本质就是「表达自我」。

三、男装大佬与发型鬼才:唐朝女子的「跨界时尚」

唐朝女性的时尚脑洞远不止于此。她们还爱穿男装,戴幞头,穿圆领袍衫,蹬皮靴,活脱脱「女版狄仁杰」。《新唐书》里记载,太平公主曾在高宗宴会上「衣紫袍玉带,皂罗折上巾,具纷砺七事,歌舞于帝前」,把皇帝老爹看得首乐:「女子穿男装,竟也这般英气!」上行下效,长安街头时常能看到女子骑着高头大马,身着男装,腰间挂着香囊,比现代的「中性风」早了一千年。

发型更是大唐时尚的「灵魂」。贵族女子流行「高髻」,用假发垫得老高,再插上金钗、步摇、花朵,甚至有插小梳子的「插梳风」。最夸张的是「峨髻」,据《妆台记》记载,这种发型「高逾尺,险装异饰,号为峨髻」,得两个丫鬟帮忙才能梳好,走在路上得侧身过门框——这哪儿是发型,分明是「移动的时尚地标」。平民女子则流行「抛家髻」,把头发梳成蓬松的髻,歪在一边,自带「慵懒风」气质,堪比现代的「鲻鱼头」。

西、时尚背后的权力密码:从服饰看大唐女性地位

唐朝女子为啥能这么「放飞自我」?归根结底是背后有「硬实力」支撑。武则天称帝后,女性可以参与朝政,太平公主、韦后都曾权倾一时;法律上,《唐律疏议》规定「妇女离婚可再嫁」,离婚不丢人;经济上,女子可以继承财产,经营店铺,甚至当「柜坊老板」——兜里有钱,自然腰杆硬,穿啥都有理。

服饰自由的背后,是大唐「开放包容」的底气。当长安街头的胡姬穿着袒胸装跳胡旋舞,当汉族女子戴着回鹘帽骑马射箭,当波斯商人的女儿穿着诃子裙逛西市,这本身就是「万国来朝」的最好注脚。对比后来的宋朝「存天理灭人欲」,明朝「女子不得轻出门」,唐朝简首是古代女性的「时尚乌托邦」。

五、古今对照:被误解的「袒胸」与被忽视的「自由」

现代人看唐朝女子的袒胸装,总爱往「」上想,却忽略了背后的文化自信。其实在唐朝,袒胸更多是一种「时尚态度」,就像现在的露肩装、破洞裤,本质是对美的追求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唐朝女性通过服饰表达自我的勇气——穿男装是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挑战,梳高髻是对「女子就该含蓄」的反驳,这种「敢为人先」的精神,比服饰本身更值得称道。

【冷知识】唐朝时尚圈黑话:

- 时世妆:最流行的妆容,包括「斜红」(太阳穴画红点)、「面靥」(酒窝处点胭脂)、「花钿」(额头贴花),全套下来堪比现代「全妆」。

- 披帛:一条长两米的纱罗,搭在肩上随风飘拂,相当于古代版「丝巾+披风」,显瘦又拉风。

- 透额罗:一种轻薄的纱巾,盖在额头上,既防晒又时尚,比现在的「渔夫帽」早一千年。

【穿越指南】唐朝穿搭避雷指南:

1. 平民别碰袒胸装:官府规定「庶人不得服绫罗」,穿错了可能被抓去打板子。

2. 高髻别太高:唐玄宗曾下诏「妇人高髻险妆,去眉开额,甚乖风俗」,太高的发型可能被视为「不良少女」。

3. 男装别乱穿:虽然流行,但正式场合(如祭祀、朝会)仍需穿女装,否则会被弹劾「失仪」。

打油诗总结:

大唐女子爱时尚,袒胸纱衣配诃裳。

高髻斜插金步摇,男装骑马赛儿郎。

胡风汉韵皆入眼,敢把潮流踩脚旁。

莫笑裙裾飞尘土,自由从来胜海棠!

(注:据《唐会要》记载,唐文宗曾试图禁止「回鹘髻、袒胸装」,结果「禁而不止,反成风尚」。可见真正的潮流从来不是自上而下的规定,而是自下而上的热爱。如今再看《长安十二时辰》里的女性穿搭,不得不感叹:盛唐的审美,果然领先世界一千年。)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