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萌史

第18章 狄仁杰:在女皇手底下当"职场老狐狸",我太难了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唐萌史
作者:
在大学
本章字数:
5230
更新时间:
2025-05-14

公元691年,洛阳皇宫的金銮殿上,武则天盯着台下的狄仁杰,突然想起民间流传的"狄公断案如神"。这位年近六旬的老头穿着绣着獬豸的官服,腰间挂着一块刻着"职场生存指南"的玉佩,活像个"大唐版职场老狐狸"。武则天微微一笑:"狄爱卿,听说你在豫州当刺史时,把酷吏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得不错?"狄仁杰立刻磕头:"陛下过奖,臣不过是个'补锅匠'罢了。"——这对话,活像现代公司CEO与"救火队员"的套路交流。

一、职场定位:在"女总裁"手底下当"不粘锅"

狄仁杰的职场哲学,核心是"三不原则":不站队、不硬刚、不贪功。他历经太宗、高宗、武周三朝,见过太多"职场流星"升起又陨落,深谙"在女皇手底下混,要像块不粘锅——油盐不进,善恶不显"。当来俊臣等酷吏在朝堂上搞"忠诚度测试"时,他却在办公室研究《唐律疏议》,偶尔给武则天递个《请减江南戍兵疏》,看似"佛系摸鱼",实则在等待时机。

最能体现他"不粘锅"特质的是"反诬陷"事件。公元692年,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,把他抓进丽景门大牢。按常理,这种"莫须有"的罪名很难洗脱,但狄仁杰一进牢房就大喊:"大周革命,万物唯新,唐室旧臣,甘从诛戮,反是实!"来俊臣当场懵圈:"这老头怎么不按套路出牌?"原来,狄仁杰用"自污法"破局——既然酷吏想要"谋反"的口供,那就先承认,再找机会翻供。这招"以退为进",比现代职场的"先认怂再申诉"还高明。

二、生存法则:如何与"女总裁"打太极

狄仁杰与武则天的相处之道,堪称"职场向上管理"的教科书。他发明了三种"太极话术":

1. 彩虹屁+扎心刀

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,问狄仁杰意见。狄仁杰说:"陛下,臣昨晚梦见陛下下棋,棋盘全碎了,这是'不得其子'的预兆啊!"武则天皱眉:"别绕弯子,首说!"狄仁杰才说:"太宗皇帝打天下,高宗传位陛下,您要是立武氏,对得起李家列祖列宗吗?"这波"先讲玄学再讲逻辑"的操作,让武则天不得不重新考虑——毕竟,再强的老板也怕"天意"。

2. 装糊涂+办实事

武则天宠爱男宠张易之、张昌宗,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。狄仁杰却装没看见,有次在路上遇到二张骑马冲街,他故意躲到一边,还对随从说:"年轻人嘛,有点脾气正常。"但转头就给武则天递奏折:"二张在民间强抢民女,恐损陛下圣誉。"武则天只好约束二张——这招"选择性失明+精准打击",比首接弹劾聪明百倍。

3. 摆资历+谈感情

狄仁杰晚年,武则天称他为"国老",免了他的跪拜礼。有次他说:"陛下,臣这把老骨头快散架了,想退休享享清福。"武则天却拉住他:"朕离不开你啊!"狄仁杰趁机说:"那陛下就少杀点人,多干点实事,臣就是累死也甘心。"——这波"打感情牌+提要求"的组合,让武则天哭笑不得,却又不得不听。

三、职场高光:老狐狸的"补天术"

狄仁杰的真正价值,在于他是"大唐集团的补天石"。武则天主政前期,酷吏横行,民生凋敝,他却在地方搞起了"职场救赎":在宁州当刺史时,调解汉胡矛盾,被百姓称为"狄使君";在魏州抵御契丹时,不战而屈人之兵,百姓立碑歌颂;最绝的是在江南,他拆毁1700多座"淫祠",把迷信的百姓拉回"搞生产"的正道——这波"基层治理"的操作,比现代"项目经理"还靠谱。

他还搞了个"人才储备库",暗中培养张柬之、姚崇等能臣。有次武则天问:"朕要找个宰相,谁合适?"狄仁杰推荐张柬之:"陛下要是只要'办公室主任',现有人才够了;要是要'CEO级人物',非张柬之莫属。"后来张柬之发动"神龙政变",复辟李唐,堪称狄仁杰的"职场神预判"——这招"放长线钓大鱼",比现代"猎头"还牛。

西、职场启示:老狐狸的"生存微积分"

狄仁杰的故事,藏着三个职场真理:

1. 职场不是非黑即白,而是灰度生存

他不反对武则天称帝,却暗中保护李唐宗室;不赞同酷吏政治,却从不公开对抗。就像《旧唐书》说的:"狄公之贤,在于善处乱而不惊。"职场中,真正的高手懂得在"原则"与"现实"间找平衡,不做"清流"也不当"浊流",而是做"泥石流中的磐石"。

2. 老板需要的不是忠臣,而是能臣

武则天明知狄仁杰"心向李唐",却依然重用他,因为他能解决问题。现代职场也一样,老板可以容忍你偶尔"摸鱼",但绝不能容忍你"无能"。狄仁杰的"补锅能力",比一万句"忠诚宣言"更有价值。

3. 职场安全距离:离老板太近容易烫伤,太远容易冻僵

狄仁杰与武则天保持着"既亲近又独立"的距离:每天上朝必奏对,但下朝后从不私下往来;接受"国老"的尊称,却拒绝任何特殊待遇。这种"不远不近"的分寸感,让他既受信任,又不招忌——堪称"职场距离学"的典范。

五、史书里的"老狐狸真相":越想"忠君",越要"懂君"

传统史书总把狄仁杰写成"再造李唐的忠臣",却忽略了他的"曲线救国"策略。他曾对儿子说:"我不附武,李氏必危;我尽附武,李氏亦危。"所以他选择"表面拥武,暗中保唐"——这种"双重身份"的煎熬,比现代"无间道"还难。但他成功了:临终前,武则天问他"谁可托孤",他推荐的全是李唐旧部;他死后三年,张柬之发动政变,武则天退位,李唐复辟——这波"生前铺路,死后收网"的操作,堪称"职场长线投资"的巅峰。

最让人感慨的是武则天对他的评价。狄仁杰去世后,武则天痛哭流涕:"朝堂空矣!"并废朝三日,赠文昌右相——这待遇,比现代"CEO为离职高管开追悼会"还隆重。或许在武则天心里,狄仁杰不仅是"职场老狐狸",更是她唯一能放心交付后背的"职场合伙人"。

结语:职场最高境界,是让老板觉得"没你不行"

狄仁杰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"职场生存艺术":他不做"道德完人",只做"问题解决者";不追求"青史留名",只追求"曲线救国"。在武则天这样的"强势老板"手底下,他用"太极推手"化解危机,用"补天之功"证明价值,最终成为"两朝不倒"的传奇。正如他在《狄梁公笔记》里写的:"夫职场者,非战场也,胜在柔,败在刚,成在稳,毁在慌。"——这,才是真正的"职场老狐狸"智慧。

打油诗总结

女皇手下当差难,全靠演技来过关。

装怂认谋反被斩,太极推手保平安。

推荐人才留后招,死后三年局翻盘。

若问职场谁最6?狄公堪称老狐狸!

(注:狄仁杰累封梁国公,去世后追赠司空、太师,配享唐中宗庙廷。其"神探"形象经《狄公案》等小说演绎,成为"古代职场智慧"的象征,实则更擅权谋与治政,堪称"全能型老狐狸"。)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