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走燧人后,莲华遁入盏中世界。
“女娲姐姐,你这一招神来之笔,真是太厉害啦!”
“哼哼,莲华妹妹也不遑多让嘛!”
“咯咯咯……”
调笑过后,莲华一脸正色,“却是不知姐姐如今的状态,是否会影响你的混元之路?”
“自然不会有什么影响,只不过……”女娲神色凝重,“洪荒的天…太小了,小到无法容许混元大罗金仙的存在。”
“嗐,我当是什么事,等到其余几位天道圣人归位,这洪荒的天自然就大了。”
莲华有些不以为意,女娲圣人的归位己经让她感受到了天地的稳固,那么只要多来几个,就足以容纳混元大罗金仙的存在。
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,天道圣人不过双手之数,即便全部归位又能容纳多少?”
此刻的女娲虽然是魔神之躯,但还不想就这么离开洪荒。
她的顾虑,莲华get到了,而巧合的是……这一点她早有准备。
“女娲姐姐可曾听闻……世界升格?”
女娲挑眉,“哦,说来听听?”
莲华回身踱步,“如果说单独一个天道撑不起洪荒大势,那便拉起新的‘天道’与之一同支撑。”
女娲垂眸,眸中若有所思,“你的意思是说……”
莲华站定,“不错,我要拉起地道和人道,以三才之势促使洪荒升格,届时三才并起世界之大将会超乎想象!”
女娲眸色一亮,“如果事实真如你所想的那样,未来某一天混元之路将不再狭窄!”
她畅享的同时,不忘给莲华提醒,“只是天道那边……恐怕不会容许你这样去做……”
闻听此言,莲华却是勾唇一笑,“很简单,我把天捅个窟窿,让祂自顾不暇……不就是了。”
女娲小嘴微张,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,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感慨:
这个妹妹好生勇猛!
与此同时,缩在角落里的准提,恨不能原地消失,他都听到了什么?
这是他一朵小小莲花所能承受的吗?
准提在心中狂吠,“我亲爱的莲华老师诶,你说这些…干嘛要拉着徒儿我呢,真是要老命了!”
不等他继续在心里吐槽,莲华的声音就如域外天魔一般……传了过来。
“别躲了出来吧~”
重新演化的十二品莲台,哆哆嗦嗦的飘了出来。
“弟子准提见过老师!”
“瞧你那没出息的样,这事又轮不到你来扛……”莲华瞧着他一脸嫌弃,但还是给了他一个机会。
“事关重大,之所以不避着你,是因为你也在新世界的战船上,你若主动参与,说不得大道之上还能更进一步。”
这话说到点子上了,涉及自身大道,准提立刻冷静下来,很快就想通了一切。
“老师你…你可害惨我耶……”
“你想要证道超脱,却又不想受到天地制约,我给了你选择你也欣然同意了。”
“我……”
“少废话,你干不干,不干有的是人想干!”
“干,弟子干了!”
准提一咬牙答应下来,事己至此他己经没有退路,大道在前他必须冲一冲。
“搞定!”
莲华冲女娲甜甜一笑,“女娲姐姐他就交给你了,我需要他尽快形成战力出来帮我。”
女娲见她如此,不禁莞尔一笑,“没问题,他的底子不错,不出三个元会,姐姐保证给你一个准圣战力。”
……
离开盏中世界,莲华找来花妙莲,将手中的鸿蒙紫气交于她。
“你如今己是准圣强者,我将鸿蒙紫气交于你,他日若有机会捞得一笔功德,天道圣人当有你一位!”
“???”
花妙莲一脸懵,“你不是吃错药了吧,我是你的一部分,你让我成圣?”
“嗐,眼界小了不是,女娲姐姐都能让化身成圣,我又有什么不敢的。”
“真不是在试探我?”
“真不是。”
“哼,你也不怕到时候玩脱了……”
“不会,我相信我自己。”
……
两人短暂的交流之后,花妙莲去找大姐红云,打算一同前往东昆仑与三清论道。
而莲华则是前往巫族部落,寻找后土这位身化轮回的平心娘娘。
与此同时,人类这边……
从发现火到使用火,燧人的引导足足用去千余年。
期间,每一样工具的诞生、每一次文明的进步都伴随着大量功德。
钻木取火、兽皮做衣、构木为巢、取石为器……人族早期的生活渐渐稳固。
这一切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……
女娲的圣人法旨勒令洪荒各族不得侵扰,娲皇宫的圣人道场又将一众大能聚拢。
人族的万年保护期,可谓是真正做到了无人打扰的境地。
不过,人族想要发展,就必须走出舒适圈,他们要面对的不光是豺狼虎豹,更多的是洪荒复杂多变的山水湖泽。
正好,莲华那边想到这一点,心中有了主意,她便拉上后土一同前往万寿山五庄观拜会镇元子。
“镇元子道友,好久不见。”
“莲华道友远道而来,真是蓬荜生辉啊!”
三人见礼,而后引入观内。
莲华方才坐下,便开口问道:“镇元子道友,可是刚从娲皇宫听道回来?”
镇元子给双方泡上一杯茶水,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:“道友慧眼。”
“可有收获?”莲华追问。
镇元子神情一顿,颇有些无奈,“不瞒道友,女娲圣人的造化一道虽然玄妙,却不是贫道所能效仿。”
镇元子眼中满是苦涩,“哎,前路茫茫却不知该往何处?”
“呵呵……”
“道友何故发笑?”
“我笑道友空守宝山而不自知,如今却还在此长吁短叹。”
镇元子皱眉,脑海中快速思索一遍,却是一无所获,“还请道友明示……”
“道友手持地书,却总是向天求道,如此作为何时能有建树?”
莲华眸光闪动,其间因果交织,快速推演着首达目标的办法。
与此同时,镇元子因为她的一句话愣在原地,脑海中不断回荡着“地书”二字。
常年积压的迷雾似乎正在崩解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