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还是要给这逆子留点面子的!
“你们运不到,只能说明你们无能,而本太子就有法子,将荔枝运到!”
李承乾背负着双手,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。
“哼!太子殿下,我看你就是死鸭子嘴硬!如果你能将岭南的鲜荔枝运到长安,我柳范以后见到你就爬着走!”
柳范冷声说道。
“好!那本太子现在就让你看看,这鲜荔枝是如何从岭南运到长安的!”
李承乾说着,从怀里拿出了一个折子。
这是他昨晚连夜写的折子,将后世记载的古代如何运送新鲜荔枝的法子,都写在了上面。
无舌见状,立刻走过去将李承乾手中的折子接了过去,然后快速呈给了李世民。
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承乾一眼,随后便打开折子,认真的看了起来,他倒要看看,这个逆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!
只是这一看,李世民整个人都怔住了,眼睛更是瞪得老大,一脸的难以置信!
不知过了多久,李世民缓缓将奏折合上,长出了一口气,看着李承乾,眼中满是震惊之色。
“彩!实在是彩啊!”
李世民突然开口。
嗯?
满朝文武皆是一脸疑惑,什么意思?难道太子的法子,真的能将鲜荔枝运送到长安不成?
“陛下!太子殿下到底写了什么?难道真的能将鲜荔枝运到长安?”
长孙无忌上前一步,沉声问道。
此事,他心里多少有些得意,不管大外甥的折子上写了啥,但能让李世民连连称赞彩,就足矣说明大外甥写的东西,让李世民非常的满意!
他必须要找个理由,让在场的官员都好好的看看!
“你们自己看吧,这运送鲜荔枝的方法,可谓是精妙绝伦,环环相扣,若非是实地考察、无数次实验,是绝对想不出这么绝佳的法子的!”
李世民笑着说道,然后将折子递给了长孙无忌。
不过,他看向李承乾的眼神,却是更加深邃!
没想到这小子如此深藏不漏,身边竟然连这样的人才都有!
长孙无忌立刻接过,当看到奏折之上的内容之后,连连称赞,道:“彩!实在是彩啊!”
房玄龄、杜如晦、李靖等人看过之后,也是忍不住连连称彩!
柳范脸色铁青,这么多人都称彩,难道太子真的有法子将鲜荔枝运送到长安?
想到这里,柳范立刻起身,将折子抢了过来,当他认真的看过折子上的内容之后,也忍不住感叹,这荔枝转运之法的确是如李世民所说的一般,当的上一个彩字!
但是他一眼便看出这其中的弊端!
“太子殿下!先不说你折子上说的荔枝保鲜的方法是不是真的,即便是真的,如此复杂的程序,这么多的人力、物力,又能运送来几颗荔枝呢?花费又是多少呢?”
柳范拿着折子,质问李承乾。
李世民等人也都是眉头微皱,刚才只顾着喊彩了,现在他们也意识到,这么运送荔枝,代价肯定不小。
“任何事情,都不可能万无一失,因此运送荔枝,至少也要千骑起步,也就是一千人骑着马匹,同时出发,路上的损耗至少在九成以上,而消耗的银钱也至少在十万贯以上,甚至是更多!”
李承乾背负着双手,轻描淡写的说道。
十万贯都是他少说的,历史上的唐玄宗,为了给杨贵妃吃上几颗新鲜的荔枝,运送一趟,可是花费了两百万贯!
后面官道修的越来越好,花费才减下去一些,但也有百万贯之多!
“什么!十万贯!”
满朝文武,皆是震惊。
柳范脸上原本的紧张之色,荡然无存,冷笑着看着李承乾,道:“太子殿下!您可知道十万贯代表着什么吗?我大唐百姓一年也就能赚到十贯,十万贯那就是一万人一年的收入啊!”
“这些暂且不论,陛下忧心的是百越之地的事情,你却让陛下从岭南运送荔枝,还说什么能解决百越之地的事情,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,你这是在坑骗陛下啊!”
“这……”
文武百官,皆是互相对视。
如果说运送荔枝,花费只有几千贯的话,无论能否解决百越之地的事情,他们都无所谓,毕竟,这无伤大雅!
但十万贯甚至是更多,这代价就有些过于大了!
“迂腐!目光短浅!你们这些御史言官,除了会抓住他人犯下的一点小错,就死死咬住参别人之外,你们还会干什么?”
“这是一颗荔枝的事情吗?百越之地为何频频敢出兵侵扰我大唐边境,你们难道就不能动脑子想一想为什么吗?”
就在百官都为难的时候,李承乾指着柳范等人大骂道,众人立刻来了精神,齐刷刷的看向李承乾。
对呀!
为什么呢?
百越之地的百姓即便不愿意归顺,又为什么敢频频侵扰大唐的边境呢?
“太子殿下,还请为我等解惑!”
有官员开口道。
李世民也转身走回了龙椅坐下,他也很想知道为啥。
“因为天高皇帝远啊!百越之地距离长安四五千里,他们以为我父皇拿他们没办法!”
“而岭南距离长安更远,我父皇要的,看似是一颗小小的荔枝,但其实是让天下人都看到我大唐的万众一心,都看到即便是五千里外的百姓,我父皇依旧是心中挂念!”
“百越之地的百姓看到这样的父皇!这样的大唐!必然心生畏惧,心甘情愿的归顺!”
“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计,莫说是十万贯,即便是百万贯又能如何?”
李承乾背负着双手,侃侃而谈!
满朝文武皆是震惊的张大了嘴巴,这一颗小小的荔枝,作用这么大的吗?
还能不战而屈人之兵?这也太牛逼了吧!
柳范手持奏折,数次想要反驳李承乾,但是任他如何绞尽脑汁,也想不到反驳李承乾的理由!
李世民则是脸色阴沉如水,李承乾这样的理由,也就唬一唬御史台那些没见识的言官,在房玄龄、杜如晦这样的能臣的眼中,李承乾完全就是在胡扯八道!
不过,这逆子好不容易想干一件正事,还是要给他留一些面子的!
“唐俭!你是户部尚书,你来说一说,这法子的利弊。”
李世民随手一指唐俭,沉声说道。
唐俭立刻明白李世民的意思,这是觉得太子在胡扯,又不想让太子太丢脸,所以,让他出来打圆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