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掌柜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脸色极其难看。
“今日老朽认栽了,多一句嘴,公子可是东江毛大帅的人?”
“你打算将来找回场子的吗?”毛承克戏谑道。
刘掌柜干脆不说话,来了个默认。
他做了这些年掌柜,被人讹也不是头回,道上规矩他懂。
只要同意给赎金,对方就不能再伤人,而且一般都要报上自己的名号,以示“冤有头,债有主”,苦主将来若是发达了不会找错报仇对象。
这些规矩,毛承克曾听赵守忠跟他提起过,东江军一首都做没本钱的买卖,这里面的门道他们熟悉。
“给你三天时间,一万石大米拉到码头,本公子记你个好。”毛承克笑了笑,也跟他来了个默认。
刘掌柜心中己经有数,点了点头命人将两名手下的尸体收起准备走人。
“等等!”毛承克叫住他们。
刘掌柜脚步一顿,不悦道,“还有何事?”
“空口无凭,当然要立字为据!”
“哼,拿纸来!”
一张欠条很快写完,刘掌柜在上面利落的签下了大名并按了手印。
“现在我可以走了吗?”
“当然可以”毛承克收好欠条,随即调转枪口指向了周平青狞笑道,“不过一万石大米只能买一个人的命,他的两条腿要留下!”。
“叔!救我!”周平青抱住刘掌柜的大腿拼命哭道。
“滚!”刘掌柜厌恶的踢开了他,顺便还吐了口口水,“如果不是你我怎会如此惨!”
说罢带着黑衣人手下头也不回的走了。
“姓毛的!你敢打断我的腿试试!”周平青这人倒是硬气,这个时候都没说向毛承克求个饶。
“试试就试试!”毛承克冲二狗他们使了个眼色。
“遵命!”二狗几人如狼似虎般的扑了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。
起初还有惨叫声发出,到了后来便只有踢打的声音,周平青像头死猪一样躺在地上一动不动。
毛承克不再多看他一眼,再次把目光望向了楼上。
自刚才闹事起就一首消失的红掌柜这时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。
“毛公子,是奴婢招待不周,让你受惊吓了。”
语气竟比之前要恭敬了不少。
毛承克知她刚才袖手旁观其实是存了想见识下自己实力的心思,现在见到了他们的实力心中便有了数。
态度上有了些转变也是正常。
也不戳穿她,只是淡淡说道,“在红掌柜的地盘上见了血,本应是我不对。”
“唉这都是小事,瞧奴家这记性,向毛公子定货的定金都忘记给了,云香还不快把银票送下去。”
红掌柜将之前的事立即揭过,示意云香送上银票也是为了弥补之前袖手旁观的歉意。
“毛公子,之前是奴家不好,请你不要放在心上。”云香递上银票的手轻轻在毛承克手心里捏了一下,眼角含情似要滴出水来。
毛承克轻瞥了一眼,一万两!他的心里猛得一跳。
“哈哈哈,云香姑娘这话就见外了,明日定还有一首曲子送到。”来而不往非礼也,毛承克顺手也在她手里摸上一摸,只觉的肤若凝脂,心中又是一荡。
“云香谢过公子!”她闻言大喜,看向毛承克的眼神更热切了,如果不是现场这么多人,怕是就要不顾一切把他拉进闺房了。
毛承克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,最后在云香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带着手下离开了青鸾阁。
“少帅,你真乃神人也!一个晚上一万两银子加一万石大米,属下服了!”路上赵守忠急不可待的就要献上自己的膝盖。
而二狗此时也是一首傻笑的看着毛承克,他觉得自己有限的词汇量己经不足以来形容少帅的伟大了。
毛承克啜着牙花子,一脸无所谓道,“这才哪到哪,爷还有好多手段没使出来呢!”
一行人边走边聊回到了船上。
他们并没有在登州住店,在自己船上要更方便一些。
回来后,毛承克先是找来纸笔把一首《当》抄了下来。
“让我们红尘做伴活的潇潇洒洒,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...”他一边抄一边嘴里不自觉哼着歌。
这首歌比起之前的《征服》曲风又不一样,要更加积极向上一点,充满了青春的味道,比起《征服》毛承克其实更加喜欢这首《当》。
一口气抄完,他唤来二狗,“明日一早将这首曲子送去青鸾阁。”
二狗接过抄有《当》的白纸,慎重的收了起来,“遵命!”
正要出去,毛承克叫住了他,“你是金州那个挑水的阿哈?”
没想到毛承克还记得自己,二狗激动的连忙点头。
“你的表现宋总旗都跟我说了,回去后你就先做个小旗官吧。”毛承克挥挥手示意他可以出去了。
“谢谢少帅!”二狗被突如其来的喜悦冲晕了头脑,懵懂的走出房间一时都分不清东南西北。
第二天,毛承克又叫赵守忠先回双岛调船来。
一万石大米,他们一艘船可装不下,双岛和旅顺现在他能调动的船不少,再开过来几艘应该问题就不大了。
安排完这一切,二狗己经从青鸾阁送完曲子回来。
“少帅,东西己经送到,云香姑娘特别高兴还赏了属下一两银子。”二狗老实的将那一小锭银子掏了出来。
“银子你拿着,以后再有赏银不用跟我说自己收起就好。”
“多谢少帅,对了,云香姑娘还说,她正在排练《征服》,过两天会正式在青鸾阁演出,到时希望少帅能赏脸。”
“行,我知道了!”毛承克点点头,对于云香的演出,他还是有点小期待的,过两天如果他还在登州倒不妨去看看。
这就在时,甲板上突然传来了一阵吵闹声,毛承克皱了皱眉头,“去看看上面怎么回事?”
二狗立即上甲板查看,片刻后他就急冲冲的跑了回来。
“少帅,来了一艘全是红毛鬼的怪船。”
“红毛鬼?”毛承克知道他说的其实就是佛郞机人。
在明朝时,接触到最多的欧洲人应该就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,其次就是荷兰人。
而他们都被大明官方统称为“佛郞机人”,民间称呼为“红毛鬼”。
一听有欧洲人来,毛承克也来了兴趣,决定出去看看。
上到甲板上,只见一艘明显不同于大明福船的软帆帆船正在缓慢靠岸。
在船上几乎全是清一色的高鼻梁,蓝眼睛的外国人。
“他们来登州干什么的?”毛承克不解道。
“属下打听了一下,听说是来交付大炮的。”二狗办事还挺细心的。
“大炮?难道是红夷大炮!”毛承克几乎是脱口而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