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明寻白羽,射虎石的传说

第44章 迷雾渐浓

加入书架
书名:
平明寻白羽,射虎石的传说
作者:
域外弥疆
本章字数:
3096
更新时间:
2025-07-08

右北平城的天空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,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。虽说备战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但李广心中那根警惕的弦却越绷越紧。他时常在城中踱步,表面上是在查看防务,实则目光所及之处,都带着对潜在奸细的审视。

新招募的士兵们在寒风中刻苦训练,喊杀声此起彼伏。可李广看着他们略显稚嫩却充满热血的脸庞,心中既有对他们勇气的赞赏,又担心他们会成为匈奴阴谋的牺牲品。他深知,战争从来不是仅靠热血就能取胜的,经验与智慧同样不可或缺。

“大人,这几日暗中观察,并未发现太守府中有明显异常之人。”公孙勇前来汇报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。

李广微微皱眉,说道:“不可放松警惕。这个奸细能隐藏得如此之深,必定十分狡猾。继续留意,哪怕是最细微的异常都不能放过。”

公孙勇点头应是,转身离去。李广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思索着:“若奸细不在太守府,是否己将消息传递给城外的匈奴?匈奴又会如何利用这些消息来对付我们?”

与此同时,在右北平城郊外,匈奴的小股骚扰部队愈发频繁地出现。他们如同鬼魅一般,在城郊附近游荡,时而抢夺一些百姓的牲畜,时而放火烧毁几间废弃的房屋,随后便迅速撤离。

城中百姓人心惶惶,纷纷向太守府求助。李广深知这是匈奴的挑衅,但他按捺住心中的怒火,并未立刻派兵出城追击。他站在城楼上,望着远处匈奴骚扰部队离去的方向,心中暗暗思忖:“匈奴如此行径,必定是想激怒我,诱使我们出城。他们必定在城外设下了重重埋伏,就等我们上钩。”

然而,城中一些年轻气盛的将领却坐不住了。

“大人,匈奴如此嚣张,我们怎能坐视不管?若不给予他们教训,城中百姓如何安心?新招募的士兵们也士气低落。”一位将领焦急地说道。

李广看着这位将领,语重心长地说:“我理解你的心情,但此时切不可冲动。匈奴这是在故意引诱我们出城,他们的埋伏必定极为凶险。我们不能拿将士们的生命去冒险,更不能因一时之气而坏了大局。”

可将领们心中仍有不甘,他们觉得若不反击,实在有损汉军的威严。李广看着他们,心中明白,必须想办法安抚军心,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战争的残酷与复杂性。

“这样吧,我们挑选一些精锐的斥候,暗中跟踪匈奴的骚扰部队,摸清他们的行动规律和可能设伏的地点。但绝不能与他们正面冲突,一切以获取情报为主。”李广说道。

将领们听后,觉得此计可行,便领命而去。李广望着他们离去的身影,心中默默祈祷,希望能尽快摸清匈奴的阴谋,化解这场危机。

而在匈奴营地,单于正得意地看着探子传来的消息。

“李广果然沉得住气,不过他能忍多久?继续加大骚扰力度,务必让他按捺不住。”单于说道。

“单于,若李广始终不出城,我们该怎么办?”一名谋士问道。

单于冷笑一声,说道:他不出城,我们便一点点蚕食他的周边,让城中百姓不得安宁。待城中人心大乱,他李广也坐不住了。而且,我们还可以利用奸细,从内部扰乱他们的部署。”

谋士点头称赞:“单于英明,如此一来,右北平城指日可下。”

此时,在右北平城中,李广在太守府中来回踱步。他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关键的线索,可一时又想不起来。

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奸细究竟是谁?匈奴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?”李广心中不断思索着。

夜晚,李广独自坐在书房,看着桌上的蜡烛忽明忽暗。他的眼神有些疲惫,但思维却愈发活跃。突然,他想起了那个清晨在花园中遇到的小厮。当时那小厮的慌张模样,现在想来,似乎不仅仅是因为被发现偷听而害怕。

“难道……那小厮与奸细有关?”李广心中一惊。他立刻起身,叫来亲兵:“快去,把那日在花园中遇到的小厮给我找来,务必秘密行事,不要惊动其他人。”

亲兵领命而去。李广坐在书房中,等待着小厮的到来。他心中充满了期待,希望能从这个小厮身上找到揭开谜团的关键线索,驱散笼罩在右北平城上空的重重迷雾……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