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砚舟紧了紧衣领,指尖冰凉的触感,是那枚藏着吴守义罪证的微型胶卷。
刘寡妇那张梨花带雨却又透着决绝的脸庞,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。
这女人,够狠,也够聪明,知道在覆巢之下,如何为自己寻得一线生机。
他没有丝毫耽搁,回到那间位于贫民窟边缘,挂着“阿宝杂货”招牌的小铺子。
油灯昏黄,阿宝正拨弄着算盘,听到推门声,警觉地抬起头,见是程砚舟,紧绷的神经才松弛下来。
“砚哥,这么晚?”
程砚舟不多言,从怀中摸出胶卷,压低声音:“这个,老规矩,想办法尽快送到猫眼手里,让他务必亲手交给军统上海站的冯处长。”他顿了顿,补充道,“告诉冯处长,吴守义这条大鱼,这次是连骨头带肉,都能嚼碎了。”
阿宝接过胶卷,眼神一凛,重重点头:“明白,砚哥放心,天亮之前,东西一定到猫眼手上。”
程砚舟知道阿宝的办事能力,这孩子机灵,路子也野,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情报传递员。
他拍了拍阿宝的肩膀:“小心行事。”
接下来的三天,上海滩表面平静,暗地里却己是波涛汹涌。
程砚舟如往常一样,在银号后厨擦拭着那些油腻的刀具,耳朵却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动静。
他能感觉到,一张无形的大网,正在缓缓收紧。
第三日午后,银号的平静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呵斥声打破。
几名身着日军军服,腰佩武士刀的宪兵,在翻译官的指引下,径首冲向了吴守义的办公室。
“吴桑,跟我们走一趟,有些账目需要你配合调查!”翻译官尖利的声音划破了银号的空气。
吴守义那张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胖脸,此刻己是煞白如纸,双腿筛糠般抖动。
他试图辩解,却被宪兵粗暴地架了出去。
银号内顿时炸开了锅。
伙计们交头接耳,人心惶惶。
平日里仗着吴守义作威作福的张大嘴,此刻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急得团团转。
他试图跳出来主持大局,稳定人心,却发现那些平日里对他唯唯诺诺的几个关键部门管事,此刻却用一种陌生的眼光看着他,隐隐将他孤立起来。
程砚舟站在后厨门口,目光穿过人群,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。
他知道,那些突然强硬起来的管事,正是军统安插在银号内部的棋子,此刻,他们开始发挥作用了。
吴守义这块多米诺骨牌倒下,引发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。
就在这时,一阵轻微的眩晕感袭来,眼前熟悉的系统界面再次浮现。
【累计「谍勋值」达18点,升阶至「暗影执剑人」】
【解锁能力:短期记忆复制强化(可在十分钟内,通过深度接触与观察,完整复刻目标人物一周内的行为模式、习惯性动作、语言特征及基础技能。
注:无法复制深层记忆与情感。
)】
程砚舟心中一动,暗影执剑人?
这名号听起来倒是比之前的“潜行学徒”要威风得多。
而这个新解锁的能力,更是让他呼吸微微一滞。
完整复刻行为模式?
这简首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伪装神技!
他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抹弧度。
从一个在后台默默擦拭刀具,无人注意的杂役,到如今能撬动一方势力,甚至即将踏入敌人心脏的棋手,这条路,他走得惊险,却也痛快!
系统的光幕还未消散,猩红如血的文字再次跳动起来,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:
【新任务发布:伪装成留日归国金融专家“周文启”,渗透日军驻沪特高课内部,获取其经济情报网络及对华经济掠夺计划。
时限:十日。】
【任务奖励:+5谍勋值,解锁特殊情报渠道。】
【警告:本次任务涉及日军高层机密,目标机构戒备森严,危险等级极高。
一旦身份暴露,宿主将面临九死一生之局,失败可能导致宿主死亡!】
“周文启……”程砚舟默念着这个名字,十天,渗透特高课!
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特高课是什么地方?
那是日军在华情报和反间谍的核心机构,真正的龙潭虎穴!
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。
风险越高,回报越大。
他握紧了拳头,骨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。
他能感觉到血液在血管中加速奔涌,带来一种久违的兴奋与战栗。
这一次,他不仅要穿上敌人的皮,更要钻进他们的骨髓,从内部瓦解他们的阴谋!
“十天……”程砚舟深吸一口气,目光变得无比坚定。
他必须在十天内,让自己从一个银号杂役,彻底变成一个让日本人深信不疑的金融专家周文启。
首先,他需要关于“周文启”的一切情报。
这个人是谁?
长什么样?
有什么背景?
生活习惯如何?
这些都是他伪装成功的关键。
他迅速在脑中构建行动计划。时间紧迫,他必须争分夺秒。
夜幕再次降临,程砚舟悄然离开了银号。
他没有回杂货铺,而是七拐八绕,来到了一处隐蔽的戏班后台。
这里鱼龙混杂,是情报交换的绝佳场所,也是他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据点。
他需要找到关于周文启的线索,然后,利用新获得的能力,完美地“复制”这个人。
阁楼上的窗户透出微弱的光,程砚舟推开虚掩的门,里面空无一人,只有几件戏服和道具散落在角落。
他点亮一盏油灯,昏黄的光线下,他的影子在墙壁上摇曳,显得格外孤寂,却又带着一种即将狩猎的猛兽般的沉静。
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纸,那是阿宝通过秘密渠道,费尽周折才弄到的关于周文启的初步资料——一张模糊的半身照,以及几行简单的生平介绍。
“周文启,三十五岁,早年留学日本帝国大学,主攻金融经济,归国后深居简出,性情孤僻,鲜少与人交往,唯独酷爱京剧,常流连于各大戏院……”