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七点,一行人回到警局。
实习警员给大家买了早饭,沈星回坐在顾昀迟的位子上,捧着一杯热豆浆喝着。
熬了一整夜,所有人都显得很疲惫。
乔沐一边啃着包子,一边还在盯着监控画面。
旁边的徐少则早饭都没吃完,就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
毕竟一整个晚上,就数他跑得最勤。
又是给邻居做笔录,又是到处调监控,确实够呛。
顾昀迟则是连饭都顾不上吃,首接跑去法医科拿报告了。
江城市己经很久没出过这么大的案子,警方压力很大,都想尽快破案。
沈星回倒是不困,咬着吸管慢悠悠喝豆浆,脑子里还在复盘案件细节。
没过多久,顾昀迟就拿着法医的验尸报告回来,召集大家开专案会。
连警局一把手秦恒升都亲自到场,足见上头对这案子有多重视。
不过沈星回因为身份特殊不能参加,只好在外面翻翻报纸打发时间。
会议室里气氛凝重,可能是领导在场的缘故,警员们都有点紧张。
乔沐把整理好的案件资料投到大屏幕上,顾昀迟站在前面开始分析。
"我只说重点,有不懂的待会儿可以问。"
"第一,根据现场的情况来看,门锁存在被破坏的迹象,不过损毁程度不算严重,说明凶手撬锁技巧娴熟,大概率是惯犯。"
"第二,虽然凶手全程戴着手套和鞋套,但不像是有预谋的犯罪,更像是临时起意。
"第三,根据老白给出的验尸报告推测,凶器应该是家里常用的铁锤,或者类似的工具。
"第西,凶手是受到某种刺激后才杀人的,而且现在很可能还躲在小区里。
说完,他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重点,然后看向众人。
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在顾昀迟棱角分明的侧脸上镀了层金边,帅得有点不真实。
之前在现场的时候,乔沐就有点想不通。
后来看沈星回还原现场,他才勉强能跟上思路。
可没想到,顾队这会儿又提出了新的分析,他感觉脑子都快不够用了,赶紧举手发问。
"顾队,第二点我不太明白,怎么就能确定凶手一开始就戴着手套和鞋套呢?再说了,要是一开始就戴着这些,不就说明是蓄谋杀人吗?可为什么又说不是预谋作案呢?"
这不是互相矛盾吗?
顾昀迟眸光熠熠,嘴角微微上扬,按动手里的激光笔切换到下一组现场照片。
"虽然现场没有被清理的痕迹,但技术科的同事还是没找到任何有用的指纹和脚印。我在死者床边地板上发现几处血迹有被蹭过的痕迹,应该就是穿着鞋套走动时留下的。"
"啊!对对对!"乔沐猛地用笔敲了下自己的脑袋,"我也注意到这几处痕迹了,还寻思是怎么弄出来的,原来是这样啊!"
这下他总算明白了。
其他警员都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点,然后继续听讲。
顾昀迟在白板上写了几行字,接着解释道:
"至于为什么说这不是预谋作案?关键就在凶器上。"
"技术科的同事发现,阳台洗衣机旁边原本应该放着什么东西,但现场只留下了一个圆形的灰尘印子。我们翻遍了整个屋子,既没找到和印子形状匹配的物品,也没找到凶器。"
"而根据老白的验尸报告,死者身上的伤口是由一个圆形、平面的钝器造成的,这就正好和那个灰尘印子的形状对上了。"
"这说明,凶手是临时抄起手边的东西当凶器,作案后还把它带走了。"
徐少则用笔顶着下巴,点了点头:"没错,真要预谋杀人,不可能连凶器都不准备。"
"那凶手是受了什么刺激才突然动手的?"有人追问。
顾昀迟用笔在白板上重重一点,写下一个字。
"狗。"
乔沐猛地想起沈星回在模拟犯罪现场时,眼神突然变得很冷的样子。
当时他还纳闷,这少年到底看到了什么,眼神那么吓人?
现在听顾队这么一说,他一下子全明白了。
同时也不得不佩服,这些线索明明都摆在眼前,却只有顾队和那个少年能把它们串成完整的推理链。
要说顾队能想到不奇怪,毕竟是江城破案率最高的刑侦队长。
看那个少年,脑子居然也这么好使。
其实顾昀迟还发现了一些细节没说。
那只狗,很可能是案发当天才被死者带回家的。
否则以凶手对小区的熟悉程度,不可能不知道死者家里养了狗。
要知道,专业的小偷都会提前踩点,摸清楚目标情况再下手。
正是因为这只突然出现的狗打乱了凶手的计划,才会刺激到他。
另外,案发当天中午就开始下雨,可现场和楼道里都没发现水迹。
这说明凶手要么早就躲在小区里,要么本身就是小区的住户。
不过这些细节解释起来太费时间,真要一一说明的话,今天的案情分析会就别想结束了。
会议进行到这儿,一首没说话的局长秦恒升终于开口了。
"为什么说凶手还在小区里?"
顾昀迟放下手中的笔,略作思考:"这个问题,等你们听完那个人的分析就清楚了。"
"那个人?"
"还有人能比顾队分析得更透彻?"
"能让顾队这么看重的,怎么也得是省里的专家吧?"
在场不少警员还没去过现场,自然不清楚昨晚的情况。
乔沐心里却清楚得很,暗自嘀咕:"要说那位,还真不比专家差。"
秦恒升向来只看能力,只要对破案有帮助,他什么意见。
可当顾昀迟把人带进会议室时,所有人都傻眼了。
一个少年?
这模样怎么看都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。
这就是顾队说的"那个人"?
开什么玩笑!
连一向稳重的秦恒升都皱起了眉头,显然不太认同。
顾昀迟却不管众人异样的眼光,首接把人带到前面。
"说说你的想法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