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西十二章 严寒的考验:在基辅的冰与火之歌
第一幕:远征东欧(赛前舆论与环境)
2011年3月上旬,欧足联欧洲联赛,1/8决赛,首回合。
当欧联杯的战火重燃,曼城全队的情绪,是复杂的。
在英格兰国内,他们是所向披靡的“蓝月亮军团”,他们的主场是坚不可摧的“伊蒂哈д堡垒”,他们的门前,矗立着一座令所有前锋绝望的“曼彻斯特长城”。
但在欧洲赛场,他们还只是一支刚刚踏上征途的“新军”。
英国的媒体,普遍对这场远征持有一种属于“天朝上国”的、略带轻慢的乐观。《每日镜报》的赛前专栏文章写道:“……对于兵强马壮、总身价超过4亿英镑的曼城来说,做客基辅,更像是一次不得不完成的、略显乏味的商务旅行。只要他们能带回一个客场进球,这场淘汰赛的悬念,或许就己经提前终结。”
然而,在乌克兰的基辅,当地的媒体,却用一种充满了战斗民族激情的、同仇敌忾的笔调,为这场比赛预热。《基辅体育报》的头条标题是——“金元帝国入侵!迪纳摩的勇士们,用严寒与意志,捍卫洛巴诺夫斯基的荣耀!” 文章中,他们将曼城队,形容为“用石油和金钱堆砌起来的、没有灵魂的雇佣兵”,并坚信,他们那骄傲的、习惯了英超完美草皮的巨星们,将在基辅零下十度的严寒中,迷失方向。
中国的球迷们,则对马旭的第一次欧战之旅,充满了期待。他们不在乎对手是谁,他们只想看到,他们的“旭哥”,能将那座“长城”,也矗立在欧洲大陆之上。
……
周二下午,曼城队的专机,降落在了基辅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。
当机舱门打开的瞬间,一股夹杂着雪花的、零下十度的寒流,如同无形的刀子,狠狠地刮在每一个球员的脸上。温暖的机舱与严酷的现实,形成了巨大的反差。
“我的上帝,这里是西伯利亚吗?”前锋巴洛特利,夸张地将整张脸都缩进了他那厚厚的羽绒服衣领里,引来了一阵善意的哄笑,却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。
迎接他们的,是灰色的、充满了前苏联时代风格的建筑,和当地官员那一张张不苟言笑的、如同冰雕般的脸孔。
在赛前的最后一堂适应性训练中,当球员们踏上洛巴诺夫斯斯基球场的草皮时,他们才真正理解了,曼奇尼口中的“噩梦”,是什么意思。
球场上空,飘着细密的雪花。草皮,因为低温,变得坚硬无比,甚至有些地方,还结着薄冰。皮球在上面,弹跳的轨迹,完全不规则,像一只被惹恼的兔子。呼出的每一口气,都在瞬间,凝结成浓重的、白色的冰雾。看台上,数千名基辅球迷,己经提前到场,他们敲着战鼓,唱着雄浑的、充满了斯拉夫风情的战歌,那股排山倒海般的气势,让这座古老的球场,像一头苏醒的、即将择人而噬的巨兽。
在酒店的战术会议室里,曼奇尼的表情,是前所未有的严肃。他甚至,专门播放了一段基辅球迷在主场,用焰火和巨型TIFO(横幅),营造“地狱氛围”的视频。
“先生们,”他指着屏幕上那片燃烧的、疯狂的看台,“明天,我们最大的敌人,不是他们的球员,不是天气,不是草皮。而是这里。”
“是这种,能让最坚强的球员,都感到胆寒的压力。所以,明天,我需要你们,忘掉自己的身价,忘掉所有的技术。用你们的意志,用你们的身体,去和他们,进行一场最原始的、属于男人之间的战争。”
最后,他的目光,落在了马旭的身上。
“Ma,在这样的环境下,你的任何一次失误,都可能被无限放大。而你的任何一次精彩表现,则能彻底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。这场比赛,你,就是我们的胜负手。”
第二幕:冰原上的伏击战(比赛上半场)
当马旭和队友们,走出那条狭窄而又昏暗的球员通道时,迎接他们的,是震耳欲聋的、充满了敌意的嘘声和咒骂声。无数的焰火,在看台上被点燃,红色的火光,将球员们的脸,都映照得一片肃杀。
基辅迪纳摩的球员们,脸上带着一种属于主人的、冷酷的表情。他们的队长,传奇射手舍甫琴科,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曼城这边,眼神中,是属于一代王者的、从容的骄傲。
比赛开始!
曼城的巨星们,立刻感受到了,什么叫“寸步难行”。他们的每一次拿球,都会立刻遭到对方两到三名球员的、凶狠的、不计后果的逼抢。他们的每一次传球,都会因为那该死的草皮,而变得不规则。他们的每一次呼吸,都仿佛吸进了一口冰碴子,刺痛着肺部。
比赛,从第一分钟开始,就陷入了一种混乱的、充满了犯规和身体对抗的“泥潭”之中。
第18分钟,马旭,迎来了他欧战生涯的第一次考验。对方中场武科耶维奇,一脚突如其来的远射。皮球在严寒的空气中,带着一丝不规则的、轻微的晃动,像一片飘忽的树叶,飞向球门!
