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154年1月,周亚夫率军前往洛阳,同时各地将领纷纷朝荥阳赶去。
二月,众多将领纷纷抵达荥阳,周亚夫便要大展身手。
其实仗怎么打他就想好了,占领荥阳,占据昌邑,断绝吴楚粮道。
不出数月吴楚可不攻自破。
而如果首接去救睢阳。那就是和吴楚精兵血拼,就算是解了睢阳之围,也是伤死1000自损800。
这种事情他是不可能去做的。
刘武可是再也坐不住了。
他的睢阳城被围得水泄不通,每天都在减员。
更可气的是这个周亚夫,居然绕过了睢阳,去占领昌邑了。
刘武也是知兵之人。
如果睢阳城里不是自己,而是什么张三李西。
他也会夸赞周亚夫战术精妙。
用坚城消耗对手,然后断敌粮道。
名将都是这么做的。
那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做呢。
因为坚城里的人也是人啊。
他们挺不住就投降了啊。
所以对于刘武而言,非常的不合适,他卖命。然后赢了都是周亚夫的功劳,这合适吗?他可是皇帝的亲弟弟啊!
他是一天三封信,既往皇帝那里寄,又往太后那里寄。
当然大家都心明眼亮,知道周亚夫在做什么。
窦漪房找来了刘启:
“启儿,那周亚夫乃周勃之子,你把全国的军马调动都给了他,他不去解睢阳之围,在那学韩信断敌粮道。”
“难道我们汉军很弱?必须用这种方式才能赢吗?那可是你的亲弟弟,亲弟弟呀!”
刘启也没什么好办法,打仗总是要死人,周亚夫选择的就是让睢阳城的人死,这种死法,死的人数最少,只不过睢阳城的最高领导不干。
有话语权的人说话就不一样,刘启一来是不好违背母亲意愿,二来你真逼急了刘武,他开城投降了怎么办?
他当即下诏:
“速速驰援睢阳城!”
这边周亚夫接到了皇帝的圣旨。
那边刘武也是接到了太后的密信。
刘武是觉得咋的周亚夫也该出兵了吧。
然而当周亚夫看到圣旨之后,他笑道:
“救梁王?哪个名将这么打仗的?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!”
吴楚联军眼看断粮,攻打睢阳越来越猛。刘武就差破口大骂了。
刘启对周亚夫也很无语,他倒不是嫌周亚夫不救梁王。他是觉得,以梁王的身份,你都袖手旁观。将来你是不是为了战争的胜利。也可以把朕置于险地。
但是想归想,事情还是要平稳的解决。他找来了窦婴。
“王孙啊,眼下周太尉是不会救梁王了,朕封你为大将军,节制全国兵马,也节制梁王和周亚夫。”
“你到荥阳后务必要解睢阳之围!”
窦婴欣然领命。
他此刻率兵前往睢阳。
不用等他到,周亚夫的下邑之战就会打完,自然是不用解什么睢阳之围了。”
果然,等到窦婴到达荥阳之时,吴楚联军己经大败。
虽然齐、赵损失不大,但是吴楚乃是主力。他们不过跟风。
窦婴派栾布进攻齐、赵。
自己则去了睢阳城。
此刻的睢阳早己经残破不堪。
刘武指着这荒凉的街道:
“大将军,这是我的都城,你看看现在都是什么样子了?”
窦婴拍了拍刘武的肩膀:
“殿下,仅仅月余,周亚夫便大破吴楚联军,他己经是用兵如神了!如果他不这么做,这场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。”
“殿下辛苦了,待平定了七国叛军,我为殿下请功!”
话己至此,刘武也是有苦难言。
周亚夫确实是用兵如神,他断吴楚粮道。吴楚只能不战自退。
退却过程中,周亚夫又预判到了吴楚的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。
这些换成他都是比不了的。
如果要指责周亚夫的不对,那只能是拿出比周亚夫更好的作战方案,但是他没有!
他眼下还在做着他的太子梦,因为之前兄中弟及的例子太多了,加上他的母亲权倾朝野,又支持他。
他当太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那么他也不好和手握重兵的周亚夫,闹的关系太僵,他点头道:
“大将军言之有理,眼下之事,乃是快速平息吴楚叛乱!只是我梁地怕是出不了兵了!”
窦婴招呼人上了两壶酒:
“那是自然,殿下,今我不醉不归!”
周亚夫是连战连捷,最主要的原因是打仗打的就是精锐。
精锐在下邑惨败后,吴楚联军也就没了什么战心。
昌邑又被周亚夫所控制。
其实己经打不下去了。
赵、齐两地本身也没有吴楚实力强大,也是被裹挟着造反。
栾布几乎兵不血刃,就收复了齐赵之地。
窦婴并没有节制周亚夫。
他又不是傻子。
皇帝派他来是来劝架.
这仗是周亚夫打的,这兵也认周亚夫。
你在人家面前装领导。
那真是猪鼻子插大葱,装相啊!
五月,七国之乱基本平定。
周亚夫来到荥阳:
“大将军,末将幸不辱命,平定叛乱,叛贼或死或逃,其余己尽被末将斩获。”
窦婴笑道:
“将军有乃父之资,算无遗策,陛下派我前来,是怕你与梁王心生误会,别无他意!”
周亚夫点头道:
“那梁王他…….”
窦婴笑道:
“将军三月平定七国叛乱。一月解梁国之围,梁王殿下也赞叹将军神勇!”
“如此甚好!”周亚夫点头道。
九月周亚夫、窦婴等班师回朝。
随着七国之乱落下帷幕。
大部分诸侯国都收归中央。
削藩之事大有进展。
由于周亚夫用兵如神。
并未给大汉王朝造成实质性损伤。
对于刘启而言,他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就。
而对于窦婴,他此刻仍然是在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事情。
随着他出兵解救刘武,他与窦太后的关系也更进了一步。
然而福兮祸所伏,祸兮福所倚。
接下来他将接近权力的最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