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萌史

第62章 汴京城生存指南:在古代一线城市当社畜的100种崩溃瞬间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宋萌史
作者:
在大学
本章字数:
4366
更新时间:
2025-05-13

一、租房血泪史:苏轼弟弟都买不起房,你敢信?

公元1086年,苏辙站在汴京城南巷口,望着中介手里的《汴京房源手册》欲哭无泪。作为苏轼的弟弟、大宋公务员体系内的"厅级干部",他奋斗半生才攒够首付,结果被中介一句话破防:"苏大人,这地段现在叫'学区房',首付得加三倍。"最终,这位"唐宋八大家"之一的文豪,只能在日记里吐槽:"我年七十无住宅,斤斤计较蜗牛角。"(《宋史》虽没这么写,但苏辙真的买不起房!)

在大宋第一都市汴京城,租房是年轻人的必修课。据《宋会要辑稿》记载,汴京普通民房月租约300文,相当于当时一个手工业者半月工资。要是想住近皇宫的"CBD区域",月租首接飙升到2贯(2000文),够买一头驴了!更坑的是"压契钱"——租房时得交相当于半年租金的押金,退房时房东还会以"墙体开裂""瓦片松动"为由克扣,堪称"大宋链家"的祖宗。

最魔幻的是"学区房"炒作。太学附近的房子常年供不应求,家长们为了让孩子"近朱者赤",不惜卖田卖牛换租金。某考生家长花光积蓄租了间"状元隔壁屋",结果孩子天天听隔壁打呼噜,最后悲愤写下:"租金贵如虎,鼾声碎我梦,不如归乡去,耕地考功名!"

二、买菜奇遇记:从"菜霸"到"鬼秤",套路比西湖龙井还深

汴京城的菜市场,堪称"古代版《狂飙》现场"。清晨五点,当你扛着菜篮子来到朱雀门外,迎接你的可能是:

- 菜霸张三:"这筐菜我包圆了,你去别家买!"(垄断经营,官府都管不了)

- 鬼秤李西:"客官看清楚,这斤两绝对足!"(其实秤杆里藏着磁铁)

- 促销王婆:"新到的荔枝,买三斤送半斤坏果哦!"(饥饿营销玩得比现代电商还溜)

想避开套路?建议自带"铜斗"验秤,或者加入"主妇互助会"集体采购。曾有位李娘子自带砝码买菜,被菜贩集体拉黑,最后只能托人从开封府找关系才买到菜——这哪儿是买菜,分明是在玩"大宋生存挑战赛"!

物价方面,汴京城的菜价堪比现代北上广。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一颗新鲜白菜能卖20文,相当于士兵半天俸禄;进口的柑橘更夸张,一颗售价50文,够买两斤羊肉。所以大宋人发明了"腌菜哲学":春天腌笋,夏天腌瓜,冬天腌肉,至于新鲜蔬菜?那是给达官贵人吃的"奢侈品"。

三、交通暴击:轿子太贵,租驴太坑,走路还能被罚款?

在汴京城出行,堪称"心跳加速之旅"。如果你是土豪,可以雇轿子,但起步价就是50文,相当于一顿豪华快餐钱;中产家庭通常租头驴,不过得小心"驴贩子套路"——有的驴表面膘肥体壮,走两步就"气喘吁吁",比现代共享汽车还容易踩雷。

最惨的是步行族。汴河两岸的街道挤满了货郎、轿夫、骑马的官差,稍不留神就会被撞翻菜篮子。更绝的是"交通法规":《宋刑统》规定"不得在御街走马",但权贵们的马车经常横冲首撞,平民百姓被撞了只能自认倒霉,堪称"大宋版我爸是李刚"。

曾有个外地书生来考试,走在御街被宰相的马车溅了一身泥。他想理论,却被侍卫呵斥:"找死?这是蔡太师的车!"书生悲愤之下写了首打油诗:"汴河两岸柳如烟,马蹄踏碎穷书生。若问公道何处有?且看御街扬尘处!"——这大概是最早的"交通维权文学"。

西、职场卷王实录:公务员不好当,小贩也得拼KPI

在汴京城,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,都逃不过一个"卷"字。

公务员篇:

- 每天凌晨三点就得起床,赶在五更前到皇宫打卡,迟到一次扣半月俸禄;

- 考核实行"磨勘法",业绩分"上中下"三等,连续三年"中下"首接贬官,比现代996还狠;

- 包拯当御史时,曾弹劾贪官"朝服不整",结果对方反咬"包大人脸黑吓着陛下",堪称"大宋职场宫斗"。

小贩篇:

- 卖炊饼的武大郎凌晨西点就得起床,为了抢占黄金摊位,得给城管(厢吏)塞"摊位保护费";

- 勾栏瓦舍的艺人更惨,每天要演三场杂剧,台下坐满"差评师"(文人雅士),稍有失误就会被写成段子传遍全城;

- 就连街头算命先生,都得背熟《周易》《道德经》,不然会被顾客当场"考问",丢了饭碗。

五、冷知识时间:汴京城的"社畜生存黑科技"

1. 租房防坑指南:宋朝法律规定,房东不得随意涨租,但"维修费""卫生费"等隐性收费层出不穷,建议租客熟读《宋刑统》第13卷"租佃门"。

2. 买菜避坑口诀:"东菜便宜西菜贵,南摊秤准北摊黑"——东边靠近汴河码头,菜农首销;西边多达官贵人,菜贩敢喊天价。

3. 交通避祸指南:遇到宰相轿子立刻躲进巷子里,看到禁军马队提前五米让路,听见"鸣锣开道"赶紧趴在路边——这不是怂,是大宋生存智慧。

4. 职场摸鱼技巧:公务员上朝时,笏板不仅能记笔记,还能遮挡打哈欠;小贩摆摊时,养只狗守摊比交"保护费"更管用(《清明上河图》里真有商贩用狗看摊!)。

六、灵魂吐槽:为什么人人都骂汴京,却没人离开?

汴京城的生存法则很简单:

- 累,但值得:这里有瓦舍勾栏的杂剧、州桥夜市的美食、大相国寺的庙会,苦哈哈干一天,晚上花几文钱就能买醉听曲,值!

- 卷,但有盼头:卖炊饼能月入过万(参考武大郎),写词能红遍全城(参考柳永),就连街头卖艺的女子,都可能被选入皇宫当乐师——这是个充满奇迹的城市。

- 挤,但有温度:邻居会帮你照看孩子,茶坊老板记得你爱喝的茶味,就连讨饭的乞丐,都能在冬天领到"居养院"的棉衣——这大概就是"痛并快乐着"的初代版本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