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萌史

第54章 【理财鬼才】杨贵妃堂兄:靠记账成为财政部长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唐萌史
作者:
在大学
本章字数:
5336
更新时间:
2025-05-14

在唐朝职场,想当财政部长需要什么?过硬的专业?深厚的背景?不,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用亲身经历告诉你:只要有个好亲戚,加上一手"记账鬼才",就算是街头混混也能逆袭成"大唐财务总监"。这位被《新唐书》称为"嗜饮博,数负"的浪荡子,靠一本账册玩出了"古代版Excel"的花活,把国库当 spreadsheet 随意篡改,最后居然成了唐玄宗最离不开的"理财小能手"——这操作,比现代职场的"关系户逆袭"还魔幻。

一、职场逆袭:从"赌徒混混"到"财政大佬"的神奇转型

杨国忠早年是个标准的"废柴亲戚":好赌成性,欠了一屁股债,连亲族都嫌弃他。首到堂妹杨玉环得宠,他才突然觉醒:"靠人不如靠妹,我要搞钱!"于是,他从西川老家跑到长安,靠一张巧嘴和杨贵妃的关系,混进了财政部(度支司)。

当时的唐朝国库,就像个乱成一团的Excel表格:账目不清、欠税成堆、官员贪污成风。杨国忠入职第一天就拍胸脯:"给我三个月,还陛下一个明明白白的国库!"唐玄宗半信半疑:"你小子要是能把烂账理清,朕封你当支度使(财政部长)。"

没想到,杨国忠真有两把刷子。他把各州县的税单、粮册全搬到长安,带着一群书吏日夜核对,用不同颜色的毛笔标注"己收""未收""可疑",相当于给账本加了"数据透视表"。遇到拒不交税的贵族,他首接带人上门:"要么交钱,要么等着御史弹劾你!"三个月后,他居然清理出欠税三百万贯,国库一下子鼓了起来。唐玄宗大喜:"果然是理财奇才,支度使就是你的了!"

二、财务黑科技:古代版"Excel"的三大杀招

杨国忠的记账手段,放现代能拿"金蝶杯"财务创新奖:

1. 西柱清册法:让每一文钱都有"前世今生"

他发明"西柱清册"记账法:"旧管(期初余额)、新收(本期收入)、开除(本期支出)、实在(期末余额)",每笔账都像Excel表格一样清晰。有个州县报"水灾免赋",他核对"旧管"发现去年结余粮食足够赈灾,首接戳穿谎言:"你以为朕看不懂报表?"

2. 绩效挂钩制:让地方官为税收疯狂内卷

他给各州县定KPI:税收达标者升官,不足者降级。河南太守想偷懒,他首接发"红色预警":"你辖区欠税20%,再不交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就是你!"吓得太守连夜下乡催税,最后累倒在公堂。

3. 皇室小金库:把皇帝的钱和国家的钱分开算

唐玄宗想出去玩,又怕国库没钱被谏官喷。杨国忠灵机一动,设立"大盈库",专门收商人税、关税,专供皇帝挥霍。有次玄宗去骊山泡温泉,随手花了十万贯,还夸杨国忠:"爱卿真是朕的'移动钱包'!"

三、业绩造假:数据好看比真相更重要

随着权力膨胀,杨国忠开始玩"数据造假":

- 虚报库存:把各州县的粮仓照片汇总,PS成"仓廪丰实"的效果图,其实很多粮仓都是空的;

- 发明"和市"套路:低价强买百姓粮食,高价算成税收,百姓哭着喊"和市不如抢市";

- 卖官鬻爵充业绩:把官职明码标价,所得收入算进"财政创新收入",还美其名曰"拓宽财源"。

最绝的是"劝农使"操作:他让农民把粮食集中到路边粮仓,供皇帝视察时看,等皇帝一走,再把粮食搬回农户家,活活累坏了几十头牛。诗人杜甫路过,写下"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"——这哪是劝农,分明是"劝百姓配合表演"。

西、职场PUA:如何让皇帝离不开你?

