阁楼内,最后一丝煤油灯的余光被晨曦取代。
程砚舟一夜未眠,但精神却异常亢奋。
脑海中,系统冰冷的提示音仿佛仍在回荡:【累计「谍勋值」达8点,升阶至「金牌刺客」】【解锁能力:情报网构建(可在本地建立小型情报传递网络)】。
金牌刺客!
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号的提升,更是对他过去一系列九死一生任务的肯定。
而“情报网构建”能力,则像一把钥匙,为他打开了通往更高层面博弈的大门。
他摊开那张记录着“吴淞口码头,明日午时,军需物资交接清单”的原始笔记,字迹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刺眼。
明日午时,时间紧迫如催命符。
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山田一郎和周先生的交易,涉及军需物资,一旦成功,后果不堪设想。
硬闯吴淞口码头?
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他虽然身手不凡,又有系统傍身,但面对装备精良的军队,个人武力渺小如尘埃。
“必须阻止他们,但不能是硬碰硬。”程砚舟喃喃自语,目光投向窗外逐渐苏醒的城市。
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,脑中飞速盘算。
情报!
他需要更多关于山田一郎和周先生的情报,以及这次交易更具体的细节。
谁负责押运?
具体的交接流程是怎样的?
有没有可能从内部瓦解,或者制造混乱,让交易无法顺利进行?
“情报网构建……”他默念着这个新能力。
系统解释得很清楚,他可以在本地,通过特定的方式,将一些“合适”的人发展为情报传递的节点。
这些人不必知道他的真实身份,甚至不必知道彼此的存在,只需要在关键时刻,传递他指定的信息,或者收集他需要的情报。
第一个节点,阿宝。
那个茶馆的伙计,机灵、可靠,最重要的是,他身处鱼龙混杂之地,是天然的信息汇聚点。
程砚舟相信,通过“情报网构建”的特殊精神链接,阿宝会更“乐意”且“安全”地为他服务。
他走到简陋的床铺边,从枕下摸出一个小巧的口琴。
这是他以前在戏班跑龙套时,一个老前辈送的,如今倒成了他传递特定指令的工具之一。
他吹出一段不成调的旋律,音调在阁楼内回荡,似乎在空气中留下了某种无形的印记。
与此同时,远在几条街外的茶馆里,正忙着给客人上茶的阿宝,手微微一顿,脑海中莫名闪过一个念头——程先生似乎需要一些关于“东洋商会”和“恒通贸易行”近期大宗货物往来的消息,尤其是和码头相关的。
这个念头来得如此自然,仿佛是他自己思考的结果。
他甩了甩头,继续手上的活计,但心里却暗暗记下了这件事。
程砚舟放下口琴,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。
这便是“情报网构建”的初步应用,无声无息,润物细无声。
他不需要亲自出面,便能调动潜在的力量。
但这还不够。
吴淞口码头的军需物资,背后必然有日方军部和南京方面的影子。
他需要渗透到更核心的圈子,才能获得足以改变局势的情报。
“山田一郎……周先生……”程砚舟的目光再次落回笔记上那两个名字。
这两个人,是目前唯一的突破口。
他必须了解他们的社交圈、他们的习惯、他们的弱点。
他走到窗边,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。
这个城市,表面繁华,内里却暗流汹涌。
每个人都可能戴着面具,扮演着不同的角色。
而他,也需要一个新的身份,一个能够让他自然地接近目标,又不引起怀疑的身份。
“金牌刺客,可不仅仅是会杀人。”程砚舟眼神深邃。
系统赋予他的,是全方位的能力。
语言天赋让他能模仿任何口音,危机预警让他能规避致命危险,而现在的情报网构建,则给了他一双遍布全城的眼睛和耳朵。
他需要一个完美的切入点,一个能让他以全新面貌出现在敌人视线中的机会。
就在这时,他脑海中,关于“情报网构建”的系统界面微微一亮,一个模糊的念头逐渐清晰起来。
通过对现有信息的梳理和逻辑推演,系统隐隐指向了一个可能的方向——山田一郎此人,除了商业和军方事务,似乎对沪上的新兴娱乐,特别是西式派对和舞会,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。
而那位周先生,作为其在沪上的重要商业伙伴,也时常会陪同出席一些特定的社交场合。
程砚舟的指尖在窗棂上轻轻一点
要阻止明日午时的交易,时间己然不多,但若能在此之前,撬开山田一郎或周先生社交圈的一角,或许就能找到意想不到的转机。
他需要一张请柬,一个身份,一个进入那个圈子的合理借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