“该死!这就是教练说的‘不规则轨迹’!”
马旭的心中一凛。他不敢托大用身体去接,而是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,双拳出击,将这个诡异的射门,狠狠地打了出去!皮球砸在他的拳峰上,那感觉,不像是足球,更像是一块冰冷的石头!
然而,曼城队,最终还是为他们的不适应,付出了代价。
第34分钟,大卫·席尔瓦在中场,被对方一次凶狠的、近乎于犯规的铲抢,断下了皮球!
基辅迪纳摩队,瞬间发动反击!
他们的王牌边锋亚尔莫连科,如同闪电般,带球撕开了曼城的防线!面对上来封堵的孔帕尼,他用一个简单的变向,就完成了突破!
然后,在禁区内,他面对着出击的马旭,一脚势大力沉的爆射!
马旭的反应,快到了极致!他奋力侧扑,指尖,碰到了皮球!
但,皮球的力量,太大了!
严寒,让他的指关节,也变得有些僵硬!
皮球,在被他的指尖改变了一丝方向后,狠狠地,砸在了球门的立柱内侧,然后,带着巨大的旋转,弹入了网窝!
1:0!
整个洛巴诺夫斯基球场,如同火山喷发一般,彻底沸腾!那巨大的声浪,几乎要将天空中的雪花,都震碎!
第三幕:偶像的挑战与国王的回应(下半场)
中场休息时,客队更衣室里,气氛凝重。曼奇尼没有发火,他的表情,异常冷静:“先生们,结果很糟糕,但过程,在我的预料之中。忘掉上半场。下半场,我们的目标,只有一个——打进一个客场进球!一个,就够了!”
下半场,曼城队,展开了疯狂的反扑。
然而,在比赛第65分钟,基辅迪纳摩队,再次打出快速反击。而这一次,拿球的,是那个传奇的7号——安德烈·舍甫琴科。
“核弹头”虽然己经不再年轻,但他的跑位和意识,依旧是世界级的。他用一个鬼魅般的反越位,接到了队友的传球,形成了准单刀!
在禁区内,他面对着那个比他年轻了整整17岁的、来自东方的少年门神。新王与旧主的对决!
舍甫琴科没有选择大力抽射,而是用他那最丰富的经验,打了一脚最聪明的、贴地的推射,目标是球门的反角!
然而,马旭,用一次同样世界级的、冷静到极致的选位和下地,稳稳地,将这个射门,按在了自己的身下!他,零封了自己的偶像!
舍甫琴科看着他,眼神中,闪过一丝惊讶和欣赏。他主动走上前,拍了拍从地上站起来的马旭的后背。一次无声的、属于两代神锋与神门的传承。
而马旭,在这次扑救之后,仿佛彻底挣脱了枷锁。
第77分钟,基辅迪纳摩队,获得了他们杀死比赛的最好机会!一次2打1的反击!亚尔莫连科带球,他可以选择自己射门,也可以选择传给另一侧,位置更好的队友!
就在他做出选择的瞬间!
【预知时间消耗:5秒。本日剩余:111秒。】
马旭的脑海中,金色的轨迹,清晰地展现——传球!然后,由另一名球员,推射空门!
在亚尔莫连科出脚传球的瞬间,马旭,就己经像一头捕食的猛兽,放弃了对他的封堵,而是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,向着另一侧,那个真正的射门点,极限扑去!他用他那巨大的身体,如同一堵移动的城墙,在对方球员射门之前,就封堵住了所有的角度,用身体,将这个必进球,挡了出去!
一次拯救球队的、决定整个系列赛命运的、神迹般的扑救!
第西幕:宝贵的“丑陋”进球(终局与赛后)
这次扑救,彻底击垮了基辅迪纳摩队的士气。也点燃了曼城队最后的希望。
比赛第90分钟,伤停补时的最后一分钟。曼城队获得了全场最后一个角球机会。
禁区内,一片混乱。皮球开出,被对方后卫头球解围。但在禁区外,德容一脚远射!皮球打在人堆里,弹到了中后卫莱斯科特的脚下!
莱斯科特,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,用一种近乎于“卧射”的、极其丑陋的姿态,一脚,将球,捅向了球门!皮球,慢慢地,在无数人或期盼或绝望的目光中,滚过了门线!
1:1!绝平!
终场哨响,曼城的球员们,如释重负。他们没有庆祝,只是默默地走向那个在最后时刻,凭一己之力,为他们保留了晋级火种的男人。
赛后,曼奇尼在新闻发布会上,一脸的平静:“这不是一场精彩的比赛,但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。我们带着一个宝贵的客场进球,回到了曼彻斯特。在我的球队里,有人,用他的表现,证明了,他可以在任何环境下,都成为球队的守护神。”
在回程的飞机上,马旭看着窗外那漆黑的夜空,感受着身体的疲惫和淤青。他知道,自己今天,又一次,成长了。他学会了,如何在最恶劣的环境下,去战斗,去生存。
他拿出手机,给杰西卡,发去了一条短信。
【一场艰苦的战斗。但我们,活下来了。很快,就能见到你了。】
他的欧战之路,以一种最艰难,也最深刻的方式,开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