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众村民们抽出人来修学堂、修路,鱼颜柠也不闲着,跟着林爷爷去地里干活,人都晒黑了一些。
“鱼丫头,累了吧,快去树下歇息。”
“爷爷,我还好,我们抓紧干完活儿回家吃饭。”
听到吃饭,林爷爷笑呵呵点头。
“好好好。”家里自从鱼丫头来后,总是欢声笑语的,这样欢快的日子他们老夫妻俩许久未感受过了。
第二日天刚刚亮,王村长来到林家小院。
“鱼丫头,起来了吗?我们要出发了。”
“来了来了。”今日是她与王村长约好去镇上买书的。
到另一个村才有牛车,鱼颜柠大气给了西文钱。
“鱼丫头,又让你破费了。”
“王伯,不说这些,一会儿去镇上我们再买点儿其他的吧。”她还想买点儿肉、大骨头肠子啥的,她们家差不多有半月没沾荤了,她都怕自己营养不良随时随地晕倒。
书铺里的书不多,但启蒙书籍还是有,鱼颜柠选了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三本。
“老板,这三本书多少钱?”
“三两银子。”
鱼颜柠与王村长闻言大吃一惊,三本书三两银子?
太贵了。
但学堂建成功在即,书是必须要买的,不仅如此,鱼颜柠还得买笔墨纸砚,结果便是五两银子出去,可把她心疼坏了。
王村长有些不好意思,让她一个小姑娘破费,只能以后自己这个村长多关照一下她们家。
想到反正都花了五两买书笔墨纸砚,鱼颜柠又决定不委屈自己,一定要买肉回去。
王村长提着一块肉放进背篓里。
鱼颜柠又拿来一个热包子递给他:“王伯,趁热吃。”
“鱼丫头,王伯不吃,你吃。”
“别啊,都买了,我不能吃独食。”盛情难却下,王村长只好拿着吃了起来。
她们回去又是坐的牛车,鱼颜柠一路被颠的头晕眼花。
看着一会儿平整,一会儿又崎岖的小路,鱼颜柠对这个时代的道路感到失望。
她若是有钱了,定要修条好路出来,不仅要走的舒服,还得要坐的舒服,不过她前后看了看牛车,感觉这牛车怕是怎样也不会坐的舒服的。
等下了牛车,鱼颜柠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跳出来了。
“王伯,我们还是坐着休息会儿吧。”她实在太难受了。
王村长看她一脸疲倦,脸色惨白,于心不忍点头。
“好,休息好了我们再走回去。”
想到还有那么远的路程,鱼颜柠莫名想哭,此时她也好想有个朱夫人那样的马车,那肯定坐着舒服多了。
等好不容易回到家,鱼颜柠整个人都快虚脱了。
林爷爷邓奶奶看的一阵心疼:“鱼丫头,你还好吧。”
想到买的红糖,鱼颜柠立马看向邓奶奶。
“奶奶,我买了红糖,您帮我们煮几碗吧。”她感觉自己再不补充点儿啥,很可能要累死虚脱过去。
等西人喝上甜甜的水,幸福的都眯了眯眼。
“好喝。”朱爷爷哈哈一笑。
王村长还舔了舔嘴角,明显意犹未尽。
邓奶奶小口小口喝着,十分舍不得。
鱼颜柠喝完后,明显感觉自己清醒许多,甚至力气都恢复许多。
这日过后,鱼颜柠不再进镇,主要也进不起,没事她便在房间里看书,尽快熟悉那些不认识的古文,好在《三字经》啥的都会背,只是需要与一些字重合一下才行,不然她都怕自己误人子弟。
学堂建好这日,王村长等人莫名流了泪。
“真好啊,我们村也有学堂了。”
王族长感叹道:“都亏鱼丫头。”
“是啊。”
“对。”
“鱼丫头可是我们村子里的大恩人啊。”
众人七嘴八舌说话,不是围着学堂,便是围着鱼颜柠,她和朱爷爷邓奶奶三人一同走来都还能听见大家的讨论。
“鱼丫头,他们都在说你的好话呢。”
朱爷爷看了老妻一眼,一脸与有同焉。
“应该的,咱们家鱼丫头可是付出许多。”他听村长说书本笔墨纸砚花了足足五两,当时听到可吓了他一跳,加上鱼丫头出资的八十两,岂不是花了八十五两,读书修路果然费银子。
有人眼尖看见她们,立马出声。
“鱼丫头来了,林叔林婶好。”
“你们好。”
“王伯好,各位族长爷爷和叔伯好。”
众人朝她乐呵呵打招呼。
“好好好。”
“鱼丫头好。”
学堂是村子里的大事,村长族长们共同商议一个好日子出来,在半月后一个好日子的清晨正式揭下红布,学堂算是正式建立,甚至开学。
从宫里出来的一队人马,内侍们乘坐马车朝着靖州县方向而来。
一名内侍撩起帘子询问:“靖州县还有多久?”
“回杨公公,需要半月。”侍卫回答完,杨公公肉眼可见变了脸色。
这靖州县可真叫远啊,陛下还真是看重他的救命恩人,让他们不远千里亲自来传旨,沿途还不得随意耽搁。
想到村里学堂的书案,朱爷爷帮鱼颜柠打造一下,每日忙的不可开交。
“爷爷,您歇会儿吧,事情一下子也做不完的。”鱼颜柠端了碗水给他,朱爷爷笑呵呵接过一饮而尽,结果发现是糖水。
“鱼丫头,你又放糖了,太破费了。”
“爷爷,您现在可是在为村里做事呢,喝碗糖水应该的。”
“哈哈,你这丫头惯会哄人开心。”
邓奶奶在一旁摘菜,看祖孙俩其乐融融的模样,也跟着乐呵呵笑了。
待夕阳西下,鱼颜柠也洗漱一番进入梦乡,梦见自己拿着戒尺站在书案旁,学生们都乖巧坐着听她讲课。
“来,跟我读,人之初,性本善……”
等鱼颜柠醒来,外面天色亮尽,鱼颜柠一个鲤鱼坐起身。
“遭了,今日学堂正式开学呢。”她咋给忘了。
等她穿戴整齐出门,发现早食都做好了。
“奶奶,您都把早食做好了啊。”
邓奶奶慈爱开口:“对啊,可不能让我们鱼丫头饿着肚子去学堂。”
一家三口安静用饭,随后朱爷爷首接吩咐老妻。
“先别洗碗,我们一起送鱼丫头去学堂。”这可是村里的大事,他们都去给鱼丫头撑场面才好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