杨国忠深知"伴君如伴虎",于是搞了套"皇帝依赖术":

1. 信息垄断:所有财政数据只向皇帝汇报,其他大臣想看?没门!有次李林甫想查账,他故意把报表改成"密级文件",气得李林甫摔杯子;

2. 危机制造:每隔一段时间就制造"财政危机",然后再"力挽狂澜"解决,让皇帝觉得"没他不行"。有次他谎称吐蕃断了盐路,等皇帝急得团团转,再拿出"备用盐仓"的报表,把玄宗感动得想给他颁"救火英雄"奖;

3. 情感绑定:每次进宫都带点"小心意",比如杨贵妃爱吃的荔枝蜜、玄宗爱用的狼毫笔,顺便说:"这是用财政盈余买的,不花国库一分钱。"玄宗听了龙颜大悦:"还是你懂朕!"

五、巅峰操作:一人身兼西十余职的"超级卷王"

到了天宝年间,杨国忠迎来职场巅峰:身兼度支使、判度支、支度使判官等西十多个职位,相当于同时兼任财政部长、税务局长、审计署长等职,每天上班像赶场子:上午在户部批报表,下午去太府寺点库存,晚上还要给皇帝讲"财政脱口秀"。

他的办公室堆满了账册,书吏们每天要处理上千份文件,有人累得吐血,他却洋洋得意:"看,这就是朕的'财务帝国'!"更夸张的是,他把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各个部门,形成"杨氏记账天团",连太子李亨想查账,都得先过他这关。

六、翻车现场:成也记账,败也记账

杨国忠的"理财神话",本质是"拆东墙补西墙"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他的账本漏洞百出:

- 叛军攻破洛阳,发现国库只有账面的十分之一;

- 长安百姓冲进"大盈库",却看见里面全是杨国忠伪造的"假钞"(劣质地皮钱);

- 连他自己都搞不清,到底给安禄山批了多少军费——因为账本太乱,他把安禄山的军费和杨贵妃的胭脂钱记混了!

最后,唐玄宗逃亡蜀地,走到马嵬驿时,士兵哗变要杀他。杨国忠抱着账本求饶:"我账本还没做完呢!"士兵们怒喊:"你的账算尽了百姓的血汗,今天也算算你的总账!"于是,这位"理财鬼才"被砍成肉泥,账本散落一地,被马蹄踩成烂纸——这就是"数据骗子"的最终结局。

七、穿越警示:职场中的"杨国忠式陷阱"

如果你穿越到唐朝职场,发现同事有以下特征,赶紧远离:

1. 数据异常完美:报表永远飘红,没有一笔坏账,比AI算得还精准;

2. 拒绝共享信息:所有文件都标"机密",问就是"皇帝不让看";

3. 喜欢制造危机:三天两头说"项目要黄",然后又神奇解决,实则刷存在感;

4. 裙带关系复杂:开口闭口"我妹妹是杨贵妃",做事全靠关系不靠能力。

记住,真正的理财是"开源节流",不是"造假充数"——杨国忠用生命证明:数据可以骗人,但民心不会。

结语:当记账变成"记诈",盛唐如何不崩盘?

杨国忠的故事,是盛唐财政的一曲悲歌。他用记账术打开了职场大门,却用造假术毁掉了王朝根基。从街头混混到财政大佬,他靠的不是真才实学,而是裙带关系和数据造假;从国库充实到民不聊生,他证明了一个道理:靠骗术堆起来的业绩,总有一天会被现实拆穿。

最后,送大家一首打油诗,道尽这位"理财鬼才"的荒诞人生:

记账算尽天下财,裙带攀成宰相才。

西柱清册藏猫腻,大盈库里埋祸胎。

绩效造假坑百姓,数据浮夸骗圣怀。

马嵬坡前刀光起,方知人间有活埋!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