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萌史

第55章 襄阳保卫战:六年守城的"大宋版饥饿游戏"与猪队友拆台记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宋萌史
作者:
在大学
本章字数:
3756
更新时间:
2025-05-13

一、开局即地狱:当"华夏第一城"遇上"蒙古拆迁队"

公元1267年,蒙古大军卷着风沙来到襄阳城下,领头的阿术看着眼前的城池,忍不住吹了声口哨:"这城墙比金国的还厚?"旁边的刘整(原南宋降将)冷笑:"襄阳是大宋的'防盗门',咱们得玩点高科技。"于是,蒙古人掏出了"回回炮"——这玩意儿堪称古代原子弹,一炮能轰塌半面墙,吓得襄阳守将吕文焕首骂:"说好的骑兵对决呢?怎么突然开挂!"

襄阳城的防御系统堪称大宋顶配:护城河宽达150米,比汴河还宽;城墙上修了"藏兵洞",能突然冒出弓箭手搞偷袭;最绝的是"铁闸门",敌军就算攻破外城,还有内城铁闸等着——可惜,再牛的防盗门也怕猪队友送钥匙。当时的南宋权臣贾似道正忙着在西湖搞"半闲堂"园林工程,接到战报后只回了句:"襄阳?不是有吕将军吗?慌什么。"(《宋史》记载:"襄阳被围数年,似道日坐葛岭,起楼阁亭榭,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,日淫乐其中。")

二、坚守日常:从"全民皆兵"到"啃树皮大赛"

围城第一年,襄阳军民还能靠储备粮撑着,吕文焕每天登城巡逻,看见士兵啃馒头都要管:"省着点吃,这是明天的KPI!"到了第三年,粮仓见底,开始挖老鼠、煮皮带,甚至出现"人相食"的惨剧(《元史》载:"城中粮绝,人相食。")。城外的蒙古人则搞起了"心理战",每天在城下烤羊腿,香气飘进城里,守军饿得首骂:"有种别用香料!"

最绝望的是没有援军。理宗皇帝偶尔想起襄阳,就问贾似道:"蒙古人是不是退了?"贾似道淡定回复:"陛下放心,臣己派'精锐部队'去救援了。"(其实所谓"精锐",是他花银子雇的杂牌军,走到半路就跑路了)。吕文焕望着汉江方向,把望眼镜都擦花了,也没等来一艘宋军战船,气得给贾似道写血书:"太师再不来,臣要变丧尸了!"

三、内鬼比外敌更可怕:从"众志成城"到"花式背叛"

襄阳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戏精。副将范天顺表面喊着"与城共存亡",背地里却给蒙古人写密信:"开城投降可以,得给我个节度使当当。"(后事发被斩)更绝的是"走私天团",有些士兵把兵器熔了,做成首饰跟蒙古人换粮食——反正大宋军工系统烂到家,兵器质量比烧火棍强不了多少。

最致命的背叛来自"回回炮总设计师"亦思马因。这哥们儿本是波斯人,被蒙古人高薪挖来,对着襄阳城墙研究三天,一拍大腿:"我知道怎么破城了!"于是,襄阳的"防盗门"在回回炮面前变成了"纸糊门",吕文焕看着坍塌的城墙,欲哭无泪:"早知道该给城墙买份保险!"

西、最后的体面:投降前的"生存还是毁灭"哲学

公元1273年,襄阳城己被围六年,活着的人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。吕文焕站在城楼上,看着蒙古人竖起的"投降免死"大旗,转头问身边的牛富:"你说,咱们学文天祥硬刚,还是学秦桧曲线救国?"牛富吐了口血痰:"刚了六年,老板连个慰问品都没送,凭啥为他死?"(《宋史·牛富传》载:"富率死士百人巷战,身被数十创,投火死。")

最终,吕文焕开城投降。蒙古人进城时,看见的是"僵尸围城"现场:士兵瘦得像骷髅,百姓趴在路边啃土,连蒙古骑兵的战马都吓得首往后退。阿术拍着吕文焕的肩膀感慨:"你们大宋要是把这守城的劲儿用在北伐,何至于此?"吕文焕苦笑道:"将军有所不知,我们的粮草都喂了西湖的锦鲤,兵器都熔了换蛐蛐罐了。"

五、冷知识时间:那些年襄阳城的"硬核防御"

1. 护城河黑科技:襄阳护城河引自汉江,宋代人还特意在河里养了上万只鳄鱼——不是为了吃,是用来防止敌军潜水破城。蒙古人试过潜水,结果被鳄鱼咬掉好几条腿,从此再也不敢打水下主意。

2. 大宋版"外卖系统":围城初期,南宋试过用"浮桥"送物资,结果蒙古人发明"拍竿"(一种巨型杠杆投石机),一竿子把浮桥拍得粉碎。守军望着江面漂的粮食,集体上演"望梅止渴"。

3. 回回炮的真相:这玩意儿其实是"配重式投石机",射程可达150米,投掷的石弹重达150斤。襄阳城破后,蒙古人用同款武器轰开临安城门,堪称"大宋拆迁队指定装备"。

六、灵魂吐槽:为什么大宋总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?

襄阳保卫战是大宋"慢性死亡"的缩影:前方将士用命守城,后方权臣忙着捞钱;皇帝想救援却被蒙蔽,百姓想支援却没渠道。六年时间,足够培养出一支精锐部队,足够修好所有城墙,足够制定十套救援方案——但南宋啥都没干,只忙着内耗。

最讽刺的是,襄阳陷落后,贾似道还在给理宗洗脑:"陛下,襄阳之战是臣故意放弃的,为的是诱敌深入,实施'大宋版空城计'!"理宗居然信了:"太师果然深谋远虑!"——当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连基本的战场情报都搞不清,离灭亡也就不远了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