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哟,堂哥,你这是要升仙啊?这整的烟雾缭绕的!”
杨君杰用手扇扇风,就算他是烟民也受不了这坏境啊!
“咳咳咳,那边整完了?”
杨君博没回应杨君杰的玩笑,只是低沉着嗓子问道。
“完事了,这是悔过书,签过字画过押的,到时候这帮比崽子要是在找事儿,就拿这些东西弄他们,保证好使!”
“嗯!人呢?”
“分散到各个大队劳动改造去了,让他们干七天活,我看他们还有没有力气搞事儿了!”
“嗯,成!这次多亏你了!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!”
“呵呵,我可不居功啊,方哥让吴姐找的我,大半夜的吴姐去的我们大队,回头你自已掂量哈!”
“嗯,我记下了!”
“哎呀,你可行了啊,这么沉着嗓子说话搞的我不习惯,咋滴,不知道咋处理外头那个?”
杨君博闻言沉默不语,杨君杰倒是非常明白杨君博此刻的想法,作为父亲杨君博很失败,打小没陪过孩子,妻子过世也没在身边,等孩子长大了也就不需要他了,就算杨君博努力弥补也消除不了心中的愧疚,所以面对杨敬民的“大义灭亲”,杨君博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了。
“要不我帮你处理了?反正不是我儿子我不心疼!”
杨君博听到杨君杰的话脸上终于有表情了,没好气的瞪了杨君杰一眼,从烟盒里又掏出一根烟。
“行了,你可被抽了,待会把你自已给抽死了!”
杨君杰一把夺过那根烟,随后从怀里假装拿出一颗药丸子。
“喏,清肺的,抽了那么多吃一颗吧!”
杨君博闻言挑挑眉,接过药丸子也没犹豫直接嚼吧嚼吧咽了。
“嗯!有点甜,挺不错的,还有没?”
“呵呵,没多带,回头去我家自已拿去!大美做的!”
“嗯!那成!”
“行了,我就不多待了,那件事儿你要是需要帮忙知会一声,走了!”
杨君杰摆摆手转身走了,出了屋门看了一眼杨敬民摇摇头,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,不过在杨君杰看来其实没那么难,该咋处理就咋处理呗,也不知道杨君博优柔寡断个什么劲儿。
杨君博家的事儿杨君杰不会上赶子去管,离开杨君博家就回了建新大队,刚刚走到建新大队耕地跟前儿就看到了刘兴国两人扛着扁担在挑水。
“哟,这就干上活了!不错,不错,好好干啊,争取干完七天就可以走了!”
刘兴国二人听到杨君杰的话也是敢怒不敢言,扛着扁担一脚深一脚浅的继续干活。
杨君杰没在意两人的态度,骑着马溜达着来到牛棚,牛叔看到杨君杰来了立刻走出来牵马。
“支书回来了!”
“哎,牛叔,您甭老是出来给我牵马,我能牵进去!”
“不打紧儿,我就当活动活动腿!”
“唉!说不过您啊!您活动着!”
杨君杰无奈的下了马,牛叔牵着马进了牛棚里面,杨君杰也跟着进了牛棚。
“牛叔,老柳,老韩,干活还成不?”
“成,他们俩勤快的很!要不是你说啊,俺还看不出来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人呢!”
“哎嗨,牛叔,现在可没有大户人家喽!他们能在这干活就不错了!”
“呵呵呵,是是是,现在是人民当家作主了吗!”
牛叔说着还挤挤眼睛,明显有调侃杨君杰的意思。
“呵呵呵,牛叔也听说公社的事儿了?”
“听说了,牛娃子他们一回来就跟俺说了!支书,厉害了啊!”
牛叔竖起大拇指,杨君杰有点小尴尬,不过却表现的洋洋得意的样子。
“那是,也不看看我是谁!”
“哈哈哈……”
牛叔闻言一阵乐呵,杨君杰不以为意的走到牛栏那边。
“牛叔,今年给它们配种不?”
“已经配过了!母牛已经怀上了!”
“哦?怀上了?真不错,还有多久能生?”
“嗯,才三个月,还得等一阵子!”
“成,回头我让君丽拿些补品给母牛吃,这可是它的第一胎,可得精细着点!”
“哦?是不是你给猪吃的那些个东西?”
“是啊,都是好东西,咱们养猪场的猪您看多壮实!”
“那成,是得好好给它们补补!”
牛叔认同的点点头,养猪场的猪确实非常好。
杨君杰和牛叔闲聊一会儿就离开了,回到大队部后就看到丁勇在愁眉不展的。
“老丁,咋滴啦这是?”
“哎,支书,咱们大队这学校还办不办了?”
“办啊!咋了谁说不办了?”
“那个昨儿个后半夜我跟主任说了一嘴,主任说让咱们先等等!”
“哦!主任说的啊,那没事了,咱们办咱们的,他们等他们的不影响!”
“不影响?支书,真的假的?”
丁勇有点犹豫的问道,主任可是说过现在办学校很麻烦的。
“真的,我说能办就能办!三天之内咱们的建新小学就会开课!”
杨君杰信誓旦旦的说道,丁勇闻言也只能相信了。
杨君杰既然向丁勇保证了,那么小学的事就要抓紧了,于是杨君杰去找了知青们商量小学上课的事。
“你们准备的咋样了?”
“支书,我们倒是准备好了,就是目前没有课本什么的啊?”
“课本,有!都在我家里,走,去我家!”
杨君杰把在地头忙活的知青们带回了家,随后杨君杰进屋将三摞书拿了出来。
“呐,这是语文课本,这是算数课本,这是语录课本,小学五个年级你们正好俩俩一个年级,怎么样,能不能行?”
“能行!”
知青们异口同声的回应道,然后每个人都拿起课本看了起来。
“行了,这课本你们拿回去看,另外语录课你们所有人都要参与授课,一人一节课轮换着来,知道不?”
“知道了!”
“嗯,那成,给你们两天时间准备,三天后在新库房那边正式上课!”
“是!保证完成任务!”
知青们激情澎湃,拿着课本就回去了,杨君杰送走了知青们就去了新库房这边,杨君杰准备将新库房隔成五个教室用来上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