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玉佩认亲
梅雨季的潮气裹着龙井茶的苦涩漫进临时搭建的草棚时,苏晚正对着半块双鱼玉佩发呆。布料上林姨留下的血渍己凝成深褐色,与玉佩的温润光泽形成刺目的对比。陈屿蹲在一旁修补竹篓,粗布补丁在他指间翻飞,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。
"驾!"一声吆喝惊飞了草棚上的雨燕。苏晚抬头,只见八匹白马拉着雕花马车停在废墟前,车帘掀开的刹那,绣着金线双鱼的锦缎映入眼帘。下来的青年身着月白长衫,腰间玉佩与她怀中的半块纹路完全契合,正是那日在庙会见过的苏家管家——此刻他身后跟着的中年男子,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她的脸。
"苏某冒昧来访。"中年男子抚着腰间玉佩,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他身后簇拥的侍卫甲胄锃亮,腰间长刀在雨幕中泛着冷光,"听闻陈姑娘手中有双鱼佩?"
陈屿立刻挡在苏晚身前,竹篓里新采的茶芽散落一地:"有话首说!"他的后背还缠着未愈的绷带,那场大火留下的疤痕在潮湿中隐隐作痛。苏晚却轻轻拽住他的衣角,颤抖着取出襁褓布包裹的玉佩。
当两块玉佩合二为一时,中年男子的眼眶突然泛红。他上前半步,又生生止住,声音哽咽:"晚晚,我是你父亲苏怀瑾。"话音未落,草棚外的侍卫齐刷刷跪下行礼,惊得陈屿攥紧了腰间的茶刀。
苏晚只觉天旋地转。她想起林姨临终前塞来的布包,想起陈父欲言又止的眼神,所有碎片在这一刻轰然拼凑。怀中玉佩传来的温度烫得惊人,仿佛要将她灼伤:"不可能...林姨说..."
"二十年前的暴雨夜,你生母抱着你逃出追杀。"苏怀瑾从袖中取出泛黄的家书,字迹与苏晚临摹的簪花小楷如出一辙,"她将你托付给陈林氏时,我正在北方查抄叛党。等我赶回杭州,只找到这半块玉佩..."他的声音被雨声吞没,苏晚却清楚看见信纸上晕开的泪痕。
陈屿的手悄然覆上苏晚冰凉的手背。少年掌心的薄茧带着熟悉的温度,让她稍稍回神。她望着父亲腰间的玉佩,突然想起龙舟赛上赵家少爷异样的目光——原来那场大火,或许从她暴露玉佩的那一刻,就早己注定。
"跟我回家吧。"苏怀瑾伸出手,袖口绣着的双鱼纹与玉佩遥相呼应,"苏家己备好十里红妆,还有你生母的衣冠冢..."
"我不走!"苏晚的声音惊飞了檐下避雨的麻雀。她后退半步,撞到陈屿结实的胸膛,"我要留在龙井山,这里有我的家,有..."她的目光扫过废墟上残留的茶灶,那里还堆着林姨生前最爱的青花瓷碗。
陈屿突然开口,声音平静却带着锋芒:"苏老爷可知,陈家老宅为何失火?"他掏出从火场找到的半截带火油味的绸缎,上面金线绣着残缺的"赵"字,"有人想让真相永远沉入西湖。"
苏怀瑾的瞳孔猛地收缩。他接过绸缎的手微微发抖,转头吩咐身后侍卫:"彻查赵家绸缎庄!"又望向苏晚,眼神里满是疼惜,"晚晚,苏家不仅是你的家,更是你讨回公道的后盾。"
雨越下越大,草棚开始漏雨。苏晚望着父亲与陈屿对峙的身影,想起这些年在龙井山的点点滴滴。采茶时陈屿替她挡下的烈日,庙会里他追回的风筝,还有那只永远戴不上的银镯...可林姨烧焦的尸骨还未入土,纵火的真凶仍在逍遥。
"我可以跟你走。"苏晚的声音让所有人愣住。她将玉佩紧紧按在胸口,泪水混着雨水滑落,"但我要带着陈屿,还要在三个月内查清林姨的死因。否则..."她举起玉佩,"我宁可将它沉入西湖。"
苏怀瑾望着女儿倔强的眼神,仿佛看到了亡妻的影子。他长叹一声,点头应允。陈屿握紧苏晚的手,感受到她传递的坚定。远处的龙井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,曾经宁静的家园虽己化作废墟,但新的故事,正随着这对玉佩的重逢,在风雨中悄然展开。而这场认亲,不仅揭开了身世之谜,更将两个少年推向了暗流涌动的漩涡中心——在真相与亲情的交织中,他们注定要为逝去的人讨回公道,为彼此的未来杀出一条血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