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谋职场

第45章 单位里,别让善意成了绊脚石

加入书架
书名:
权谋职场
作者:
浩炜
本章字数:
3088
更新时间:
2025-07-06

要说职场里的事儿,就像老家后院的老井,看着清澈见底,伸手一探才知道深浅。我在外企当 HR 助理那阵儿,就因为心软,差点把自己搭进去。今儿个扯开了说,保准能给你提个醒。

好心帮忙,却成了 “冤大头”

那会儿财务部有个张姐,天天挂着苦瓜脸。不是说孩子要交学费,就是说老母亲生病住院。有次她抹着眼泪跟我说:“小林,我这手头的报销单实在弄不完,你看能不能......” 我心一软,接过单子就干到晚上十点。从那以后,她三天两头找我 “救急”,到后来连部门例会都让我替她参加。

结果到了年终述职,她在领导面前拍着胸脯:“今年财务部效率提升 30%,全靠我优化流程。” 我手里攥着她塞给我的那些报销单,看着她在台上唾沫横飞,气得首哆嗦。就像大热天喝凉水,吞下去才发现里头漂着片苍蝇。

过度同情的三个 “大坑”

(一)边界感就像融化的冰

刚开始帮张姐时,也就是教她用 Excel 函数。后来可好,从做报表到写分析报告,她像甩包袱似的全扔给我。有次她儿子开家长会,居然让我替她去。我成了她的 “职场保姆”,自己的绩效考核却亮起了红灯。

这让我想起村口的老井,你天天去打水,井里的水也有见底的时候。职场里的帮忙一旦没了边界,就像脱缰的野马,拉都拉不住。

(二)同情心被人当枪使

张姐最会演苦肉计。每次见我,不是愁眉苦脸就是泪眼汪汪。首到有天我在商场撞见她给女儿买最新款手机,才知道被忽悠了。有些人就像戏台上的演员,把可怜当成了谋生的手段。

就像老家卖惨的乞丐,白天装瘸要饭,晚上开着豪车回家。职场里的同情心一旦被利用,你就是那个帮人数钱的傻子。

(三)职业发展成了 “牺牲品”

帮张姐的半年里,我的工作能力原地踏步,领导看我的眼神也越来越冷。更可气的是,当我想拒绝时,她居然跟其他同事说:“小林现在翅膀硬了,看不上我们这些老员工。”

这就像背着石头爬山,你越帮别人减负,自己的路就越难走。职场不是慈善堂,你的善意换不来升职加薪。

破解之道:守住职场的 “护城河”

(一)给帮忙上把 “锁”

每次张姐再来找我,我就学乖了:“这次帮你可以,但下不为例。” 教她用软件时,只给她画张 “地图”,具体怎么走让她自己琢磨。遇到实在推不掉的,我就说:“我手头也有急活儿,只能帮你半小时。”

这就像给菜园子围篱笆,既能防住别人乱踩,又能保住自己的收成。职场里的边界感,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。

(二)擦亮眼睛看清楚

后来我学会了 “望闻问切”。观察张姐工作时的状态,听听她跟其他同事的对话,问问老员工对她的评价。果然发现她对每个新人都用过这招,把同情心当成了职场的 “提款机”。

就像买西瓜要敲一敲,职场里看人也得多个心眼。别被表象蒙住了眼睛,有些人的可怜相,比戏台上的脸谱还假。

(三)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

那段时间我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公司,恶补人力资源管理知识。晚上报了个线上课程,学数据分析。当我把员工培训方案做得像教科书一样漂亮时,领导看我的眼神都变了。

这让我想起老家的庄稼汉,与其帮别人插秧,不如把自己的地种好。职场里的真本事,才是最硬的靠山。

职场生存的 “黄金法则”

遇到别人求助,先在心里过三关:

该不该帮:这事儿是他职责范围内的吗?

能不能帮:我自己的工作忙得过来吗?

怎么帮:帮了会不会让他产生依赖?

就像过马路要看红绿灯,职场里帮忙也要看 “信号灯”。记住老主任说过的话:“职场里的每个人都是独轮车,你可以帮他推一把,但不能替他骑车。”

现在我带新人,总会说:“同情心就像盐,放少了没味道,放多了齁得慌。” 真正的善意,是教会别人走路,而不是背着他跑。下次再有人打着 “可怜” 的旗号找你帮忙,不妨先摸摸自己的口袋 —— 职场的路,终究要自己走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