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青春我的城

第111 章 去家教的路上

加入书架
书名:
我的青春我的城
作者:
张泓
本章字数:
2880
更新时间:
2025-03-17

谢宇平个子不高,他骑着车载着我,我正好看到他的脖颈。

谢宇平家住在省城最北边的黄土丘陵,那片广袤无垠的黄土地,仿佛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,凡是在它上面浸润过的人们,其肌肤都会自然而然地染上这片大地独有的色彩——黄色。

这种黄色并非单纯的色调,而是蕴含着岁月沉淀和生活磨砺的痕迹。特别是那些长年累月经受风吹日晒的人们,他们的脖子更是成为了这一特征最为显著的部位。

阳光无情地照射下来,狂风肆意地吹拂而过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这些人的脖子逐渐变得粗糙起来。原本光滑细腻的肤质被风沙侵蚀得失去了光泽,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黄黑色的细微痕迹。这些微痕就像是大地母亲赐予他们的独特印记,见证着他们与这片土地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以及辛勤劳作的过往。每一道微痕都诉说着一个故事,或许是夏日里顶着烈日收割庄稼时留下的汗水烙印;又或许是寒冬腊月里迎着刺骨寒风外出劳作所遭受的风霜侵袭。它们不仅是身体上的标记,更是心灵深处那份对黄土地深深眷恋和执着坚守的象征。

我仅仅只是随意地瞥了那么几眼,但就是这短暂的瞬间,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扯着我的视线,让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了那里。

然而,理智很快便占据了上风,我像是触电般猛地将目光收了回来,心脏也因为紧张而开始砰砰首跳。

毕竟,我们俩之间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男女同学关系罢了,实在不应该如此近距离地对视或者接触。这种越界的行为很可能会引起他人不必要的误会和猜测,给彼此都带来困扰和麻烦。所以,还是保持适当的距离比较好,这样才能维持这份简单纯粹的友谊,不让它被一些无端的流言蜚语所破坏。

再说我向来是一个保守内向没个性的人。更何况对谢宇平,我心无波澜。

谢宇平对我刚才的胡思乱想一无所知,他认真勤奋地蹬着自行车,穿过一条条充满历史气息的街巷,还不忘叮嘱我,“坐好啊!”

我的家位于北郊,相较于繁华喧嚣的城市中心而言,显得宁静偏远。我对于市中心的了解,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本学期发生过事情的迎泽公园了。那座公园我去过多次,景色宜人,绿树成荫,湖水碧波荡漾,但因为那次意外事件,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此外,还有几座知名的综合购物大楼也是我所知晓的,像解放大楼和五一大楼便是其中的代表。这些大楼里汇聚了各种衣饰、美食,春节前,我爸妈哥姐和我一般都会坐公交车来这里购买新衣。

然而,对于市中心这些蜿蜒曲折的小街巷,我却感到十分陌生。它们或许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独特风情,只是我未曾有机会去探索领略罢了。

一路上,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充满古韵的景象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靴子巷,那狭窄而悠长的巷道两旁,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座座古朴的房屋。这些房屋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,它们的墙壁己经略显斑驳,但却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美感。

紧接着,我们来到了帽儿巷。这里的建筑风格与靴子巷略有不同,屋顶的飞檐高高,宛如展翅欲飞的鸟儿。巷子中的石板路被人们的脚步磨得光滑发亮,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。

再往前走,便是铁匠巷了。铁匠巷里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,时不时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。街边的铁匠铺门口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铁器,有的闪着寒光,有的则己被打磨得十分精致。

穿过铁匠巷后,我们又进入了米市街。此时正值清晨,街上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,空气中弥漫着大米的香气。米市街的房屋大多是木质结构,有着精美的雕花门窗,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精湛工艺。

就这样,拐了十几道巷之后,眼前的景色突然变得开阔起来。谢宇平扭头说,“到了,棉花巷23号。”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